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楊傑將軍在香港被暗殺,一個月後遺像登上開國大典

嘉州幹史人 2024-05-11 11:18:24

1949年的開國大典上,當毛主席用洪亮的聲音昭告天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之際,氣貫長空,震古爍今。

在山呼海嘯的歡呼聲中,一名女子雙手緊抱著一個有黑色相框的頭像淚流滿面,這一刻喜悅與悲傷同時襲來讓她百感交集,喃喃自語:“老楊你在天上看見到了嗎?”

照片中的人名叫楊傑,他倒在黎明之前,被惱羞成怒的蔣介石暗殺在香港。

功成必定有我,功成不必在我。

楊傑將軍是白族人,祖籍雲南大理,父親是醫生,母親是一名農家婦女,育有四子,楊傑排行老二。

楊門一家皆豪傑,大哥接替了父親的衣缽,懸壺問世,兩個弟弟一個做到縣長,一個東渡日本留學。

楊傑的青年時代正逢清末亂世,尤其是在《辛醜條約》簽訂後,國仇家恨促使楊傑一腔熱血鑄春秋,選擇了在那個時代與常人截然不同的一條道路,投筆從戎。

他報考了雲南陸軍速成學堂,以武安天下。兩年後的1907年,17歲的楊傑因爲成績優秀,被清政府送往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深造,主修炮兵。

在日本楊傑加入同盟會,結識了同樣在此讀書的蔣介石,當時的蔣介石還在蟄伏期,默默無名。

當時同盟會已經在日本成立,清政府爲了防止這些自己出錢資助的學子被革命黨人給“帶歪”了,特地在日本配備了管帶,進行思想教育。

所謂的思想教育就是把這些公費留學生每周聚集在一起開會、洗腦,對清政府大唱贊歌,對愛新覺羅家族感恩戴德,對清廷精忠報國。

然而接觸到新文化、新革命的這些學子早已身在曹營心在漢,只是爲了學費和夥食費等,暫時選擇當一只“忍者神龜”。

楊傑求學期間成績優異,在學校演習中被選爲統帥指揮演習,盡顯大將風範,畢業時各科成績均名列第一,獲得了天皇賜予的寶刀。

不僅如此,法國著名軍事家霞飛元帥到學院參觀時,楊傑作爲代表登台講述軍事案例,口若懸河、旁征博引、見解獨到。

霞飛元帥斷言:“此人將來必成東亞傑出軍事人才”。

畢業時,日本當局許以優厚待遇請楊傑留下,楊傑不爲所動,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堅決回國。

此刻中國國內的革命氣息和浪潮已經到達了臨界點,無法抑制,起義在即。

在同盟會安排下,歸國的楊傑進入上海新軍,隨後憑借出色的個人簡曆和紮實的軍事理論,出任滬軍威武軍第一團團長,授上校軍銜。

1911年10月10日晚8時,湖北新軍第8師工程8營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起義軍隨即攻占楚望台軍械庫,武昌光複。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清廷調集蔭昌的清軍,又令袁世凱率領陸海軍進攻武漢,雙方在武昌、漢陽打得激情四濺。

爲了分擔武昌革命軍的壓力,也是趁清政府注意力全部被武漢牽扯,11月3日革命黨人在上海城廂發動武裝起義。

作爲上海起義的主力軍,楊傑手持"鐵血十八星旗",18顆星代表當時全國18個省,帶領上海起義軍以快打慢迅速攻占了上海道署和小東門的縣署。

上海清軍將領非庸才,他接到戰報後立刻重兵集結到江南制造局。

江南制造局作爲軍火制造基地,裏面存有大量軍火,清軍知曉利害關系,不僅反應迅速,而且玩命抵抗。

而起義軍這邊不敢放開打,他們不想占領一個打爛的制造機,因此縮手縮腳不敢用重武器。

一籌莫展之際,楊傑力排衆議拉來野戰炮,親自試射、修正,用精准打擊轟擊江南制造局的清軍守軍陣地,而不傷工廠分毫。

楊傑精准的指東打西讓清軍守軍膽寒,陣腳大亂,11月4日上午9時,上海起義軍拔出清軍外圍陣地,攻占了江南制造局。

隨後滬軍布告天下上海獨立,不承認滿清帝號紀元。

辛亥革命後,各地軍閥紛紛易旗,但他們本質是利用革命中飽私囊,利用革命的名義招兵買馬劃地盤。

這讓武昌起義後的中華大地群雄並起,陷入軍閥混戰。

楊傑見此情景哀莫大于心死,放棄高官厚祿,回到家鄉雲南大理,准備躬耕于南陽,苟全性命于亂世。

雲南大理當時駐紮的是蔡锷的部隊,聽聞楊傑留過洋、扛過槍、打過炮,卻回了鄉,蔡锷求賢若渴,急忙命人禮賢下士,請楊傑任職。

蔡锷也是軍閥,但此人在雲南辦了不少實事,辦學、興修水利、鼓勵民生,楊傑想了想,欣然同意。

楊傑加入滇軍後,借鑒日軍管理和訓練模式,對部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整編,令出必行,加強了軍事訓練,使官兵素質和戰力迅速提高。

