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的真實故事是寫明朝引進藏佛教的過程

半月方塘 2024-03-15 14:12:08

我是堅決認爲,西遊記背後是有真實的曆史故事的。

首先,它是明朝禁書,很奇怪,一個神話故事有什麽好禁的,難道它觸碰了明朝的什麽逆鱗?

其次,人物和名字很奇怪,唐僧爲什麽叫“三藏”,爲什麽不按輩份如“悟空、悟能、悟淨”一樣?這不符合唐僧一貫嚴謹戒律的性格和作風,爲什麽要安排一只猴子和豬?論鬥戰、忠誠、飛行,猴子都不是典型代表,論跋山涉水、幽默團結,駐也不是最佳選擇。

另外,明明是寫唐僧西天取“大神佛法”,自然想到的是唐玄奘取經過程,唐玄奘是佛家“唯識宗”的創始人,書中應該體現“唯識宗”的“轉識爲智、以依爲據”的佛家唯識宗思想,但在唐僧身上看不到,看到的是他嚴規戒律、笃信忠誠。

等等這些疑問,不由人猜想:西遊記背後是另寫他事。

先看寫作背景,吳承恩,主要生活在明朝嘉靖年間,死于1521年的萬曆早期,享年83歲,信仰複雜,沒有明顯的宗教傾向,做過歲貢生,做過縣令、縣丞小官,是明朝普通小官吏的思想,晚年貧窮寫小說賣文稿謀生。

明清小說是新生文學,不被看好,通常被認爲是“不務正業’,這和唐初的詩詞一樣,難登大雅之堂,作者大都要麽不願署名,如水浒施耐庵至今找不到,紅樓夢也是後來好事者加了個曹雪芹名字;要麽用代名,如金瓶梅作者南陵笑笑生,至今不知是誰。因爲寫作前景不好,沒有一點硬貨是不能雅俗共賞、被人珍藏的。于是,當時的小說爲了生存,不惜采用敏感題材,冒著被禁的風險,以求流傳。當然也有作者本身就是借不太被當時權威認可、卻能在民間流傳的小說題材,來記載一段被正史扭曲的曆史,以野史的形式抒發自己的見解和不滿,如金瓶梅暗喻嚴嵩父子、紅樓夢暗寫明末南明曆史、桃花扇暗寫南明黨爭,等等。

那麽西遊記極可能也有暗寫,根據吳承恩的年代,嘉靖是明朝一個劃時代的皇帝,嘉靖中興通常被認爲是明朝”第三春”。明朝第一春是南京的朱元璋、朱允炆實行的道家“巫政”:明朝第二春是北京的朱棣到武宗朱厚照,實行的是藏佛教的“元政”:明朝第三春是旁支上位的嘉靖到崇祯,實行的是複辟的朱元璋“巫政”,也就是紅樓夢裏“三春爭得初春景”的“元春省親”。

道家和藏佛教的反複亮相和鬥爭,在吳承恩的人生中,一定把二者的優劣看的清清楚楚,也是最影響他的思想的重大事件。很可能西遊記就是描寫二者爭鬥的一段曆史,來批判和辯證二者的利弊。

現在,帶著這些猜想來嘗試解密開頭的問題。先普及一下中原佛教共八大宗:性、相、台、賢、禅、淨、律、密。密宗即藏佛教在中原的傳入。

1爲什麽是明朝禁書?極大可能觸碰了敏感的執政思想的路線政治,書中很大部分是寫執政控天的天庭的不公,天庭自然暗示道家思想,悟空大鬧天宮,皈依佛教,與明朝嘉靖以後的各代廢佛教改道教的執政思想背道而馳,西遊記如觸碰政治紅線,自然被禁。

這種大逆不道的思想或許也與吳承恩個人遭遇有關;吳的罷官與他的好友抗倭英雄、曾任國子監祭酒的沈坤有關,沈坤在嘉靖年間複任國子監途中,被禦史彈劾擁兵造反而罷庶,吳承恩牽連,因此有了不滿時政的思想也有可能。

