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集團爲什麽對劉瑾如此痛恨?

太宗悅史 2023-09-16 13:24:45

說起活躍在明朝政壇上的太監,真的是一只手都數不過來,其中最出名的莫過于王振、劉瑾、汪直、馮保、魏忠賢五人,而誰的結局最慘呢?劉瑾。因爲其他的四人要麽是發配,要麽是自盡,只有他劉瑾被淩遲處死。而要將他淩遲處死的可不是皇帝,是文官集團,這樣一來就引導出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對文官集團做了什麽?

陰差陽錯地栽了跟頭

劉瑾進宮的年齡是六歲,單單只論這一點他就超越了明朝的大部分權監,因爲年幼進宮即代表著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可以到內書堂讀書。

要知道,內書堂可是相當于外廷的翰林院,各大太監部門的領導大部分都是從內書堂裏出來的,其中就包括太監中的第一大部門司禮監。

這是爲什麽呢?因爲太監也是需要有文化的,倘若沒有文化的話,連公文都看不懂,當什麽領導。

既然如此,爲什麽年長的太監不能到內書堂深造呢?因爲內書堂的名額是有限的,而小太監性格方面基本上都沒有成型,大太監性格方面基本上都已經成型,相比之下,小太監更加具有改造性。

劉瑾在內書堂的學習明顯有問題,因爲別人都是分配到司禮監,又或者禦馬監這種重要部門,而他分配到的部門是教紡司。

教紡司主要負責的是什麽呢?負責的是娛樂活動,就比如唱戲之類的。

按道理來說,劉瑾在這種部門工作,不會有什麽大的機遇,也不會有降職的風險才對,畢竟這個部門是遊走在權力之外的。

但在成化二十三年,他卻被一撸到底,爲什麽呢?因爲在這一年他出現了致命的錯誤。

這一年朱見深駕崩,朱祐樘繼位,負責編排娛樂活動的就是劉瑾,而其中有一位藝妓不知道是腦子出現問題,還是故意與劉瑾作對,竟然公然講葷段子。

要知道,當時台下可不止朱祐樘一個人,還有文武百官。試想一下,影響有多惡劣,言官當即就要朱祐樘處死劉瑾。

但朱祐樘能夠被後世稱爲明孝宗不是沒有原因的,並沒有對劉瑾下死手,而是叫劉瑾去給他的父親朱見深守陵,這個陵一守就是整整十一年。

而劉瑾後來能有所成就,與這十一年的守陵生涯有著脫離不了的關系。

我胡漢三不但又回來,而且還疊加了buff

劉瑾在守陵的這十一年,可沒有閑著。由于他當年出自于內書堂,人脈關系不是一般太監能比得了的,因此,他費盡家財只爲重新回到皇宮。

由于時間久遠,沒有哪位官員會專門記得一位在演出上出現錯誤的太監,因此他得以如願以償,而且還是相當幸運的如願以償,不但重返皇宮,而且前途一片光明,因爲他是太子朱厚照的伴讀太監。

弘治十八年,朱祐樘駕崩,劉瑾終于迎來了他的春天。

不過他高興不到一年,就又一次經曆生死危機。

因爲文官集團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作爲皇帝的朱厚照爲什麽那麽喜歡玩,不是在騎馬,就是在射箭,要麽是在劃水。作爲皇帝,怎麽能夠這麽不務正業?

結果這一查,發現原來是太監在作祟,不過這個太監並不只劉瑾一個,還有另外七個,分別是張永、谷大用、馬永成、丘聚、羅祥、魏彬、高鳳,共稱爲“八虎”。

他們爲什麽要帶著朱厚照一起玩呢?因爲朱厚照原本就喜歡玩,他們要是不利用這一點討好朱厚照的話,哪裏來的地位。

要知道,太監的地位可不是以官職論高低,而是以跟皇帝的親近程度論高低,畢竟太監的權力都是皇帝給的,就算你再身居高位,跟皇帝的關系不好,其他的太監一樣敢踩在你的頭上。

雖然八虎的所作所爲事出有因,甚至還可以理解,但文官集團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皇帝不務正業,因此,內閣聯合六部九卿集體上書,要求朱厚照處死八虎。

要知道,這個陣容已經屬于大到離譜,內閣是朝廷的最高政治機構,而六部是僅次于內閣的政治機構,九卿則是六部的最高領導以及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的最高領導,相當于朝廷裏能排得上號的,都支持這一次上書的內容。

朱厚照收到這一封奏折是什麽反應呢?痛苦到連飯都吃不下,沒有想到初繼位就被別人鬧逼宮。

而八虎呢?文官集團要的不是朱厚照的命,朱厚照都已經那麽痛苦,更何況他們。

他們全部抱在一起痛哭,又到處求爺爺告奶奶,只希望文官集團能放他們一馬。

甚至對文官集團承諾,從此以後再也不幹預朝政,只求能保住一條命,倘若再不放心的話,也可以到南京守陵。

但是文官集團卻一致要求將他們處死,這樣一來就給了劉瑾發揮的機會。

要知道,當時的劉瑾雖然位列八虎,但在裏面的排行卻是最後一位,爲什麽呢?因爲那十一年的守陵生涯。

皇宮可不是看年齡的地方,是看能力的地方,八虎中的其他太監年齡比你小,混的比你好,自然比你高一等。

類似于文官集團一擁而上的這種場面,劉瑾早在多年之前就已經經曆過。

這也是爲什麽別的太監除了求饒就是求饒,而他不到一天的時間就從求饒中反應過來,意識到他們死不死可不是文官集團說了算,是朱厚照說了算,只要搞定朱厚照,他們即可繼續保持昌盛。

