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去了月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小康雜志社 2024-04-25 09:43:06

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瞄准北京時間4月25日20時59分發射,航天員乘組由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組成。

▲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合影。(圖源:中國載人航天微信公衆號)

這次“出差”,帶著什麽任務?設想一下未來,假如我們到了月球 ,會發生什麽,我們又會怎麽樣?

航天員首次“太空養魚”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介紹,神十八乘組將利用艙內科學實驗機櫃和艙外載荷,在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空間生命科學、航天醫學、航天技術等領域,開展90余項實(試)驗。

比如,本次神舟十八號將上行實驗裝置及相關樣品,將實施國內首次在軌水生生態研究項目,以斑馬魚和金魚藻爲研究對象,在軌建立穩定運行的空間自循環水生生態系統,實現我國在太空培養脊椎動物的突破。還將實施國際上首次植物莖尖幹細胞功能在軌研究,揭示植物進化對重力的適應機制,爲後續定向設計適應太空環境的空間作物提供理論支撐。

在軌期間,神十八乘組還將實施6次載荷貨物氣閘艙出艙任務和2至3次出艙活動,在目前空間站已有的空間碎片防護措施基礎上,航天員乘組將通過出艙活動,對艙外管路、電纜及關鍵設備安裝碎片防護加固裝置,視情開展艙外巡檢,進一步保障空間站安全。

“太空遊客”要來了

林西強表示,將抓緊研究推動國外航天員以及太空遊客參與空間站飛行,不久的將來中國空間站一定會迎來更多不同身份的新成員。

▲4月17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與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組合體已轉運至發射區。(圖源:中國載人航天)

准備中!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登月

2023年,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經中央政府批准啓動實施,總體目標是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林西強表示,目前各系統正按計劃開展研制建設。

長征十號運載火箭、夢舟載人飛船、攬月月面著陸器、登月服等主要飛行産品均已完成方案研制工作,正在全面開展初樣産品生産和各項試驗。飛船、著陸器已基本完成力熱試驗産品研制,火箭正在開展各型發動機地面試車,文昌載人月球探測發射場建設全面啓動實施,向全社會公開征集的載人月球車、月面載荷方案,正在進行競爭擇優。

我國航天員隊伍依據國家載人航天發展戰略,緊緊圍繞載人航天飛行任務需求,逐步發展壯大。林西強介紹,經中央政府批准,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首次在港澳地區選拔載荷專家。目前,選拔工作已基本完成,不久將正式對外發布相關信息,關于港澳地區具體選拔結果將第一時間通報特區政府。林西強說,第四批航天員入隊後,將和現役航天員一起,實施空間站後續任務,並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

人類去了月球,會發生什麽?

月球上,你未必能看得見地球

月球的自轉周期與公轉周期完全一樣,這意味著月球的其中一面總是面對著地球,另一面總是背對著地球。如果你正好身處月球背面,那無論如何都看不到地球。

▲圖源:卡樂圖片。制作:賈瓊

身處月球,瞬間“減肥”

月球的引力約是地球的1/6,雖然人的質量不會因爲星球的不同而改變,但到了月球,確實能體會到身輕如燕的感覺。如果你的體重有90公斤,到了月球上,再稱體重,就會減到約15公斤。

月球上,你看到的地球比太陽大

月球上沒有大氣層,所以,在月球的正面,無論白天還是晚上,都可在月球上看到地球。由于地球的體積約是月球的49倍,月球到地球的距離又遠遠小于月球到太陽的距離,因此,站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會比太陽還要大。

來源:小康頭條微信公衆號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北京日報、中國載人航天微信公衆號

責編:田苑淯穎

校對:武金洋

審核:王芳

1 阅读:328
评论列表
  • 2024-04-25 12:47

    對米國佬可以居高臨下

  • 2024-04-26 08:46

    斑馬魚:別的魚難得一次出國,我這次都出球了![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