蔡锷統領的雲南,百姓基本能安居樂業,但當時的貴州則是群龍無首,各方爭奪,亂得一塌糊塗。

蔡锷想出兵奪取貴州,詢問屬下意見,楊傑進言:“一定要打,但主動出擊,師出無名,不如再靜觀其變。我們作爲貴州最強的鄰居之一,一定會有人求助我們,因此我們現在應該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

果然不久後,貴州權貴中的一派鬥不過當時的貴州都督楊柏舟,轉而向蔡锷求援。

蔡锷順水推舟派唐繼堯率兵2000人援黔,楊傑出任陸軍上校。

貴州都督楊柏舟聞訊後,勃然大怒:“好你個蔡锷,你的手也伸得太長了。”楊柏舟決定吃掉這2000人好給蔡锷一個教訓,殺雞儆猴,親自領兵萬人反撲,氣勢洶洶撲向唐繼堯。

2000對10000,如此懸殊的兵力對比,滇軍難免有些慌亂,對于是戰是退爭論不休。

楊傑分析戰局:“對方已經嫉恨上我們了,現在即便我們退軍或避而不戰,對方都不會善罷甘休,反而會趁機將戰火燒到我方境內,因此這一仗必須打。”

唐繼堯同意楊傑的觀點,封鎖黔軍部隊人數的信息,統一全軍思想,上下一心,死戰到底。

戰前,楊傑指著地圖說:“黔軍欲進攻雲南,必經銅仁,過銅仁又必經大魚塘。此處兩側高中間低,四周依山而起,是打伏擊的絕佳之地。”

于是在楊傑指揮下,2000人部隊在大魚塘紮下口袋陣伏擊敵軍,步兵在前,炮兵部隊藏于後方高地。

楊柏舟自持以少打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雙方在大魚塘對戰,由于地勢,陣型拉不開,雙方一時半會誰也奈何不了誰。

楊傑見此情景,決定抄對方後路。他指揮部隊分出一小部分在前方阻擊,依托炮兵的支持,讓黔軍不能前進半步。

自己則親自帶領大部隊急行軍,猛插楊柏舟部隊中段。

黔軍中部此刻正在原地休息,他們以爲前面打得歡還未到自己出馬的時候,非常放松,結果猝不及防一下子被楊傑從中間斷開。

楊傑隨即調轉部隊對楊柏舟在大魚塘的兵力前後夾擊。

黔軍前不知後,後不曉前,難以形成通力合作的戰鬥力,空有上萬兵力,地勢上更處于劣勢,最終士氣上衰竭,激戰兩日後,損兵折將。

楊柏舟錯判形勢,未能做到速戰速決,結果是後方貴陽內院起火,反對派趁火打劫,將他的老巢抄了。

楊柏舟虧大了,前進後腿不得,最終退去了湖南。

楊傑首次作戰運用自己學過的兵法,以少勝多,取得了黔東大捷,一戰成名,仕途自此也是一路飙升。

1913年3月楊傑任黔軍步兵第10團團長,僅僅兩個月後就升任旅長,後擔任了彌勒縣縣長。1914年,已經是少將的楊傑在朋友的介紹下與名門世家之後的趙丕欣結婚,生下兩個孩子。

1915年袁世凱複辟帝制,倒行逆施,引得天下共憤,群起而攻之。唐繼堯、蔡锷、李烈鈞在昆明五華山誓師護國。

楊傑輔佐護國軍第4軍黃毓成,上任就做了兩件事,聲名鵲起。

當時的第4軍中有不少手拿兩支槍的川軍,一支步槍一支煙槍,楊傑爲此頒布了禁止吸食鴉片的禁令。

後來的四川省省長楊森當時就在第4軍任職,吃喝玩樂抽鴉片,自認爲自己是軍官不受這些約束。

結果被楊傑當場抓獲,狠狠揍了一頓,並要嚴懲。楊森一看楊傑是來真的,急忙求饒:“楊哥,高擡貴手,我們500年前是一家啊!”

