中國有一座塔,蘇聯要求拆掉,日本也想拆,但我國就是不拆!

海空天空 2024-04-22 21:50:20

在我國美麗的遼甯省大連市旅順口區,有一座白玉山塔,吸引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與探討。甚至對于該塔,曾經的俄國和日本都強烈要求我們拆除,但我國就是不拆,那這到底是爲何呢?

其實對于白玉山塔,人們一直都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評價,有人認爲,它代表著那段屈辱的曆史,應該盡快拆除。也有人認爲,它承載著豐富的曆史記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那麽這座塔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麽樣的故事?

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白玉山塔的曆史,1904年,日本與俄國爲了爭奪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控制權,雙方爆發了著名的“日俄戰爭”。1905年,隨著俄國的戰敗,日本不僅占領了遼甯半島,而且還改名爲關東州。

而更讓人氣憤的是,日本爲了紀念在本次戰爭中陣亡的日本士兵,居然提出要在此地的白玉山,修建一個“納骨祠”,來告慰亡靈。兩年後,也就是1907年,一座日式風格的“納骨祠”正式修建完畢,裏面埋葬了22723名日軍骨灰。

同年的6月,日本人似乎還不滿足,又在此處修建了一座66.8米高的“表忠塔”,寓意“長明不息”。甚至還動用了兩萬名中國工人,經過了兩年半的時間,才修建完成。在此期間,日本人每年都會舉辦祭祀活動,甚至還強迫當地的學生參與,試圖洗腦他們忘記自己國家的身份。

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後無條件投降。蘇軍到達旅順後,就想把“表忠塔”拆掉。但是我們的專家在經過勘探後,認爲此塔太高,如果貿然拆除,可能會給周圍的人民群衆帶來安全威脅,于是就果斷拒絕了。

1951年,“表忠塔”被改名爲“白玉塔”,兩年後,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到中國訪問,又再次提出,要將白玉塔拆除掉。然後再建造一座更高的塔,用于紀念蘇軍陣亡的將領和士兵。然而,對于這一要求,我國果斷拒絕了,因爲無論是日本也好,還是俄國也好,他們都是侵略者,怎麽能在我們的土地上建塔樹碑?

我們必須要明確白玉塔所蘊含的象征意義,作爲日本在旅順口地區留下的重要遺迹之一,白玉塔不僅是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的鐵證,也是日本軍國主義思想的象征。它提醒我們,只有強大才能不受欺淩,只有團結才能戰勝困難。同時,白玉塔也反映出當時中國人民的苦難和抗爭精神,激發我們更加珍惜現今的和平生活,更加堅定地走愛國主義道路。

其次,白玉塔作爲曆史的見證者,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能夠引導人們正確看待曆史,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1986年4月,“白玉塔”又再次改名爲白玉山塔。

總之,我們應該以客觀、理性的態度來看待白玉山塔。既要銘記曆史教訓,也要充分發揮其教育意義。我們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如加強保護、開展教育活動等,讓我們時刻牢記,落後就要被挨打,永遠不能忘記那段屈辱史。

2 阅读:1792

海空天空

簡介:國際急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