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果然腆著臉求上門,我國召開月壤研究會,美國申請者占了一半

邵永靈 2024-04-13 11:20:01

自從我國宣布各國學者、研究機構可以向中方提出申請共享月壤研究成果後,美國國家宇航局果不其然腆著臉伸手了。

據環球網報道,11日我國國家航天局網站發布消息稱,首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國際借用會議,將于4月26日在中國地質大學南望山校區舉行,屆時來自世界各地10位科學家將陳述自己的月壤研究計劃,並接受評審專家提問。

當天上午全是美國科學家陳述

而在我國航天局發布的外國學者和研究所名單中,赫然羅列著一家眼熟的機構——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

報道稱,本次評審會將評估10位外國科學家的研究申請計劃,其中美國學者占了一半,除了美國國家宇航局阿波羅任務樣品策展人瑞安·齊格勒以外,另外4位申請人則來自美國多所知名大學。

而根據港媒《南華早報》的說法,這4位科學家實際上也得到了美國國家宇航局資助,其中某些人還主持過美國國家宇航局價值數百萬美元的研究項目——換而言之,美國國家宇航局這無異于是組團上門找中國討要月壤研究成果了。

港媒稱,如果齊格勒等人申請獲准通過,值此中美關系緊張之際,這將成爲兩國太空合作的罕見案例。

不過,美國科學家的申請是否會被通過,以及港媒所謂的“中美太空合作的重要意義”可以暫時先放到一邊,因爲美國國家宇航局此舉多少有點不要臉了。

嫦娥五號返回地球

美國國會早在2011年就通過了臭名昭著的“沃爾夫條款”,不僅將中國排除在國際空間站之外,還明令禁止美國國家宇航局與中國航天部門合作。

面對國會的政治幹涉科研,美國國家宇航局又做了什麽呢?

答案是什麽都沒做。時至今日,從美國媒體的報道上依然能查到當年美國國家宇航局是如何看待我國航天工程的:在“沃爾夫條款”通過後的前幾年,美國國家宇航局雖然放出風聲,稱希望與中國繼續開展太空合作,但也只是說說而已,所謂的“合作”依然是傲慢地認爲中國在太空航天領域有求于美國。

美國人不會以爲互聯網是沒有記憶的吧?

然而,隨著我國成功發射嫦娥探月器和天宮空間站,美國國家宇航局又換了副嘴臉,開始配合政客大肆渲染“中美太空競賽”、“中國將太空軍事化”,去年美國國家宇航局局長納爾遜還叫囂說“如果美國輸掉太空競賽,中國將像占領南沙群島一樣占領月球。”

等到我國宣布對各國學者和研究機構放開月壤研究成果申請後,美國國家宇航局又“變臉”了,腆著臉和國會商量開了一次“綠燈”。而在繞過“沃爾夫條款”的禁令向中方提出申請後,美國國家宇航局還恬不知恥地聲稱這只是一次“例外”,美方對華禁令依然有效。

更滑稽的是,美國國家宇航局和國會的“一唱一和”也打臉了之前美媒和某些親美派對美國國家宇航局“守法”吹噓。

北京理工大學獲得的月壤樣本

美國國家宇航局這不挺有本事的嗎?連板上釘釘的法案都能“開綠燈”,徹底暴露出所謂的“禁令”本質上還是美式雙標:如果只對美國有利,那就叫“中美合作典範”,否則就是“中國威脅論”,從美國國家宇航局屢屢炒作的“中美太空競賽”到耶倫所謂的“中國産能過剩”,不外乎是如此。

現在美國朝野上下對中國的態度,說白了就是“你跪下,我求你點事”:美國既不想放下傲慢的態度,又將中國主動分享研究成果視爲理所當然。只能說,如此厚顔無恥的嘴臉屬實是聞所未聞。

0 阅读:4

邵永靈

簡介:軍事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爲大戰略,軍事戰略,核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