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被罵“撈女”,戀愛要求AA?看清一段關系最好的方法:談錢

張德芬空間 2024-05-18 12:05:52

最近,一則視頻在網絡上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一名女孩給男友發消息說她想喝奶茶,男友沒有多余的言語,迅速通過手機轉賬給了她20元。

但附言中的話語卻如冷風般刺骨:“本次轉賬以結婚爲目的,分手後要退回。”

這句半開玩笑的話語立刻激起了女孩的不滿,她的心情由甜蜜轉爲憤怒。

那個視頻中男孩的附言,也許只是一個玩笑,或許是一時的無思考。

但它無疑放大了我們在愛情中的一個普遍恐懼:

我們害怕被利用,害怕我們的愛,被看作是可以用金錢衡量的交易。

這種恐懼,讓我們在享受愛情的甜蜜時,也不得不防備著對方的動機,分析著每一筆花銷的深意。

雖然只有20塊錢的小事,卻觸及了關系中的敏感神經:

爲什麽在男女關系中,一提到錢,氛圍就變得複雜和緊張?

花了男人的錢,就叫撈女?

任何關系中,不談錢都是不可能的。

在男女關系的探討中,我們同樣不得不面對一個常見的質疑——

當一個女人在戀愛中接受男人的經濟支持時,她是在享受愛情的禮物,還是該被冠以“撈女”的標簽?

最近有一個新的計量單位在網絡上誕生了,叫做“半萬”。

一位年輕男子在社交平台上,感歎自己因一次分手損失巨大,並且向博主討教,自己能不能起訴前女友。

他的話語中滿是被背叛和利用的痛苦情緒,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同情。

博主緊張地問他,具體損失有多少,幾十萬?

而他默默回複了兩個字,“半萬”。

這個事情雖然好笑,可也引發了我們對男女之間金錢的思考。

男性可能在無意中,通過經濟支持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同時內心深處也害怕這種經濟角色,被女性直接地提出和利用。

他們可能樂于在戀愛中扮演供養者的角色,但又害怕這種經濟上的供養,被視爲感情關系的全部或主要部分。

當女性在分手後要求金錢上的公平對待時,男性的這種恐懼便顯得尤爲明顯。

有一個女孩和前男友交往了兩個月,分手的時候男孩卻要她AA吃飯和遊玩的費用。

女孩覺得戀愛的時候你是主動邀約,主動付款,而且我也有一部分花銷,憑什麽要在分手後談錢?

這個小故事,恰恰反應了男女對于金錢的不同態度。

男人認爲自己花錢的魅力的表現,是爲了“買”關系的穩固。

事實上,女性接受這種經濟上的支持時,往往是基于信任和對未來的期待。

當然也是希望金錢的付出,來積累對未來生活的安全感,以及自己被愛的證明。

真實的情感關系遠比金錢交易複雜,涉及到承諾、信任、支持和相互理解。

金錢是證明愛意的一種方式,但這並不能定義一段關系的全部,也不應成爲評價愛情的唯一尺度。

男女關系中,錢扮演了什麽角色?

從古至今的愛情中,錢一直被賦予著超越其實際價值的多重含義。

最近沸沸揚揚的高亞麟出軌事件中,同樣涉及了金錢交易與感情關系的複雜互動。

事件中女孩的一段話尤爲引人深思:

“你給我轉賬,不過是你追求我、試圖與我建立關系的手段;我收下你對我示好的轉賬,也不代表我接受你的‘感情’,更不代表我和你之間有什麽不正當的關系。”

這句話觸及了一個核心問題:在男女關系中,錢到底扮演了什麽角色?

是啊,既然錢不是確定關系證明,那它到底扮演了什麽角色?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金錢在男女關系中可以被視爲一種交流工具,一種力量象征,甚至是一種情感操縱的手段。

金錢的交換往往被寄予期望,是一方向另一方展示關注、認可甚至愛意的方式。

然而,這種交換也可能引發各種質疑,尤其是在關系不平等或感情不明確的情況下。

曾經一度引起熱議的電視劇《不完美受害者》中,就出現了類似的疑惑。

剛畢業的女孩趙尋,以管培生的身份進入關系公司,她的老板成功迅速破格提拔了她。

成功還送了她一系列昂貴的禮物,在所有人看來,這似乎有些你情我願的意思。

一次酒局之後,趙尋在酒後和成功發生了關系,她認爲自己被強奸了,可是成功卻認爲:

你接受了我的禮物,我們就是戀愛關系,明明是正常戀愛發生的關系。

女性喜歡男性的經濟慷慨,這背後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滿足。

在很多情況下,這種慷慨被視爲男性,願意爲建立關系投入努力的信號。

它是對未來可能關系的一種期待的表達,而這種期待包含了對穩定性和安全感的追求。

然而,正是這種經濟行爲與情感承諾之間的界限模糊,常常造成女性在接受金錢支持時的心理負擔。

所以那位“不完美受害者”趙尋也陷入了迷思:

雖然自己是不情願發生關系,但是自己接受了對方的禮物,這還算不算強奸?

