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換將的底層邏輯

花邊社 2023-05-19 23:18:36

臨近一年一度的618購物節,各大電商平台又開始摩拳擦掌。此時京東卻傳出來了集團CEO徐雷退休的新聞,他空出的職務則由原CFO許冉擔任。

據報道,徐雷以個人原因申請退休獲得董事會批准,卸任CEO之後他將出任京東集團顧問委員會首任理事長。此時距離他上任CEO僅僅一年時間,突然退休之說著實讓人有些困惑,于是外界對此議論紛紛。

有人認爲自古以來臨陣換將是大忌,京東此舉甚是不妥。也有人覺得換將如換刀,京東希望調整管理層來實現某些改變,值得期待。今天社長想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01

徐雷不是劉強東的接班人

此前媒體常常將徐雷形容爲劉強東的接班人,不過這個說法很不嚴謹。首先,京東的公開宣傳和劉強東的表述中,從來沒有過徐雷爲接班人的意思。其次,從年齡上說,徐雷和劉強東同爲1974年生人,沒有形成相應的年齡梯度,接班人一說自然無從談起。不過兩人相識多年,據說徐雷是目前京東主管中和劉強東認識最早的一個。

2018年起,徐雷被委以重任,執掌京東集團最核心的業務——京東零售,于是這個骨子裏的搖滾中年,開始摘下了手鏈和耳釘、脫下潮牌,穿上職業西裝出現在鎂光燈前。

2022年初,徐雷開始擔任京東集團CEO。劉強東一直沒有離開京東,他只是隱在大幕之後,和站在台前的徐雷組成了超級CP。

幾年裏,京東的發展總體來看還是不錯的。京東在疫情期間整體業務繼續保持穩步增長的態勢,並且爲社會出力頗多,品牌形象進一步提升。

略顯遺憾的是,由于競爭格局的劇烈變化, 2022年京東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雖然京東扛住了老對手阿裏的持久戰,但在抖音、快手、拼多多等一幹新對手的圍攻之下並沒有很好的應對之策。主打下沉市場的京喜沒有了音量,直播電商形同雞肋,這些失利表現在財報數據上,就是營收增速的下跌,2022年全年只錄得不到10%的增長。

如果京東跨不過這一關,或將淪爲抖音快手電商崛起的背景板,成爲劉強東擔心的“第二個蘇甯”。這一切,對于身爲集團CEO的徐雷無疑是莫大的考驗和壓力。但是,競爭態勢的日益慘烈和劇變,使得京東不能再給徐雷留更多時間了。

而徐雷退休前後,外界對他的一些猜測和評價,也與事實有出入。比如有媒體把徐雷定義爲“618之父”,實際上京東從1998年就開始將618設爲店慶日,後來是劉強東將其親手打造成“京東618”購物節。

02

京東的戰略覺醒

商業嗅覺極爲敏銳的劉強東在去年便意識到了京東的危機,所以他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一系列雷霆動作,打出了一整套組合拳。

2022年10月,劉強東在京東經營理念培訓會上“撥亂反正”,強調低價是京東過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後也是唯一基礎性武器。並批評一些高管醉心于 PPT 和奇妙詞彙,吹得天花亂墜但是執行一塌糊塗。

11月,劉強東宣布在提升員工待遇和福利的同時,對高管降薪10%-20%。當時被外界戲稱爲京東版“共同富裕”,現在回頭看,這同時也是老劉對京東的組織調整計劃的一部分。

今年以來,京東內部開啓了大規模人事調整,取消事業群制,組織結構更爲扁平化,精減層級激發基層活力,同時全面打通自營與POP體系。高管層面也有多名總裁、副總裁換人,直到這一次的CEO變動。

今年3月份,京東宣布啓動百億補貼計劃,將矛頭對准了拼多多,並且推出“春曉計劃”大規模吸引三方商家入駐,增加低價商品的供給。

至此,從企業經營理念、組織結構調整到業務動作出台,劉強東基本完成了對京東的又一次全面調整,以應對疫情後的全新市場競爭態勢。

這樣的調整,效果也初步顯現。2023Q1財報顯示,本季度京東歸母淨利潤爲62.61億元,去年同期則淨虧損高達29.91億元;面對重重困難,營收保持了正增長,入駐商家數量則大增240%。

徐雷的退休看似突然有臨陣換帥的嫌疑,但實際上只是時間上的巧合,作爲組織調整的最後關鍵一環,恰好與618啓動的時間撞在了一起而已。

03

劉強東不願放權?

