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熱議《新生》:類型化、現實性、藝術性的三重升級

影視産業觀察 2024-05-07 12:50:30

由申奧執導,井柏然、周依然領銜主演的信息差犯罪劇《新生》將于5月6日在優酷獨家上線。該劇以主人公費可之死開場,由追思會上五位“騙局受害者”的訴說拼圖式鋪開費可的一生,講述一個關乎人性的羅生門故事。費可以多個人設遊走在不同人身邊,他是陳樹發年少有爲的乘龍快婿,也是程浩真誠靠譜的行業後輩,還是蘇倩英俊浪漫的貼心情人。在他們的拼圖式敘述中,死者費可和衆人的故事逐漸展現在觀衆眼前。

區別于傳統敘事手法,《新生》展開了一場巧妙的多時空交叉敘事,同時通過展現劇中不同個體對于人生抉擇、生活境遇和人性欲望的思考,完成了社會觀照的遞進,實現了類型化、現實性、藝術性的三重升級。

以多時空交叉敘事讓觀衆身臨其境

《新生》是一部極具吸引力的懸疑劇集。費可的追思會仿佛是一場狼人殺遊戲,一個謎團接一個謎團。費可到底死了沒有?他究竟隱藏了什麽秘密?爲什麽要用不同的身份和形象接觸不同的人?整部片子懸念叠起,高潮不斷。

在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研究員(二級教授)饒曙光看來,《新生》整體的完成度較高,導演申奧將懸念、懸疑和神秘氛圍制造進行到底,讓人欲罷不能。影片有引人入勝的懸念,有非常強的代入感,以類型化的敘事讓觀衆身臨其境,體驗多線敘事的獨特快感和魅力。

《新生》分別從5位與主人公有關聯的當事人視角,追溯其與死者費可的故事,拼圖式地揭示了個人的身份真相和多面人格。中國傳媒大學本科生院院長王曉紅表示,《新生》是一部頗具吸引力的現實題材懸疑劇,全劇節奏緊湊,扣人心弦。觀衆只要被“帶入”到劇中那個離奇的追思會上,就會追著劇情,欲罷不能。

值得一提的是,《新生》對“密室”這一經典模式做出了創新再現,是當代視野下的一次“暴風雪山莊”。劇情結構采取了當下年輕人喜歡的類似“劇本殺”敘事結構,和劇本殺的遊戲者一樣,他們的講述有真有假;而在遊戲者中,也同樣有“主謀”和“叛徒”。

在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教授、博導田維鋼看來,《新生》將每個人物故事講述得極具張力,故事講述和故事發生自然結合,時空邏輯處理非常自洽,故事反轉、人物性格呈現和命運起伏轉變也流暢合理,更難能可貴的是一些小細節的處理,比如以高檔茶葉推動敘事,讓故事講述更真實。

《新生》以多線索、懸念化的敘事給觀衆提供了一種高懸念、快節奏的觀看體驗。中國傳媒大學傳媒藝術與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劉俊肯定了該劇收放自如的敘事節奏:前半段給觀衆帶來了因複雜懸念而生成的好奇感,後半段逐漸釋放信息讓觀衆與劇作一同探索。在敘事過程中,多重大大小小的“激勵事件”密集推出,也增加了該作品的敘事懸念性。

現實主義與懸疑題材結合的創新探索

國産劇注水,是近年來劇集行業的一大痛點。有些劇集雖然有著不錯的開篇,但由于創作篇幅的失衡,後續只能由綿軟無力的內容填補,導致整體成色不佳,觀衆口碑也隨著下滑。而《新生》雖然只有10集的篇幅,卻展現了十年跨度下的人生沉浮,劇情跌宕起伏,故事推進完整而充滿懸念,人物立體而富有傳奇色彩。

中國人民大學視聽傳播系主任、教授、博導高貴武表示,《新生》不僅講述了主人公費可從行使詐騙到逐漸轉變向善的過程,這一精品短劇集更從多個角度對社會現實中的高智商犯罪及各種人情世故和人性善惡進行了充分展示和深刻剖析。

