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直播泰國溯源,消滅榴蓮“刺客”

財經故事荟 2024-04-22 21:54:20

采寫/王舒然

編輯/陳紀英

身爲水果之王,榴蓮就像人見人愛的全民女神,從不缺迷弟迷妹。

臨近榴蓮旺季,不少人已經搶先“剁手”今年第一個榴蓮了。

有人買到了“報恩”的夢中情蓮,賜予愛稱 “懂事的榴小蓮”,再疊加幾個感歎號以示激動;有人則遭遇了“報仇”榴蓮,瞬間變身大冤種,“榴蓮肉有多少,我的肉就有多疼”。

買榴蓮堪比開“盲盒”,玩得是刺激,碰得是運氣。動辄數百元的價格,也讓開榴蓮變成了 “豪賭”。

畢竟,一身盔甲包裹之下,濕包、幹包和死包都是懸念,三房、四房還是五房肉也是啞謎,就連定價也是玄學。

同樣號稱3-4斤的金枕榴蓮,價格低至100元出頭,高到200元左右,價差近一倍。

但這些風險不足以勸退“榴蓮鐵粉”,反而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與好勝心。

爲了不當大冤種,他們開始惡補榴蓮課,學習如何挑榴蓮、去哪兒買榴蓮......試圖把榴蓮“盲盒”變“白盒”。

“事實證明,補課是有用的”,90後安然曬出近日“成績單”——其在淘寶“直播萬人團”活動中挖到的一款二十多元一斤的泰國金枕榴蓮,激動得安利,“足足有4房哦,這個品質和價格屬實很報恩了”。

苦修“蓮學”,不當榴蓮大冤種

“買到一個夢中情蓮,爲什麽這麽難?”,95後小天感歎。

她剛在超市買了一個7.7斤多的金枕榴蓮,花了300多元,只開出2斤多果肉,出肉率28.8%,算下來,果肉平均150元一斤,“這榴蓮肉比我的人肉都貴,妥妥當了回大冤種,最近都不敢再開榴蓮盲盒了”。

出肉率高低,是榴蓮品質最直觀的指標,通常出肉率超過45%算是不錯,超過50%便是天賦異禀,而30%以下是妥妥的“冤家”。

這樣的冤種並不罕見。

在小天的吐槽帖下方,就有不少“同病相憐”者留言,“買了個八斤多的,盲估出肉不到兩斤”“買了個2.6斤的巴掌榴蓮,開出來肉才8兩”......

除了出肉率,口感不佳、缺斤少兩等問題也時有發生。

即便是“閱蓮無數”的榴蓮學霸也難免踩坑。

一年要吃上百個榴蓮的90後陶陶就有這種經曆,某次她自信滿滿從水果店挑了一個榴蓮,打開後果肉看著也不錯,但口感卻意外很差,“靠近核的地方水唧唧的,一點也不好吃,以前就算出肉率不高,味道絕對沒問題,這個直接大翻車”。

導致榴蓮品質不穩定的主因,是榴蓮自帶的“嬌貴”屬性,品種、氣候、土壤、采摘、儲存等各種因素綜合影響了榴蓮品質。

一旦某些條件發生變化,就可能導致品質的不穩定。因而,水果之王榴蓮同時也被稱爲“難度之王”。

拿儲存來說,成熟度較高的榴蓮在常溫下一般只能存放兩天,倉儲運輸條件不好的話,壞果概率會較大,而爲了避免這類問題,部分果商會在榴蓮成熟前采摘,但這又可能導致榴蓮熟度不夠,出現味淡、生包等問題。

最終,用戶能買到怎樣的品質,全憑運氣和商家的“良心”。

爲了避免成爲大冤種,一部分年輕人苦修“蓮學”。

在社交平台上,就有不少人互相分享、交流榴蓮挑選心得,“金黃色”、“奶油尖尖”“聞到香味”已是基本共識。

除了個人心得外,部分賣榴蓮的直播間也會提供相應科普,通常他們會聯合行業人士進行更專業的指導演示。

在淘寶直播4月19日的泰國榴蓮萬人團直播中,就有泰國榴蓮倉儲工廠的挑果師傅,演示 “敲、搖、聞、捏”四步,來判斷榴蓮的成熟度,如敲擊發出空空空的聲音就表示熟度適中。