外界有人批評劉強東不願放權,不過社長認爲,對公司的控制權和對下屬的放權是兩回事。劉強東是一個極具創業精神和強烈個性的人,他確實說過:作爲公司的創始人,如果失去對京東的控制權,他甯願賣掉公司走人。這樣的人自然不會選擇在還不到50歲的時候就把公司拱手交給別人。

但這個控制,更多是針對外部資本的力量,而非針對下屬。相反,劉強東做過很多其他企業家未必做過的放權的事情。比如劉強東2013年去美國深造,待了八個月幾乎沒怎麽管公司。騰迅希望趁此發展電商業務並打敗京東,結果未能如願。劉強東對此非常滿意:“完全是京東兄弟們在和騰訊打,結果騰訊還打不過。”

再比如《財經》曾報道,京東創業初期資金非常緊張,一次副總裁王笑松拿著一張500萬元的預付款單找劉強東簽字,劉擡起頭看他:“我有告訴你付款權限是多少嗎?只要你簽了字,財務有錢,直接拿錢就行。”王笑松拿著付款單扭頭的那一刻,眼淚差點掉了下來,“有這樣的老板,你一定要把事兒幹成。”

正因爲牢牢掌握公司的控制權,劉強東敢于也願意對下屬授權。不管是2013年出國深造,還是上市後引入職業經理人,抑或把CEO職位交給徐雷,都是例證。只是當下屬不能用權産生預期效果的時候,劉強東就會進行幹預、做出調整。

04

許冉的兩個特質

問題又來了,爲什麽會是原CFO許冉接替徐雷呢?

CFO接任CEO並不是什麽新鮮事,而且他們中有不少人還幹得非常不錯。從移動互聯網發展史來看,從CFO成功轉型CEO的例子比比皆是:阿裏的張勇、螞蟻集團的井賢棟、新浪的曹國偉、攜程的孫潔便是其中的優秀代表,因爲到美國國會接受質詢而新近被大家熟知的TIKTOK CEO 周受資,之前在小米和字節擔任了多年的CFO。

爲啥CFO接任CEO會如此絲滑順柔呢?因爲CFO往往是最了解公司運營狀況和管理問題所在的高管之一,甚至沒有之一。當他們接任CEO之後,幾乎可以無縫銜接快速進入狀態,大大減少磨合的時間成本。以至于業內廣泛流傳著這麽一句話——“優秀的CFO,是能隨時接替CEO職位的人”,據說這句名言出自于任正非之口。

現在是內卷時代,CFO的出身會更有成本意識優勢,准確地預測出方案的風險,並快速作出決策,有助于提升管理效率。這兩年,CFO出任CEO更是成爲了業內的普遍現象。尤其當下的京東要重新樹立低價優勢,更是需要一位這樣會精打細算的擅長精細化管理的CEO。

當然,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特點。京東的掌舵人是劉強東,主要負責戰略制定,他需要一個有強大執行力的CEO配合,且此人與劉強東必須有很強的默契度。因爲面對當前的競爭態勢,力挽狂瀾,高效執行劉強東的戰略決策至關重要。

而許冉恰恰二者兼備,過去三年,許冉帶領團隊完成了達達、德邦、中國物流地産等上市公司的並購,以及京東科技的業務重組;還推動了京東集團在港交所的二次上市、京東健康、京東物流的分拆上市,以及京東工業、京東産發的一級市場融資等交易。可以說,她不但深得劉強東的信任,配合默契,同時其包括管理和執行在內的個人能力,也在一系列融資運作中得到多次驗證。

一位京東內部人士私下透露他對許冉的評價:許冉雖然是CFO出身,但是執行力非常強,在內部管理上,她也能通過經營分析和財務管理,推進精細化運營,提升京東的業務健康度。

所以,在互聯網全行業增速到了天花板的大環境下,精細化運作更需要高手操盤。

與前任徐雷擅長市場營銷不同,資深財務專家出身的許冉,同時還具有經濟學背景,對于市場競爭和企業戰略的理解更加深刻一些。這也有助于她理解劉強東的戰略思想,和他進行溝通交流,有效推進戰略的落地執行。

簡言之,許冉能取代徐雷成爲京東集團CEO,客觀上是因爲,京東在特殊時期需要一個服從意識和執行力能力都比較強的二把手來和劉強東搭檔,迅速落地劉強東的理念。

許冉是否可以迅速上手業務,成爲劉強東的超級搭檔,從組織管理、成本控制、供應鏈管理等方面入手,重新樹立起京東的低價競爭力,並開拓出京東新業務,有待時間去證明。如果許冉可以不辱使命,作爲行業少有的女性CEO,她也將寫下中國互聯網史上的一段佳話。

1 阅读:292

花邊社

簡介:科技大佬秘料集中營,互聯網趣聞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