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文化發展簡史

WORLDMADAM世界夫人 2024-03-24 09:38:13

西方女權主義可以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代女權主義( 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西方女權主義起源于法國資産階級革命和啓蒙運動以後,19世紀下半葉出現第一代,和歐洲工業革命同步。1789年10月,法國大革命爆發後,一群巴黎婦女進軍凡爾賽,向國民議會要求與男子平等的合法人權,揭開了女權運動的序幕。1790年法國女劇作家高爾日發表了《婦女權利宣言》,提出17條有關婦女權利的要求。宣言後來成爲女權運動的綱領性文件。1792年,英國女作家M.沃斯通克拉夫特發表《爲女權辯護》一書,提出婦女應當在教育、就業和政治方面享有與男子同等的待遇。19世紀中葉,女權運動的中心從歐洲轉向美國 。直至1920年,美國通過法案,保障女性享有選舉權。

  這一階段的特點是:目標明確,婦女要求與男子有相同的經濟、政治權力;以行動、實踐爲主,側重于推動立法。最爲典型的是拉拉.蔡特金領導的婦女同工同酬運動與各國女性爭取選舉權的一系列運動。這一階段奠定了女權運動的奮鬥目標,也形成了女權運動是一場社會實踐運動的基調。教育、就業及政治權利的訴求歸根結底是最求女性追求平等的社會角色地位,而不健全、非理性的勞動力市場是女權運動的最大障礙。可以說,把女性在勞動力市場中的不利地位視爲男女社會地位不平等的重要根源,就是這一階段形成的。盡管其後女權主義思想理論有了發展,勞動力市場的環境背景也在不斷變化,但是這種觀念還是在女權主義者中根深蒂固。

第二代女權主義(從20世紀初到20世紀60年代):現代女權主義,這一階段是女權主義在西方最重要的階段。女權主義者發現,盡管女性在政治經濟領域爭取平等的努力取得明顯的成果,但是婦女在社會生活中的不平等地位卻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例如,得到選舉權的婦女群體在政治依然處于從屬地位,同工同酬、平等就業基本得到保障的情況下職業隔離與職業發展前景不佳的問題凸現。這種矛盾的情況促使女權主義者向縱深思考,形成了獨特的女權主義理論,主要有三派:社會主義女權主義:這一派別的代表人物是英國的朱麗葉忒.米切爾,她最著名的“提出女性主義的問題,給予馬克思主義的回答”就明白地亮出了馬克思主義的旗號。社會主義女權主義主要是從經濟和階級鬥爭方面要求婦女和男性的平等,他們所重視的是婦女的經濟地位與物質生活。雖然有不同的解讀,但是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是社會主義女權主義的重要理論淵源。把無交換價值、無報酬的家庭勞動視爲階級壓迫,積極地投身社會的生産勞動。在重視生産經濟領域的問題上,社會主義女權主義是第一代女權主義的直接繼承者。

  自由主義女權主義:代表人物爲19世紀英國的米爾、當代美國的傅瑞丹。米爾是英國十九世紀自由主義健將,他在他的代表作——《女性的屈服》一書中,集中地闡述了他的女性權益的觀點。米爾指出法律的不平等使得婚姻制度裏的婚姻關系猶如主人與奴隸的關系。現代社會就是人們有遷徙的自由、選擇職業的自由,以及改善生活的機會。但是對已婚婦女而言,她卻沒有這些現代男人享有的自由。傅瑞丹繼承了18世紀以來自由主義的基本主張,同時又更加強調女性在公共領域的參與。因此,傅瑞丹在其名著《女性迷思》一書中,首先對女性的家庭角色展開銳利的解析與批評。傅瑞丹指出父權社會的文化機制竭盡所能地塑造一個幸福的家庭主婦形象,使得女性把自己的一生寄托于家庭與婚姻關系。然而這個理想形象,只是個迷思。爲了發揮自我潛能,婦女必須和男性一樣從事公共領域的活動。故此,傅瑞丹鼓勵女性放棄以家庭主婦的形象作爲自我認同,不過,她並未提倡女性在實質上放棄家庭生活,而是在事業與家庭間取得平衡。自由主義女權者認爲家庭束縛是一種強有力的幹擾因素,必須依靠國家立法幹預,形成介入機制。因此,自由主義女權運動繼承了自由主義運動的衣缽,以爭取立法保障爲主要訴求,積極維護婦女政治權利。

    激進主義女權主義:這一派誕生最晚,活躍于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嚴格地說,這一派並不是統一的思想派別,而是前兩種思想流派極端理念的集中表現。以美國的凱特.米麗特爲代表,以她的著作《性政治學》爲思想典範。這一派把社會主義女權主義的家庭私人生産剝削解讀爲“性剝削”,把自由主義女權主義的家庭束縛解讀爲“性束縛”,他們把女性和男性完全對立起來:男人是敵人,女人是朋友;男人是暴躁,女人是溫柔;男人是迫害者,女人是被迫害者;男人是壓迫者,女人是被壓迫者……實際上,他們將女權運動要求男女平等的社會訴求改造成了從根本上消除男女差異,直至女權至上。對女權運動的傳統領域——社會政治與經濟,他們抱著輕蔑的態度,他們把女性解放運動解讀爲“性解放”,要求從根本上消解傳統家庭模式。他們的激進主張與“性解放運動”都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爭議。

第三代女權主義:後現代女權主義,面對“性解放運動”造成嚴重的社會後果——保守主義對婦女解放運動的有力質疑,離婚率明顯上升,愛滋病泛濫等等,女權主義者開始反思。特別是在消除男女二元對立方面,形成了“溫柔的女權主義”“綠色女權主義”。他們一方面肯定了女權運動保護女性社會權益的成果,另一方面對女權主義者試圖顛覆傳統家庭模式提出了質疑。後現代女權主義還在成長階段,分爲唯本論與構成論兩個主要派別。唯本論繼承了傳統女權主義的男女二元分界,試圖在承認男女差異的基礎上消除男女不平等。構成論則從根本上否定男女二元分界,強調性別角色的社會性,把男女平等的主張看成父權制的産物。雖然兩者理論出發點不同,但是都在認同傳統家庭模式基礎上完成婦女解放的目標。

0 阅读:4

WORLDMADAM世界夫人

簡介:夫人一小步,世界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