2書中的名字和人物很奇怪。唐三藏取名“三藏”,明顯讓人想到藏佛教,恰恰,明朝朱棣大大引進藏佛教作爲國教後,先後正好有三派藏佛教、三位法王進入中原,傳入中原的藏佛教即佛教密宗。

這藏佛教是較早由印度傳入西藏的大乘佛法,西藏的古老傳說認爲,西藏是觀世音菩薩的淨土,活佛是菩薩轉世,藏佛教主要修釋迦摩尼佛。

還認爲,所有西藏人是一只猕猴繁衍而來的。

所以,書中觀世音菩薩和釋迦牟尼佛亮相頗多,孫悟空也被設定爲猴子,唐僧四人功德圓滿後被封的也是“佛”和“菩薩”。

豬八戒,豬即朱,羅漢沙僧的名字可以聯想拉薩的古代稱謂;邏娑。

3唐玄奘的“唯識宗”思想和唐僧的通篇表現不符。“唯識宗”核心思想是“轉識爲智”,是佛教的最原始宗旨:給人智慧即般若,去認識世界,解決人生疑惑。

唐玄奘本人也是因機敏善辯而著名,這與西遊記中唐僧的表現大相徑庭,唐僧表現更多的是嚴守戒律,笃信忠誠,書中基本沒有表現唐玄奘的機敏睿智。嚴守戒律是佛教“律宗”的思想,笃信忠誠更是佛教“密宗”最爲追求的標准,密宗甚至認爲,只要笃信佛,就能成佛,沒有其他宗派那樣講究修行的內容。

明朝最廣的佛教徒是密宗和禅宗教徒,禅宗是已經本土化的最早佛教,講究淨土,推崇阿彌陀佛,目標是死後進入極樂世界;密宗即藏佛教也講究淨土,但推崇釋迦摩尼佛,目標是活著轉爲佛。西遊記書中,唐僧是金蟬子轉世九世,目標是成佛,結果的師徒四人也都是活著被封爲佛和菩薩。唐僧既沒表現出唐玄奘唯識宗的機敏睿智,也不是追求本土佛教禅宗的極樂世界,而是希望成佛。

以上這些都是藏佛教即密宗的思想體現。

如果西遊記講的是藏佛教傳入中原過程這一點可以認可,那麽我們不妨再來看看他們的原型是誰,講的是哪段曆史。

首先,吳承恩是因爲被牽連到誣陷謀反案而罷官,可能産生不滿,但他不應該會直接去批判時代較近的嘉靖道家執政思想,他可以聰明的去寫時代較遠的朱棣朝的藏佛教擊敗道家的故事,達到間接批判道家思想的目的。不妨從人物原型分析來驗證是否是這段曆史。

1唐三藏,自然指堅定的藏佛教傳教者,三大法王。藏佛教傳入的過程百折不撓,自唐朝開始不斷滲入,應了金蟬子轉世九世而不放棄,法王本身並無朝廷背景,在被大衆認可前,也就是不起眼的和尚,傳播的手段也不出衆,以至于九世方成。這符合唐僧肉體凡胎卻一心向西的決心的人設。

2孫悟空,是佛教傳入的主要手段者。他的有力鬥爭克服了傳入途中的艱難險阻,他又是通曉佛教最高者的佛家皈依者,而且他的前身是道家,是從主宰天上天下的道家反叛而出的,他生在中原花果山,學道中原。

這人和妖僧姚廣孝生平較一致。姚廣孝,一代妖僧,專好造反鬥爭,長洲人即今天江蘇人,少年和一個真人學道,擅陰陽,青年在蘇州出家改佛學,法號道衍,元末即有名,弟子多色目人(火眼金睛的暗示),明初在朱元璋因佛家情懷而征集通曉儒釋道三家之人入朝的旨意下,由馬皇後舉薦(弼馬溫的提示)入朝,隨燕王駐北京,是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大鬧天宮),把道家鬧得底朝天(推翻劉基主導的巫政),又在北京推行藏佛教思想的“元政”(西天取經)。把姚廣孝寫成孫悟空猴子,暗示姚廣孝早就心歸西藏。