軍法無情,楊傑不爲所動將楊森拉出去示衆。受此大辱,楊森從此戒了鴉片,勵精圖治,最終成爲一方大員。

楊傑第二件事是在川滇之爭中出任靖國聯軍第4軍參謀長,指揮金漢鼎和朱德兩部大破川督周道剛部,收複泸州。

朱德因此戰表現曉勇,位列滇軍“八大金剛”之首。

戰後,朱德提出還政于川人的意見,楊傑深表贊同,在滇軍穩操勝券後,保舉川人熊克武爲四川督軍,最終平息了川滇之爭。

1918年,東征西討的楊傑在這一年之內,經曆了喪父和白發人送黑發人的人間慘劇。父親逝世後不久,兩個兒子患白喉癌在一個星期內相繼去世,幾乎是一夜之間失去至親三人。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深受打擊的楊傑無心過問軍事、政事和天下事,在家休養了整整三年。

時間是最好的良藥,1921年逐漸走出悲傷的楊傑受邀重出江湖,出任雲南省留日學生監督。

這一年,朱德達到在滇軍的仕途巅峰,擔任雲南陸軍憲兵司令官。

這是楊傑第二次到達日本,在這裏他再次與同盟會熱絡起來,對于孫中山建立黃埔軍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不依托任何軍閥統一中國的思路大加贊賞。

楊傑在軍閥隊伍中見多了挂羊頭,賣狗肉有名無實的。孫中山的觀念讓他相信只有國民政府能統一中國。

因此,在1924年12月楊傑歸國後,他加入國民軍東征西討。

國民黨北伐時,他在蔣介石麾下出任國民軍第三軍前敵指揮官;中原大戰時,他擔任第一集團軍總司令部參謀長及第二炮兵集團指揮官。

當時的中國軍隊的重武器落後且稀缺,而且即便有,能操作的人鳳毛麟角。

因此許多事情楊傑必須親力親爲,在出任炮兵集團指揮官時,哪裏戰事緊張,哪裏就有楊傑的身影,他帶領炮兵輾轉千裏,提供火力覆蓋和掩護。

在馬牧集,國軍被馮玉祥的西北軍和閻錫山的晉綏軍以多欺少,壓著打情況危急時,楊傑利用遠程炮火,爲第三師的進攻路線掃清障礙,提供攻堅火力,打破馮、閻兩軍陣地,解除了蔣介石戰局上的困境。

在鄭州,楊傑指揮第二炮兵集團,在戰場上提供強力壓迫感,協助國軍兵不血刃拿下鄭州,掌握了全國重鎮和交通樞紐。

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楊傑文武全才,除了沖鋒陷陣,也能替蔣介石擬訂作戰計劃。

正是他首先提出團結擁兵關外的張學良,再攻擊閻、馮軍的主張,並制定了以點破面,迂回作戰,打破閻、馮軍陣型的具體進攻方案。

在後來的戰鬥中,各路國軍按楊傑的部署都順利達成既定目標,扭轉形勢,轉優勢爲勝勢。讓曆時半年之久的中原大戰,以蔣介石的勝利而告結束。

可以說中原大戰中,楊傑爲蔣介石“一統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他一路高升,出任了參謀長、代理總長、陸軍大學教育長、城塞組長、防空委員會主任。

楊傑本人性情耿直、嫉惡如仇,身居高位後在國民黨政府中有些格格不入。

楊傑出任防空委員會主任時,檢查航空委員會新買的飛機,發現其中幾架是用報廢的飛機充抵的。這明顯是吃回扣,楊傑非常氣憤,立即通報,如實地報告了蔣介石。

但當時航空委員會的負責人是孔祥熙,與蔣介石的關系極重,最終不了了之。

潛規則是用來讓大家遵守的,不是用來被打破的。因此,楊傑很快被四大家族群起而攻之,控告楊傑在修築南京城防工事中貪汙公款,誣告他拉幫結派、中飽私囊。

蔣介石還真信了,派人調查,結果發現楊傑是被誣告的。這種不信任讓楊傑心灰意冷,一氣之下,他辭去了防空委員會主任一職,眼不見爲淨。

七七事變後,內憂外患的蔣介石任楊傑爲特派軍事代表團團長,前往蘇聯爭取援助。

楊傑巧妙地利用了日軍在東北駐紮的80萬關東軍,告訴蘇聯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與蘇聯的利益,以及世界和平戚戚相關。”

楊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從戰鬥民族那裏獲得了兩次5000萬美元的貸款及軍事物資援助。

