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張重天小說家拿不准是否要寫邢仁甫這個叛徒,彭德懷怎麽說

冰點曆史 2024-05-08 09:12:05
前言

張重天是國內著名小說家,他曾與彭德懷見過數次面。雖然接觸的日子不長,但彼此的感情是很好的。

張重天稱,毛主席爲彭老總寫下的“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這首詩,可以說把彭老總的形象,描繪地栩栩如生。

張重天寫下的一篇文章,獲得彭老總的賞識

1954年春節前,浙江省軍區兼第七兵團政治部大院的機關幹部,各自忙著裏裏外外地搞衛生。

因爲他們接到了一個通知,彭老總要來視察了。

當時,張重天在政治部的秘書處任書記員,負責政治部的大印、處理部分重要群衆的來信。

那會兒,蔣介石軍隊對大陸連連騷擾,部隊進行著緊張的作戰准備。全國群衆寄來大批的慰問信和慰問品。

張重天臨時擔起了處理這些慰問信和慰問品的工作。

彭老總這次是准備到前線去的。經過杭州,他自然是要看看兵團機關。

上午,彭老總來到了機關大院。

與此同時,秘書處長楊行來找張重天了,說:“張重天,丁秋生主任讓你去見彭總。”

張重天聽到這話,心裏咯噔了一下。他不明白爲什麽彭總會找他?

楊處長對張重天說:“彭總了解前線戰士情況,你大膽地說。”

由于張重天負責信件分送,所以他對前線戰士的狀態是非常了解的。這也是彭總要見他的主要原因之一。

見面後,彭德懷問張重天多大了?張重天回答:“21歲。”

彭老總看他有些緊張,放聲地笑著說:“很年輕,我像你那年紀,在湘軍的隊伍裏也是個排長,排級幹部,與你一樣。現在還是一樣。”

說著,彭老總指了指兩人胸前綴著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符號。

見彭老總如此平易近人,張重天的心情也逐步放松下來。他說:“你是身經百戰、功勳卓著的將軍。我是一名普通小兵,一名基層小幹部。”

彭老總說:“革命隊伍分工不同。再說,你的文章寫得不錯,名字也起得不錯。”

彭老總公開誇贊了張重天寫得《前方後方心連心》,說這篇通訊寫得很好,鼓舞了士氣!

張重天受到誇獎後,臉瞬間變紅了。

彭老總問他“去前線帶了多少信?多少慰問品?”張重天記得很清楚:“5麻袋信,3麻袋慰問品,足足有4萬多件。”

彭老總聽後,滿意地點了點頭。他又問張重天,戰士們的情緒和士氣高嗎?

張重天回答:“士氣很足,情緒很漲,蔣軍敢于侵犯,管叫它碰得頭破血流!”

彭老總握緊拳頭,說:“好!再見,我再去看看!”

這是張重天第一次同彭老總面對面交談。

張重天拿不准該不該寫邢仁甫這個叛徒

1959年4月,張重天跟著濟南軍區司令員楊得志飛抵北京。楊上將去開會,張重天留在前門飯店,負責爲楊得志撰寫一些長征回憶錄。

期間,張重天碰上了來飯店看望楊得志的蕭華上將。

張重天向蕭華彙報,他在整理楊得志的長征回憶錄的同時,在浙江省軍區政委周貫五中將的指導下,准備創作一部反映周將軍率領八路軍115師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和敵人作鬥爭的長篇小說。

蕭華聽後,對此頗感興趣。

蕭華將軍支持張重天,並邀請他到自己的家中,利用開會的間隙時間,做一些曆史往事的補充。

這天,蕭華的秘書來了電話,說蕭主任要跟隨彭老總出訪東歐8國。他囑咐張重天把想知道,想了解的重要問題,列一個綱領。

由于時間緊迫,張重天只能在蕭華從寓所到機場的車上,進行一個簡短的采訪。

原本是這樣安排的,沒想到他倆碰上彭老總之後,三個人又聊了好長時間。

張重天後來回憶說:“彭總那天穿著一套海藍色鑲著金邊的元帥禮服,戴著大蓋帽,顯得格外精神、莊重。”

彭老總先是和蕭華打了招呼,而後看到張重天後,彭老總說:“你是那個小記者!”

這時,蕭華補充說:“他准備寫抗日戰爭時期,冀魯邊的長篇小說,是個小說家,作家。”

彭老總聽後,高興地笑了。他伸出手緊握著張重天的手,說:“失敬啊!還是位小作家!”

張重天感到受寵若驚,彭老總日理萬機,竟然還能記得自己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

那時,張重天剛學寫小說,從短篇開始,長篇還沒寫過。這次是在周將軍的慫恿下,才嘗試寫冀魯邊的。聽到彭老總誇自己是小作家,張重天馬上解釋說:“我不是作家,充其量只是一個作家的學徒。”

彭老總聽後,笑著說:“作家學徒,這個詞沒聽過,挺新鮮的。”

聽到彭老總這麽一說,張重天的臉更紅了。

蕭華將軍爲張重天解圍,說聽周將軍講過,張重天不但寫過詩,也寫過戰地通訊,經常在報紙上刊登。

彭老總表示,數年前,他就看過張重天的作品了,名字叫《前方後方心連心》。

此次重提往事,彭老總再次誇獎了這篇稿子。

說到這裏,彭老總給張重天澆了一盆冷水:“小作家將來可變成大作家。但是要記住了:即便當了大作家也不能驕傲。不要忘記人民,不要忘記黨的培養!”

張重天聽後認真地點了點頭。

接著,張重天提出,他和蕭華將軍討論過要不要在小說裏寫叛變投敵的邢仁甫?商量許久,兩人還是沒有拿定注意。

這次,張重天希望彭總拍板定下來。

115師挺進縱隊東進冀魯邊,敵僞頑犬牙交錯,十分艱苦。部隊南移後,代司令員邢仁甫竟叛變投敵了。

彭老總思考後,嚴肅地說:“寫。《紅岩》裏不是寫了甫志高,《野火春風鬥古城》也不是觸碰到這個問題了嗎!好人會變壞人,壞人也能改造成好人。不但是生活中能見到,而且符合辯證法。”

不過,彭老總強調一點,要把控好“變”的條件,要符合生活的真實,讓讀者讀後心服口服!

彭老總的話,給張重天接下來的創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這時,與彭老總一起去東歐8國訪問的將領們都到了。他們准備出發前,彭老總叮囑張重天,說他還年輕,駕馭這樣的題材是極不容易的,需要謹慎!

吳家花園見彭老總

後來,張重天根據彭老總的贈言,創作出了百萬字長篇《冀魯春秋》。

1962年春,八一電影制片廠約張重天改寫電影文學劇本《冀魯風雲》上下集。

這年10月,張重天爲‘八一廠’改劇本來到了北京。

下午時分,他前往吳家花園去看望彭老總。中央警衛局的一個朋友和他說,彭老總吃過晚飯後,有出門散步的習慣。

張重天本也是打算去碰碰運氣,沒想到還正好碰上了彭老總。

彭老總畢竟是軍人出身,有著很敏銳的觀察力,他在很遠處就看到了張重天,彭老總招呼他:“是你,怎麽來了?”

張重天說:“彭總,我自己來的。”

張重天回憶說,我發現他黑瘦多了,臉色有點黃,斑白的鬓發,深色藏青的中山裝,顯得有些蒼老。

彭老總苦笑了一下,向張重天揮揮手說:“走吧,去!”

這是張重天最後一次面對面地同彭老總說話了。在張重天的心中,彭老總對他的幫助極大!值得他用一生去緬懷悼念!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