且孫悟空多次被凡人喊爲“妖僧”,和姚廣孝“妖僧”稱號一致。

豬八戒,很自然聯想到朱家皇帝,豬八戒有個別名叫“木母”,朱家祖宗的意思(朱字是紅木的意思)

豬八戒前身是天蓬元帥,天蓬是北鬥九神之首,四聖之首,是破軍星,符合朱棣的打天下的最高身份,且朱棣自稱是“真武大帝”轉世,真武大帝就是北鬥紫薇星。

如果太白金星(啓明星)侵犯北鬥,預示打仗,所以書中安排太白金星最先出場而引發大鬧天宮(即靖難之役)。

豬八戒調戲嫦娥(頂替後羿之意,後羿曆史上是謀反成功者)而被貶下凡(撤藩),先嫁卵小姐,住雲棧洞(卵即亂,雲棧即與朱允炆戰鬥),皈依佛教,在高老莊(南京)等候唐僧,後被孫悟空拿下(被姚廣孝藏佛教拿下),加入取經。一路樂呵(永樂)而好色(喜歡色目人),不卑不亢,取笑悟空卻常被唐僧寬容。任天庭天蓬時對如來拍肩玩笑,如來也好臉相陪,都提示他有獨特的地位背景。

他的名字是八戒、武器是九齒釘耙提示朱棣到武宗的八位皇帝、九個皇位都把藏佛教作爲國教。

沙僧,羅漢,名字字意當取自拉薩古名:邏娑。原型指藏佛教的朝廷二級教徒,即皇帝身邊人。

本爲卷簾大將,即皇帝身邊人,因打破琉璃盞而被貶下凡,琉璃盞即玻璃杯,明朝的玻璃杯是西方傳入的稀罕物,可以暗指西方傳入的藏佛教(紅樓夢裏也有玻璃屏風,也是暗指東林黨信奉的西方教),沙僧打破琉璃盞和在流沙河吃了金蟬子八次,都是暗指皈依佛教之前的沙僧原型是阻止藏佛教傳播的主要力量。終被悟空收服,說明藏佛教終于征服了皇帝身邊人。

另外,沙僧在取經路上,是和八戒形影不離的,即使被抓也是關在一起,這也說明沙僧是皇帝身邊人的身份。

悟空先收服八戒,再收服沙僧的過程,就是姚廣孝先征服皇帝,再征服皇帝身邊人的過程。

最後試著談談吳先生對佛教、道教、朝廷的態度。

毫無疑問,吳先生認爲道教把持天庭,是應該被打破的,但並不意味他認爲佛教就是完美的。兩點可以證明:一是好吹牛高大上的佛祖菩薩也有妖怪,而且是打不過的妖怪;二是克服艱難險阻即將取得真經之時,擁有“一本正經”地位的菩薩,在“一方淨土”上竟索要賄賂。

吳先生對朝廷的態度,可以從豬八戒名字以“豬”諧音“朱”這一點上看出,是極盡諷刺的。曆史上,明武宗曾經禁用“豬”字,改用“豕”字,禁吃豬肉和養豬。吳先生生在武宗朝、長在世宗朝的,他不可能不知道“朱”與“豬”的忌諱,卻明目張膽的用了“豬”字,不是諷刺朱家朝廷又是什麽呢?

這一點在紅樓夢裏截然相反,紅樓夢是褒明貶清、褒朱貶李的。作者用“木頭人”來代“朱”字,用“賈”字的甲骨文是“甯”字形和“朱”讀音來寫朱姓,而在劉姥姥(張獻忠原型)吃鴿子蛋說笑話時,用“吃頭老母豬不擡頭”,來寫清皇子豪格射死張獻忠的曆史,用“豬”字替“豪”字,加上鴿子蛋的“鴿”字,就把清皇子豪格比喻成禽獸,在衆人的肆意大笑中流淚,來惋惜張獻忠的抗清戰死的悲壯。

2 阅读:26
评论列表
  • 2024-03-16 23:05

    1釘耙的形狀就是“業”字的甲骨文形狀,九齒釘耙即九次功業,八戒即八屆,明朝英宗做了兩次皇帝。2,“豪”字古文是指野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