作爲一部反詐題材的現實主義力作,《新生》在懸疑敘事框架下,更多的是透視各種利益、感情糾葛下人性的複雜性,該劇通過懸疑與現實主義的結合,傳遞出人物命運的曲折走向與人性底色,能喚起觀衆內心的情感共鳴。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員、廣播影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建珍認爲,《新生》不僅能帶給觀衆燒腦的爽感,在現實問題的觸達上,通過不同講述者各執一詞的敘述,具有了經典電影《羅生門》的人性反思的複雜性,從而使得整部劇的現實力量和思想內涵大爲加強,對于懸疑題材和現實主義影視劇的創作都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如果僅僅把《新生》看作一部懸疑劇,未免低估了它的價值。作品在懸念設置方面非常出色,其立意和定位也值得肯定。在《中國電視》高級編輯李躍森看來,《新生》從一個詐騙故事開始,轉向對人性的剖析。這部劇之所以引人入勝,因爲其中的反轉不單是敘事技巧,而是生活的另外一種可能性,鮮活地展現了一個人的夢想、掙紮、傷痛與救贖。

濃郁的現實底色、對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的描摹也是《新生》引發強烈用戶共鳴的原因之一,該劇似將人們放置于一座孤島中,沉浸式體驗“惡”的叢生和生死之間的掙紮與感悟。《光明日報》高級編輯、文藝部編務統籌李春利認爲,《新生》被做成了“劇本殺”,一個與現實間離的環境,與原生家庭問題、欲望和理性的糾結,個體自我迷失與覺醒的“新生”過程産生著強烈交集,提醒每一個人,你也是“局中人”。

電影質感、古典戲劇美學與劇集的融合

《新生》是申奧從電影導演轉型執導劇集後的首部作品,將電影級別的拍攝手法與劇集敘事結合,爲觀衆帶來了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雙重盛宴。整體來看,《新生》視覺呈現精良唯美,角色設計、影像風格、敘事空間、細節設計都具有電影的質感和張力,演員表演到位的同時,場面調度、服裝化妝都是加分項。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導司若表示,《新生》從人物質感、細節表現和故事呈現已經具備電影的藝術質感,成爲網絡劇市場進入精品化時代的重要代表作品,對今後懸疑題材影視劇的創作具有啓發意義。

《新生》線索交織的複雜性、人物塑造的典型性、影像風格的獨特性,在國産懸疑類型創作上做出了有意義的探索和創新。更難得可貴的是,該劇將現代視聽藝術融合古典戲劇美學,突破了懸疑劇集創作難點,使內容煥發出新的光彩。

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副主任呂帆認爲《新生》延續了古典戲劇美學的傳統,在高度凝練的敘事中,再次講述了一個“羅生門”的故事,保持懸念的同時有著精巧的節奏、精致的結構與精心的布局,期待後續劇情的精彩反轉與“新生”之意。

結語

自4月22日優酷宣布懸疑劇場升級爲白夜劇場以來,其行業占位和在廣大劇迷心中的領先地位越發穩固。據介紹,“白夜”寓意“長夜必盡,真相大白”,觀衆將在抽絲剝繭中解開謎團。白夜劇場將在類型化的鏡頭語言之上,探討更深刻的社會議題、展現更深邃的人性關照、提供更有沉浸感的觀劇體驗,引發觀衆共鳴共情,由此拓展國劇精品化的新路徑與新空間。

作爲優酷白夜劇場的首批劇集,經曆了兩年多籌備拍攝工作之後誕生的作品《新生》,令人感到滿滿的驚喜。作爲一部信息差犯罪劇,《新生》不僅具備極高的觀賞價值,更能夠讓觀衆沉浸式追隨劇情的同時,深入思考現代社會中因信息差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爲,優酷《新生》實現了類型化、現實性、藝術性的三重升級,引領著信息差犯罪劇的新風潮,有助于推動懸疑類型作品開啓新篇章。

0 阅读:20

影視産業觀察

簡介:關注中國影視潮流脈動,放眼全球影視産業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