那如何搞定朱厚照呢?向朱厚照說明其中的利害關系。

倘若朱厚照這一次對文官集團服軟的話,那麽將來一定是無休止的服軟,到時候他的生活除了工作就是工作。

倘若反抗文官集團的話,就不怕他們一起辭職嗎?他們是不可能一起辭職的,就算他們一起辭職,也有無數的替代品能利用。

最終結果證明,劉瑾是正確的,能決定他們命運的只有朱厚照,堅決要將他們趕出朝廷的內閣首輔劉健、次輔謝遷,反被他們趕出了朝廷。

而作爲劉健、謝遷內應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嶽則被發配到南京守陵,劉瑾則一躍成爲八虎之首,太監的最高領導。

這下,文官集團可就要遭殃,因爲他對于當年的仇一直銘記在心。

引火燒身的報複行動

劉瑾一上台,就頒布了兩條政策,而這兩條政策的主要針對對象就是文官集團,這兩條政策是什麽呢?第一、寡婦必須再嫁;第二、遺體不能長時間保存。

乍一看,這兩條政策並沒有針對文官集團,但實際上條條都在踩文官集團的底線。

道學家公認的信條是“存天理,滅人欲”,而寡婦再嫁明顯就是不存天理,不滅人欲,這對于他們而言是不可饒恕的。

更何況當時是封建社會,主要宣傳的就是貞潔二字,一個女人不能爲丈夫守節,那還算什麽女人。

而遺體之所以不能長時間保存,是因爲古人重風水,對于去世的父母都想挑一個風水寶地,這樣一來有利于父母,也有利于自己。

當然,主要執行這一潛在規則的是當時的權貴階層,畢竟百姓哪裏有那麽多的地供自己挑選。

劉瑾如此挑釁文官集團,難道就不怕遭到文官集團的反撲嗎?不怕,因爲當時的朱厚照不理朝政,他已經掌握監察權、行政權、人事權,倘若有人敢跟他唱反調的話,只有死路一條。

但他不知道的是,以他一個太監,怎麽可能鬥得過文官集團,而文官集團之所以不跟他拼命,是因爲他還沒有碰到底線,但這個底線與以劉瑾的囂張又豈會不碰。

緊接著,他就試圖挑動文官集團的根本,這個根本就是巡撫制度。

原本明朝是沒有巡撫的,而到後來之所以有巡撫,是因爲地方上的事務太多,倘若一件一件的上報朝廷,朝廷根本處理不了,因此必須要選擇一個人負責專門到地方上處理這些事務,而負責處理這些事務的人就叫作巡撫。

劉瑾想做的就是利用鎮守太監去取代巡撫,這是文官集團絕對不能容忍的。

要知道,京城以內是皇帝說了算,京城以外是他們說了算,倘若讓太監過來橫插一腳,這不就是相當于兩個社團,一個社團到另一個社團的地盤上插旗嗎?倘若這個旗一旦插下去,那這個地盤還歸自己管嗎?

因此,文官集團一擁而上,給劉瑾安排了一個謀反的罪名,將他淩遲處死,給後來的太監一個教訓。

具體是怎麽操作的呢?先是利用外地的藩王以誅殺劉瑾爲名發動叛亂,這樣一來可以警告朱厚照不要放任劉瑾亂來,倘若放任劉瑾亂來的話,後果誰都不敢想象。

畢竟從開國以來,文官集團就是最重要的一股政治勢力,到正德一朝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這也是爲什麽他們能利用政策逼迫藩王造反的原因。

就連邊境也是如此,當年張居正只是命令禦史不允許監察戚繼光的軍隊,當即遭到文官集團的集體反撲,以至于這個計劃不了了之。

你一個武將怎麽能夠不受我文官的監察呢?

這只是第一,還有第二。

負責抄家的是文官集團的人,至于從裏面抄出什麽,自然也是文官集團說了算。

因此,從裏面抄出了盔甲兵器,而抄出盔甲兵器則代表著劉瑾要造反,這也是爲什麽處死劉瑾的是淩遲。

其實只要仔細一想就知道劉瑾不可能造反,畢竟連明朝第一太監魏忠賢都不敢造反,更何況他劉瑾。

有的人常常認爲宦官集團能與文官集團相抗衡,但其實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要知道,地方上可都是文官集團的人,太監拿什麽與文官集團對抗?他們能與文官集團對抗的地點,僅僅只限于朝廷,而在朝廷之外,文官集團分分鍾能虐死他。

0 阅读:198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