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我國投資5100億建設雄安,面積約三個紐約市,如今發展怎樣

曆史求真所 2024-04-13 14:01:02

文|曆史求知所

編輯|曆史求知所

在中國的北部,有一座城市備受矚目,這就是雄安新區。它的誕生時間雖短,但是卻被賦予了不一般的厚望。

6年前,國家決定建設雄安新區,這場戰略規劃在當時甚至被稱爲“千年大計”。如今6年過去了,這座前後耗資5100多億,面積足足是紐約三倍的雄安新區,如今發展怎麽樣了?

而國家又爲何會費心費力打造這樣一座城市呢?

«——【·雄安新區的獨特優勢·】——»

雄安新區恰好位于北京、天津以及河北保定所形成的三角區域的中心地帶,並且距離三地的直線距離都不超過150公裏。

如此近的距離可統籌到整個京津冀地區。尤其北京作爲我國首都,本身就意義非凡。

在新中國成立後,北京被定爲中國的首都。這裏不僅擁有著衆多有價值的曆史古建築,而且地理條件也非常優越。

在它的東邊,天津衛始終牢牢地守衛著它的入海口,南邊的保定也始終不渝地拱衛著京師。至于北邊的承德和西邊的張家口則把守著來自北方和西部的大門。

每年都有大量的遊客前往北京旅遊和參觀,同樣每一年也有大量的年輕人前往北京上學和就業。

作爲中國政治中心的城市,同時也在不斷地引進外資,鼓勵創業,發展經濟建設。但是,如此一來,外來務工和就業人口越來越多,爲北京發展提供無限可能的同時,也加劇了城市的承載負擔。

而且北京面積也不大,承載能力本就有限。然而在16410.54平方公裏的區域內,竟然容納了2100多萬的人口。

相當于平均每平方公裏人口高達1331人,城內機動車保有量高達712萬輛,交通擁堵、汽車尾氣等問題日益嚴重,導致這座城市早已超出負荷。

而解決這些問題最有效的辦法,便是通過分流的方式來舒緩首都的壓力。並將聚集在首都的各大企業轉移到新地區。

沒有了科技、金融等方面的遮掩,反而更有利于將精力放在首都的首要職責政治上,從而進一步鞏固北京作爲政治中心的地位。

而雄安新區地理位置絕佳,不僅能夠輔助首都,還能吸引周邊天津河北等一些非首都職能。

並以北京爲中心,協調聯系周邊地區,未來甚至可將這一輻射範圍擴大到整個華北地區,進而帶動整個北方的發展。

此外雄安新區還有個非常突出的優勢,那便是它擁有著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雄安新區境內的雄縣,面積僅有677.55平方公裏。雖然面積不大,卻是一座資源豐富的縣城。

這裏是華北油氣的主産區,縣內油井超1200個,原油年産量高達70萬噸,天然氣儲量10億立方米以上。

除了油氣資源,雄縣境內還蘊藏著豐富的優質溫泉,地熱水儲量超821億立方米,相當于66.3億噸煤。

並且這些地熱距離地表都不遠,開發難度非常低,所以雄安發展所需的能源基本都能夠自我滿足。

«——【·雄安新區的發展規劃·】——»

1、打造智慧化城市。現代社會的發展已經離不開智能、數字化和大數據,無論是城市交通、應急搶險還是物流循環。

然而由于大多數一線城市建設年代久遠,更多貼近于當時工業時代的發展需求,並沒有考慮到未來信息化的發展方向,而且也沒有將信息技術融入到城市規劃和建設中的先例。

而國家決心打造雄安新區的目的,就是爲了適應信息化時代的發展要求,達到城市建設與智能化、信息化完全融合,將大數據融入到城市建設的過程中。

根據負責雄安新區城市的設計師介紹:“雄安新區要超前布局區塊鏈、太赫茲、認知計算等技術,還要率先采用IPv6布局,不久之後中國將引領世界城市發展。”

城市的主導者和設計者可以在大數據的監測下,提前預測城市的發展狀態,時刻關注城市和人民的發展需求,從而做到隨時隨地、人人滿意。

並且值得一提的是,雄安新區也將大數據和信息技術融合到了應急搶險工作當中。應急救援工作一直是保障人們生命財産安全的重要工作,但由于大多數城市的救援系統都是後來搭建的。

所以在配合方面有些微的瑕疵,從而導致應急工作中容易出現誤差。

雄安新區的檢測系統則會與城市共存,能夠第一時間監測火情、警情和社會類、自然類突發狀況,盡可能地縮短反應時長爭分奪秒。

2、建設生態化城市。雄安新區的建設,自籌劃之初就不同于一般城市的發展。

其規劃和建設遵循高起點定位、高標准規劃、高質量發展的原則,旨在打造成爲具有國際水平的現代化綠色智慧城市。

城市內澇問題一直是傳統城市在道路規劃建設過程中會出現的普遍現象。越來越多城市建設者開始尋求各種辦法規避這種現象。而且北方城市相對少雨,規劃者還要考慮到雨水循環利用的問題。

雄安新區則將這兩個問題融爲一體,建設下沉式花園、生態濕地園林等,有效實現了雨水資源過濾循環、灌溉入林。打造生態環保的綠色城市。

區別于現代工業城市“高能耗”“非循環”的運行機制,雄安新區提高了一切資源的利用率,物盡其用,地盡其利,人盡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

以可循環發展思想爲指導,兼顧不同時期、空間、合理配置資源,公平地滿足現代人及後代人在發展和環境方面的需要,不因眼前的利益而“掠奪”的方式促進城市暫時“繁榮”,保證城市社會經濟健康、持續、協調發展。