在楊傑的努力和協調下,蘇聯將中國抗戰急需的飛機、大炮、坦克及其他大量武器軍用物資、燃料等,陸續運往中國。

此外,蘇聯還先後派出2000多人的航空志願隊及軍事顧問到中國參戰,幫助中國抗戰。

楊傑在蘇聯期間設身處地感受了社會主義,也接觸了中國共産黨人,這讓他對這個政黨和體制有了新的認識,對國際上把蘇聯妖魔化的途徑嗤之以鼻。

1940年蔣介石在美蘇之間站邊,反對蘇聯對中國共産黨的態度,作爲抗議撤銷國民政府在蘇聯的外交辦事處,召集楊傑回國。

楊傑對此深深不解,回國後面對國民黨《中央日報》記者訪問,楊傑說:“對待蘇聯的態度我們一定要謹慎,不該隨大流。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結果只會成爲第二個波蘭,被棄之如敝屣。”

記者把采訪發表到報紙上,惹得蔣介石勃然大怒,誰允許你指責政府的路線、方針的。蔣介石派戴笠及時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的王世傑前往問罪。

楊傑毫無懼色地說:“我發表的是意見,未曾想到會公開發表在報紙上。但王世傑你身爲宣傳部部長,《中央日報》爲你所管,這篇報道爲什麽能過審?記者問我時,我還告訴他,此系私人談話,不必發表。如果你們要追究責任,該把我怎麽樣便怎麽樣好了。”

戴笠和王世傑被問得啞口無言,兩人默然而去,蔣介石無奈之下最後給了楊傑一個軍事委員會顧問的閑職,留在重慶。

這期間,面對日軍的步步緊逼,楊傑公開反對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贊成全國上下統一抵抗日本侵略者,這讓蔣介石非常不滿,處處打壓。

楊傑沒有辦法,幹脆遠離政治,把所有心思全部放到了軍事理論研究上面,發表了非常多有見解的看法。

抗日戰爭勝利後不久,蔣介石發動內戰,國統區經濟發展一團糟糕,民不聊生,楊傑此時對蔣介石完全失望,主動聯系中國共産黨,與諜王潘漢年搭上聯系,爲中國共産黨統一中國出謀劃策。

楊傑爲此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預判國民黨的作戰計劃,他建議毛主席先跨過長江,把台灣和海南兩個地方收回來,斬斷國軍退路,然後再消滅蔣介石的殘余勢力,甕中捉鼈。

毛主席在看到楊傑的提議之後,感到非常有意義,與解放軍高級將領交談後,將這個作戰計劃列爲4A級絕密。

雖然最後因爲現實原因,解放軍沒有海軍和空軍,無法遠距離投送,只能先解放內陸,再解決蔣介石的殘余勢力的計劃。但是楊傑這個建議的曆史意義是不可磨滅的。

隨著解放軍在正面戰場的不斷勝利,楊傑利用自己在國民黨中的影響和資曆,頻頻在西南策反國民黨要員和高級將領。國民黨陸軍大學全體人員在重慶宣布起義,全拜楊傑所賜。

黎明之前

1949年7月下旬,楊傑寫給國軍劉文輝部一團長的親筆信落到國軍保密局西南特區一組組長李瑞峰手中。

蔣介石勃然大怒,命令毛人鳳迅速將楊傑扣押起來,聽候發落。

楊傑此時已經聽到風聲,在女婿朱健飛的幫助下,登上飛往香港的班機,入住了灣仔軒尼詩道的友人寓所。

蔣介石惱羞成怒,指示毛人鳳雖遠必誅,以儆效尤。

國民黨特務知道楊傑與友人李宗理關系好,一直都有來往,于是找人模仿李宗理的筆迹,寫了一封信給楊傑。

通過這封信,國民黨特務獲得了楊傑在香港的地址。保密局行動組組長葉翔之親自帶著保密局骨幹陳家慶、李宏繼、吳其甯三人趕到香港進行暗殺。

1949年9月19日晚10時,陳家慶帶著僞造的李宗理的另一封信,敲開了楊傑的房門。

楊傑看到信封上熟悉的字體不疑有他,毫無戒心打開房門接待陳家慶等人。

當他坐在藤椅上取出信拆閱時,陳家慶突然拔出手槍對准楊傑胸部就是一槍,緊接著又對其頭部補了一槍。

楊傑當場身亡,陳家慶確認後迅速離去。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新中國成立之後,追認楊傑爲革命烈士。

周總理知道此事後,安排安排工作人員將楊傑將軍的家屬接回國內,由他的遺孀捧著楊傑將軍的遺像出席開國大典。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