事實上,每個人在關系中都值得被尊重和理解,雖然金錢是維系生活的必需品,但它不應成爲衡量情感深度和承諾的唯一標准。

談錢,就不是獨立女性?

在當代戀愛關系中,金錢和情感的關系經常被描繪得極其複雜。

《奇葩說》就有一個非常犀利的辯題:獨立女性該不該收彩禮?

一句話把獨立女性與金錢推向了一個對立端,仿佛收了男人的錢,就不再是獨立女性。

其實,哪怕是這個時代,女性在追求經濟獨立的同時,對男性的經濟慷慨也抱有一定期待。

女性雖然追求經濟獨立,但這並不意味著她們希望在情感關系中完全放棄被照顧的欲望。

經濟慷慨在很多情況下被視爲關懷和保護的表現,是男性展示他們情感投入和關心的方式之一。

這種行爲不僅僅是物質交換,更是情感交流的一部分,它滿足了人們對于伴侶互相支持和珍視的需要。

最近有一位全職媽媽火了,在街頭采訪的時候,她被問到自己的職業時,毫不猶豫地說出“全職媽媽”。

視頻看到這裏的時候,還會覺得她很“可憐”。

但是她繼續說自己的生活時,網友就都化身檸檬精了。

北京本地人,不用做家務,平時就是做瑜伽、周遊世界,而且還不用帶著孩子。

老公呢?

老公負責賺錢,她就負責花。

至于生活的煩惱,人生的挫折,她想了半天,自己的人生好像沒有什麽挫折,也沒有什麽苦惱。

最後,當被問起她的年齡時,所有人都震驚了。

這個眼睛裏有光,眼角沒有皺紋,狀態好得像20多歲的女孩,實際上已經40歲了。

這個女孩的生活令人豔羨,但是爲什麽這裏就不存在關于金錢的爭議?

因爲女性對男性金錢的接受,往往被誤讀爲經濟依賴,或是被視爲在情感上的某種交易。

這種誤解忽視了,女性可以同時是經濟上獨立和情感上希望得到支持的複合體。

這位40歲北京女孩,在關系平衡穩定的基礎上,收獲著感情的支持,這種平衡才是一個剛剛好的狀態。

女性在強調經濟獨立的同時,表達自己在情感上的需求,而且不必爲此感到矛盾或羞愧。

當然,這並不是鼓勵女性跟男性去“要錢”,而是在自己內核強大,精神獨立的基礎上,敢于表達自己經濟、情感需求。

真正的進步不在于,女性完全拒絕男性的經濟支持,而在于如何平衡個人的經濟自立和情感中的互相支持,創造一種新的平衡點。

談錢,就是在談愛

當我們討論男女之間爲何難以簡單地談論金錢時,我們實際上是在探討信任、安全感和愛的本質。

這場討論並不僅僅關于金錢本身,而是關于如何在金錢和愛情的交織中找到真正的平衡,保持關系的純粹和真實。

如何在現實與理想的拉扯中,維護彼此的尊重和理解,讓愛情在日常的點滴中,溫柔地流淌。

在感情中,談論金錢常常是一件敏感且複雜的事務。

爲了使這類對話更爲健康和富有成效,以下是三個可以采用的策略,幫助男女在戀愛關系中合理地處理金錢問題:

一、識別並克服關于金錢的羞恥感

金錢問題往往伴隨著深層的羞恥感,這源于文化、家庭教育或個人經曆對于財富和消費的看法。

我們需要深入探索自己對金錢的態度——這包括了對金錢的恐懼、貪婪、依賴或鄙視等情緒。

了解自身對金錢的深層次看法,理解自己在金錢問題上的行爲模式,並開始克服那些不健康的羞恥感。

清晰和健康的金錢觀念,是建立平等感情關系的基石。

二、明確自己的真實經濟與情感需求

在任何關系中,了解並表達自己的需求是至關重要的。

這不僅包括情感需求,也涵蓋經濟需求。

每個人都應該花時間去識別,自己在這兩個方面的真實需求是什麽。

例如,一個人可能需要伴侶在經濟上提供更多的安全感,或希望在財務決策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

明確這些需求後,才能在與伴侶的對話中准確地表達出來,這樣才能促進理解和支持,減少誤會和沖突。

三、在平等的基礎上,坦誠表達自己的需求

在戀愛關系中,每個人都應該感到自由地表達自己的需求,無論是情感上的還是財務上的,而不應感到羞恥。

這需要一個開放且平等的溝通環境,其中每個人的聲音都同樣重要。

每一次金錢對話,都不應是交易的談判,而應是心靈的交流,是彼此了解與支持的延伸。

如果你想知道如何在愛的關系裏,進行金錢對話,推薦你參加陳芳誼老師的《3天財富能量體驗營》,看到自己的限制性信念,學習正確談錢。

這不僅僅是關于金錢的管理,更是關于如何在愛中共同成長,如何在給予與接受中找到平衡。

這樣的關系,金錢不再是分割線,而是連接彼此的紐帶,使親密關系在現實的土壤中,盛開出更豐富的花朵。

*本文由妙黛創作,如需轉載請聯系授權。

策劃丨花花

編輯丨李小豆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