3、城市更具美感。放眼如今北上廣深等經濟發達的國家級新一線城市,皆是高樓大廈高架公路。便捷交通運輸的同時也加快了人們的工作節奏,減少了生活中的閑適和美感。

而且很多大城市的發展都以市中心爲圓心向外擴散,當圓心無法輻射到整片地區的時候,最合適的方案就是在遠郊地區選一個副中心。

這種發展模式造成了資源相對集中的現象,最典型的表現就是房價差。

現實生活中多數人都會選擇靠近醫療、教育等優質資源。人們大多願意以高出城市常規房價的價格購房。

雄安新區設計規劃的時候,就將這些問題納入考量之中。所以雄安新區設計師在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采取中國風元素,著力打造一個園林式的居住社區。

設計目標是一步一景、山水環繞,城市綠化覆蓋面積將會達到70%以上。家家戶戶都能享受森林式住宅的高端體驗,放眼望去全是綠色。

同時在城市中心規劃上,雄安新區弱化了市中心這一傳統概念。將首次嘗試一主五輔多節點的新模式。

無論是醫院、學校、商場還是其他公共基礎建設,都將會平均分散在城市的每個角落,未來住房完善之後,再打造成多個社區閉環。

按照設計師的規劃,每個小區住宅附近,五分鍾一個學校,八分鍾一個醫院,十分鍾一個商場。

住戶能夠在十五分鍾內解決衣食住行所有問題,盡可能縮短通勤時長,提高人們的生活幸福感。

4、打造新型交通形式。雄安新區理念是計劃打造外快內慢的交通方式。由于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傳統城市的道路建設越來越擁擠和密集。

很多人疲于趕路,將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耗費在旅途中,無暇欣賞生活中的美好。

雄安新區則與衆不同。在對外與京津冀地區的交流上,雄安新區將搭建環繞三省市的立體交通網絡,縮短到北京的時長增加來往班次,讓人們隨時出發、隨時到達。

但是在城市內部,雄安新區會打造成慢速度模式,再搭配上分散社區和園林風景。讓人們的生活慢起來、美起來更加惬意。

從以上我們可以得知,雄安新區一旦成功,便可以解決當下的信息技術、生態建設等各種問題,好處頗多。

那麽到目前爲止,雄安新區建設已過去六年,國家也相繼投入了5100多億,他的成果到底如何呢?

«——【·雄安新區的發展現狀·】——»

如今的雄安新區已經初見雛形,目前離京央企已經在雄安設立了200多家子公司和分支機構,4所北京雙一流大學雄安校區也已全部開工。

此前河北省十四屆人大第二次會議召開,會上做出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2023年雄安新區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6%,吸引了大量京津冀地區的央企、國企二三級子公司投資進駐。

同時攜手京津冀地區在新能源和智能産業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吸納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明顯。現在整個新區正在加大馬力搞建設,動作迅速,且小有成就的是榮成組團和啓東區。

組團內除了老縣城,就是榮東榮西兩個新建安置區。尤其是榮東片區,可以說是區域內的商業彙集之處。榮東片區的商務服務中心目前已有上萬人在此辦公。

放眼望去,整座城市並沒有太多高樓大廈。主要原因是整個雄安新區區域內嚴格執行限高政策。這是和其他的新城發展很不一樣的地方。

最可喜的一點是雄安站順利完工,建設雄安新區與京津冀地區的交通運輸網絡正在逐步鋪設。

目前雄安站是亞洲最大的高鐵站,總建築面積有47.52萬平方米,軌道設置13台23線。采取最新的智慧大腦等數字技術,實現購票、服務、管理、感知等部門的全部數字化。

2020年12月27日,在高鐵站建成的同時,京雄線也正式通車了。

從此,江雄安新區和北京市正式連接起來,途徑霸州北站、固安東站、大興機場站和北京大興站,實現北京市到雄安新區50分鍾的超快速度,如果從大興機場到雄安新區,那麽只需要19分鍾。

2023年12月18日,從天津到北京、大興的城際鐵路正式通車。這是在京雄鐵路連接北京和雄安的基礎上將北京、雄安再次連接起來。

形成交通線路閉環,加快了雄安地區的建設,實現了雄安地區與京津發達地區的經濟循環。

整個雄安的未來還是要看京雄高速以南的起步區,尤其是38平方公裏的啓東區。作爲那100平方公裏起步區的樣板區。進駐雄安新區的央企、國企的設施也已經基本完工。

“雖然中國星網總部大樓還沒正式入駐使用,但圍繞中國星網的空天信息和衛星互聯網産業鏈與創新生態正加速形成。”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局長王彥偉說。

走在新區的大街上,我們會驚奇地發現,這座城市竟看不到一根電線杆。

這是因爲,在對雄安新區進行設計建設時選擇將傳統架空的水電氣網全部埋入了地下。整個城市不再顯得雜亂無章,也進一步保障了人們在地面活動的安全性。

而且在這裏地下停車場也做到了互通,功能設備齊全。公交車、計程車也實現了網聯。從而解決了地面停車難,道路堵塞等問題。

«——【·小結·】——»

雄安新區的設立與發展,是中國現代化建設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裏程碑。它不僅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承載地,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引擎,體現了中國對未來城市發展的新探索。

雄安新區的建設成績斐然,無論是城市形態的規劃布局,還是高新技術産業的集聚,抑或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推進,均展現了中國城市建設的新高度和新理念。

雄安新區是新時代國家城市建設的必然選擇,也是對北京進行非首都功能疏散的最佳選項。國家在雄安新區的規劃和建設上傾注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如今的雄安新區已經蒸蒸日上。

想必不久之後,雄安新區這座現代之城、未來之城將會引領世界時代發展的潮流,到時候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6 阅读:8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