不過,這些挑選技巧只在線下購買時才有用武之地,而如今越來越多年輕人喜歡在電商平台買榴蓮。

據淘寶數據顯示,去年4月~8月間,淘寶專門賣榴蓮的直播間增加了近900個,每天吸引了至少100萬人觀看,相比上年,銷量增長超過100%。

對于那些習慣網購的年輕人來說,在線如何拿捏榴蓮品質好壞?原産地實景直播,可謂“對症下藥”。

“很多直播間說自己是從原産地進貨,但口說無憑,真的去原産地直播的才靠譜”, 安然告訴《財經故事荟》。

原産地直播的優勢在于,讓用戶“雲遊果園”“眼見爲實”。

以淘寶溯源直播爲例,其推出的“直播萬人團”新模式,主打的就是由平台牽頭,聯合商家共同對接各地源頭特色好貨,在本次“泰國榴蓮萬人團”中,其聯合百果園將直播間搬到了泰國果園和倉儲工廠,展示了榴蓮從采摘到運輸的整個處理流程,讓用戶對産品由來和品質標准心裏有數。

比如,在采摘環節,直播間就設在果園內,淘寶頭部主播“香菇來了”和百果園産地采購總監童星介紹了榴蓮采摘標准——成熟度控制在大約 8-8.5 成, 4個整包飽滿;而在倉儲環節,直播間則搬到了工廠內,工人們有序進行著分等級、殺菌、打包等一系列流程。

當然,只是“眼見爲實”還不夠,安然認爲,售後也很重要。“特別是榴蓮,死包是很難避免的”。

淘寶直播就深谙此道,其創新推出“榴蓮保險”——用戶購買淘寶直播榴蓮卡後,便可享有“保4房、缺一房賠一房、死包包賠、壞包包賠”服務。

從線下挑榴蓮到線上挑直播間,年輕人似乎找到了打開榴蓮“盲盒”、拒絕榴蓮“刺客”的法門。

榴蓮的“天價”地位是如何養成的?

只是拿捏了榴蓮品質,年輕人還不足以實現“榴蓮自由”,高高在上的價格,阻礙了他們大快朵頤。

剛入榴蓮旺季,年輕人已在社交平台上喊貴,“45元/斤,咬牙買了,太心疼了”“各大水果店榴蓮68元一斤,去年最貴的時候也就40多元,今年這是怎麽了?”“去年樓下超市最貴的時候39.9元一斤,今年打折後還要49.9元”......

和去年相比,今年的榴蓮價格確實貴出不少。

據亞洲最大的果蔬交易市場廣州江南市場近期發布的榴蓮批發價格指數顯示,今年4月21日,泰國進口榴蓮批發均價爲52.06元/公斤,去年同期是42.06元/公斤,上漲幅度23.8%。

來源: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官網

如果和10年前相比,價格更是上漲了約1.7倍——據中國新聞網報道,2014年和2015年國內進口榴蓮的批發價低至19.8元/公斤。

在饞和貴之間,很多年輕人選擇了“不忍”,因爲根本忍不住。

但“含淚”消費後,不少人感到後悔、心疼,需要一番自我建設。

“24歲第一次吃到自己買的榴蓮,好貴,有點舍不得,但想對自己好一點”“斥巨資小四百塊買的榴蓮,回家就後悔了,好心痛,感覺在吃錢,以後再也不買這麽貴的了”。

榴蓮價格之所以居高不下,一方面,是因爲其從種植到運輸各個環節成本高企。

榴蓮樹生長非常緩慢,大多數果樹只需2~3年就能進入結果期,而榴蓮要等上7~8年才開始結果,優質的榴蓮更是要等到15年以上,變現周期漫長。

采摘方面,不僅有難度,還有危險性。

這從淘寶此次的“泰國榴蓮萬人團”直播鏡頭中可見一斑——榴蓮樹高度一般在20米以上,更高的甚至有40米,相當于14層樓高,而一些老樹樹齡長達40年。

采摘畫面更是震撼。三四年培訓才能上手的榴蓮采摘工,倆人一組,一人徒手徒腳爬樹摘果向下扔,一人在樹下找准榴蓮落點,用布袋快准狠得接住,全程沒有防護措施,屬于“拿命”摘榴蓮。

這自然導致人工成本高企。據新華網報道,早在2018年,榴蓮采摘工人在旺季的日薪就高達10000泰铢(約2000元人民幣)。

處理環節也很麻煩,榴蓮下樹後,要經過分級、泡藥、堆放、吹幹、打包、裝箱、上櫃等七八道工序,耗時耗力,屬于慢工出細活。

另一方面,“物以稀爲貴”,榴蓮産量低與需求高的失衡,也導致其定價節節攀高。

榴蓮是熱帶水果,習慣高溫高濕環境,且只能在特定的土壤和海拔高度生長,主要産區限于東南亞,供應量有限。

但榴蓮需求量卻不斷增加,據彙豐銀行去年9月報告顯示,全球榴蓮需求同比增長了400%,其中,中國是榴蓮消費大國,占據了總需求的91%。

國內榴蓮高度依賴進口,近幾年進口量持續走高。據中國海關統計,2023年中國進口新鮮榴蓮超過142萬噸,相比2022年增長了72.87%,相比2017年更是增長了5.3倍。

