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毛主席接見弟媳現任丈夫,得知對方職業:我們還是同行哩

奇葩曆史觀點 2024-05-06 09:48:02
前言:

1942年,在延安的毛主席收到了一封家書,展開信件一看,裏面寫道:“主席三哥,我與中央保育院小學教導主任王英樵相愛了,准備結婚,希望得到您的批准。”

毛主席看後,歎息一聲,回信道:“婚姻自由,你再婚我不幹預。只不過要記住詠菊是爲革命犧牲的,他的精神不朽,值得我們活著的人思念。”

毛主席

毛主席信中所寫的“詠菊”正是他的三弟毛澤覃的字,而來信者正是三弟媳周文楠。想到周文楠要再婚,毛主席不由得爲這個命運坎坷的弟媳感到高興,她終于有了自己的歸宿。

兩次被捕入獄,無奈與毛澤覃分手

說起周文楠,她也是一位命運多舛的苦難女子。

她是毛澤覃的第二位妻子,出生于一個官宦人家,父親周模彬在清朝時當過知縣、知州,在當地有一定的名望;她的母親是一位家庭婦女,後來周文楠之所以能夠參加革命,與她的母親息息相關。

周文楠

周文楠個頭較小,身材孱弱,細長眼睛,腦後梳著發髻,一副農村婦女的模樣。但她性格剛毅,舉止利落,渾身散發著一股靈氣。

周文楠從小就很有志氣,她不甘成爲封建社會的犧牲品,便早早地參加了革命,她的母親也支持她。于是,在1925年,母女倆在長沙小吳門家裏,協助黨組織收藏、保管機密文件,掩護黨的地下工作。

由此,周文楠認識了從事革命活動的毛澤覃,兩人志同道合,迅速墜入愛河。婚後二人琴瑟和鳴,共同投入革命事業中,然而由于工作忙碌,夫妻聚少離多。

毛澤覃、周陳軒和周文楠

1927年,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著湖南。面對反革命的屠殺,革命隊伍中有不少人思想動搖,投入敵人的懷抱,但周文楠始終保持信仰。

就在這年9月,周文楠生下了兒子毛楚雄,産後不久,就又投入了長沙地下工作,同反動派繼續作鬥爭。可就在第二年春天,周文楠就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不到半歲的兒子毛楚雄也被抓入了獄中。

可憐的母子二人在獄中相依爲命,監獄裏環境極差,不久毛楚雄就患了重病。看著奄奄一息的兒子,周文楠心急如焚,只好想方設法把兒子送出監獄,讓母親周陳軒幫忙照料。

周文楠

在獄中兩年多,周文楠受盡折磨,始終堅貞不屈,就在她做好了犧牲的准備時,彭德懷率領紅軍攻進長沙城,周文楠終于被解放出獄。

出獄後,周文楠只在家作了短暫的休息,就加入了彭德懷的部隊,之後被安排進紅三軍團的軍事政治學校學習,畢業後被分到紅十六軍政治部做宣傳工作。

周文楠命運多舛,沒有想到,她剛脫離虎口沒多久,就又被抓入了獄中。

那是1934年,紅軍撤離江西舉行長征。由于工作需要,周文楠留在了江西,在羅霄山脈中段打遊擊。

一次在蓮花縣的遊擊行動中,她與部隊失去了聯系,就在她四處尋找隊伍時,被地方反動武裝俘虜。

栽在地頭蛇手裏,周文楠已不抱任何希望了,可是她不曾料到,她又一次脫險了,而這一次脫險非常莫名其妙。

一天,縣裏突然要把她從區屬調走,半路上來了一乘輕轎不容分說就把她塞入了裏面。正當周文楠搞不清狀況的時候,對方又把她放了。

當逃出生天許多年後,周文楠依然不清楚當初是如何被釋放的,直到1952年親友的一封信才幫助她解開了謎團。

原來,當年她的侄孫周邦傑正好在蓮花縣當承審員,周文楠被捕後,周邦傑無意聽說此事便立即打電話詢問該區區長,說周文楠是他的姑母,詢問抓捕原因。

周邦傑從區長那裏得知,抓到周文楠後,區署並沒有辦公文,也沒有口供,他便知道可以把周文楠救出來。于是,在周邦傑的暗中操作下,才有了周文楠被莫名其妙釋放的一幕。

周文楠兩次被捕,曆經磨難,雖大難不死卻也失去了丈夫。因她懷孕後毛澤覃就上了井岡山,之後多年兩人斷了音訊,當1931年周文楠在江西蘇區打聽到毛澤覃的消息時,他已和賀子珍的胞妹賀怡成了婚。

得知丈夫再婚的消息,周文楠心裏非常痛苦,但她明白,這是戰爭環境造成的,怪不了任何人。因此她心中沒有怨恨,真心地祝福丈夫能夠生活幸福。

毛澤覃和賀怡

改嫁王英樵,不忘毛澤覃

1936年,周文楠與黨組織失去了聯系,她只好從江西回到長沙。自從跟隨彭德懷部隊走後,她已經有8年多沒有回家了,想到回家就能見到兒子,周文楠十分高興。

可當她懷著激動的心情回家時,卻看到了兒子看向她那陌生的神情,周文楠心酸不已。

周文楠在長沙生活了將近一年,黨組織終于找到了她的下落,並安排她到中共湖南省工委工作,並把她母親和兒子轉到韶山居住。

不久,毛主席得知了周文楠的情況,寫信希望她到延安學習,還捎去公家出資的20塊錢作爲路費。

周文楠接到信後決定出發,但因爲工作忙,人手少,帥孟奇暫時沒有同意她離開。直到1940年,周文楠才得以到達延安,在中央保育院任教員。

與毛澤覃分手後的許多年,周文楠都是單身一人,如今她的兒子和母親都得到了組織的照料,工作也逐漸穩定了下來,她終于考慮起了自己的人生大事。

周文楠和母親周陳軒

在保育院工作期間,周文楠受到了保育院小學教導主任王英樵的許多照顧,經過接觸、了解,她與王英樵漸漸相愛了。

1942年春,周文楠和王英樵准備結婚,此時毛澤覃雖然已經去世了7年之久,但畢竟一日夫妻百日恩,周文楠還想要征求毛主席的意見。

毛主席並無意見,並送上了衷心的祝福。他十分高興弟媳能夠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只不過他囑咐周文楠,一定不要忘記毛澤覃爲國犧牲的革命精神。

周文楠夫婦與韓瑾行

這年,周文楠和王英樵結合了,他們相親相愛,和睦體貼,並在不久生下了一個女兒。

周文楠雖然已經改嫁,與毛澤覃的唯一骨肉毛楚雄也于1946年犧牲,但她依然是毛家的親屬,與毛主席保持著緊密的聯系,丈夫王英樵亦受到了毛主席的關注。

1956年,時任哈爾濱城市建設局局長的王英樵,到北京參加城市建設部召開的會議,毛主席親自接見了他。

見到王英樵,毛主席親切地和他握手,滿面笑容地說:“你來了,快坐下。”王英樵第一次見毛主席有些拘束,請毛主席先坐。毛主席風趣地說:“你還是些知識分子的習氣,坐下吧!”王英樵只好不再推讓。

待王英樵坐下,毛主席問他:“你在延安換工作過,那時是做什麽工作的呀?”王英樵恭謹地回答道:“在延安保育小學當教員。”

毛主席聽後很欣喜,诙諧地說道:“那我們還是同行哩。”

毛主席

王英樵不知緣故,只聽毛主席解釋說:“你不知道,當年我在長沙工作時,在湖南第一師範附小當過教員呢!”

毛主席說話隨和、幽默,王英樵很快便不再拘束,大方地聊了起來。緊接著,毛主席便開始向他詢問家人情況。得知周文楠和母親周陳軒一切都好時,毛主席滿意地點了點頭,接著講起了周陳軒老人的事迹,言語中盡是誇贊。聽了主席的話,王英樵很是感動。

在革命路上,毛主席失去了六位親人,贏得了全國人民的同情的敬愛。周文楠一家不忘毛主席的教導,他們沒有忘記毛澤覃。

毛澤覃銅像

1986年,周文楠和丈夫王英樵來到江西瑞金,參加了毛澤覃烈士銅像落成暨澤覃犧牲50周年紀念活動。當看到銅像上寫有“澤覃千古”的花環,周文楠熱淚盈眶,深情地說:“澤覃,我來看你了。”

1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