而進口采購運輸周期長、中間環節多,不僅擡升損耗成本,還有層層加價,終端價格自然不菲。

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水果産品從種植端到最終消費者,至少經過4-5次流轉,各層級的加價率在10%-20%不等。

安然對此有所見證,她去年4月初去泰國旅遊時,看到街上的榴蓮一斤15元,但此時國內售價卻高達45元,加價約2倍。

綜上,多方因素合力造就了榴蓮的“天價”地位。

榴蓮“下凡”,初見眉目

既然榴蓮“天價”是多種因素合力而成,讓其“下凡”,也需從多點著力。

從供給角度看,僅靠進口難以滿足國內旺盛的榴蓮需求,增加國産替代,勢在必行。

火龍果、陽光玫瑰葡萄等水果的國産化,就是從“天價”走向平價的先例。

目前,國內適宜榴蓮種植的只有海南,2018年開始規模引進種植,目前種植面積超過3萬畝,預計2024年挂果面積將增加到4000畝,總産量達250噸。

雖然這與百萬噸的進口量相比,只是九牛一毛,難解“燃眉之急”,但“功在千秋”,長期利好。

另一方面,優化既有進口路徑,更容易“利在當下”。

其中,縮減運輸過程,是目前政府在牽頭發力的舉措。2021年正式運行的中老鐵路,可將泰國榴蓮進口運輸從海運的7天縮減到3天。目前,中越鐵路的修建計劃也已敲定,屆時,越南榴蓮運到中國可能只需1小時,可以大幅降低損耗成本,間接“反哺”終端降價。

此外,通過産地直采,減少中間流通環節,則是頭部電商平台和商家的著力點。

淘寶此次溯源直播,就聯合了百果園、果樂遙等商家,前去泰國“榴蓮之都”尖竹汶果園直采。這裏的榴蓮産量約占全泰國的七成,也是中國榴蓮進口的主要原産地。

産地直采模式下,削減中間加價,減少流通損耗,可以讓多方同步受益。

很多人對果農和商家可能存在誤解,以爲榴蓮供不應求,果農必然賺錢,但其實不然。

榴蓮作爲時令水果,疊加其“嬌貴”屬性,對采摘、儲存等節奏要求很高,一旦沒有在合適時間售出,就會造成大量損失。

而淘寶的海量用戶,加之其聚焦爆款打造的“直播萬人團”模式,有能力聚攏可觀流量和用戶,實現産品引爆包銷,以此爲談判砝碼,可以促成終端低價。

不止如此,爲建立全網維度的價格競爭力,淘寶“直播萬人團”還在直采拼團的價格基礎上,給予一定的官方補貼,實現“折上折”。

上述一套組合拳下來,淘寶泰國溯源直播間直接把榴蓮價壓到地板,以金枕榴蓮爲例,一顆3-4斤的金枕榴蓮只需89元,比其曆史最低價168元降幅近一半。

而在多個抖音直播間,同樣是3-4斤的金枕榴蓮,價格高達124.99元~185.89元不等,比淘寶直播價格高了五成左右。

從單價來看,淘寶直播間每斤22.2元~29.6元/斤的金枕榴蓮價格,甚至和全國批發均價相當——農産品信息商務平台一畝田顯示,4月19日金枕榴蓮全國批發均價爲28.78元/斤。

而且,這種低價並非僅在一時。

衆所周知,榴蓮就像期貨,價格隨行就市波動較大,淘寶直播間“榴蓮卡”支持用戶先囤再兌——提前鎖定低價,後續需要時隨時兌換。

搶完榴蓮卡後,安然一臉滿足,“20多元一斤,我終于初步實現榴蓮自由了”。

榴蓮從“天價”到平價之路,難以一蹴而就,淘寶直播的探索,算是打了個樣。想要榴蓮價格全面打下來,有賴政府、平台、商家和果農的共同發力。

“將來有沒有可能降到十幾元一斤?那時候我就拿榴蓮當飯吃了”,安然滿懷憧憬。(文中小天、陶陶、安然均爲化名)

0 阅读:20

財經故事荟

簡介:資深圍觀,謹慎吐槽,關于互聯網和財經的跨界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