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梁爲何會被李存勖滅掉?朱溫的兒子太無能

縱橫五千年 2024-04-25 20:11:46

唐朝末年,軍閥混亂不止,以汴州爲基地的朱溫脫穎而出,成爲天下最強的藩鎮,並且取代唐朝的統治。即使是擁有沙陀騎兵的李克用,也遭到了朱溫的壓制,一度蜷縮于晉陽城中。正所謂“風水輪流轉”,在朱溫死後的十一年,盛極一時的後梁卻突然被李克用之子李存勖滅掉!那麽,這到底是爲什麽呢?

一、皇帝無能

常言道,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如果是皇帝無能呢,倒黴的恐怕就是整個政權。李克用死後,其子李存勖繼位。老謀深算的朱溫發現李存勖比李克用還難對付,自己幾次在戰場上吃虧。朱溫感歎道:“生子當如李亞子(指李存勖),克用爲不亡矣!至如吾兒,豚犬耳!”912年,朱溫再度戰敗,病勢沉重,他哭著對近臣說:“我經營天下三十年,不意太原余孽更熾如此!吾觀其志不小,天複奪我年,我死,諸兒非彼敵也,吾無葬地矣!”

同年7月,朱溫被其子朱友珪弑殺。913年3月,朱友珪被殺,朱溫的嫡子朱友貞繼承皇位。朱友貞雖然“溫恭儉約,無荒淫之失”,但卻沒有駕馭亂世的能力,史書上說他“仁而無武,明不照奸”,特別是在用人問題上的失誤,直接導致了後梁政權的滅亡。

二、信奸棄賢

敬翔、李振是輔佐朱溫創業的功勳,才智過人,特別是敬翔,堪稱後梁第一謀臣,被朱溫稱贊爲“天降奇人”。可是在朱友貞在位時期,兩人卻遭到了棄用。眼見戰局越來越不順利,敬翔主動請纓,“臣雖驽怯,受國恩深,陛下必若乏材,乞于邊陲效試。”但由于奸佞的阻止,敬翔依然沒有得到朱友貞的任用。

那麽,朱友貞信任的人是誰呢?一個是他的姐夫趙岩,另外還有張德妃的兄弟張漢鼎、張漢傑、張漢倫、張漢融等人。這些人都是外戚,根本沒有什麽才能,只會“依勢弄權,賣官鬻獄,離間舊將相”。他們還搞出了一些“幺蛾子”,在大將出征的時候,一定要配備監軍,結果使得前線將領離心離德。

三、軍事混亂

915年,大將楊師厚病死,在趙岩的忽悠下,朱友貞將魏博鎮分割,結果引發魏博兵變。叛軍向晉王李存勖求援,李存勖趁機一舉奪取魏博,至此後梁丟掉了在河北的最後一個橋頭堡。此後的形勢對後梁越來越不利,老臣敬翔力薦王彥章出征。王彥章最初的時候,在戰場上取得了勝利,卻遭到了趙岩、張漢傑等人的嫉恨。

原來性情耿直的王彥章,在臨行前地家人說道:“待我立功之後,回軍之日,當盡誅奸臣,以謝天下。”趙岩、張漢傑得知此事後,對王彥章進行迫害,打壓他的戰功,還只給他新招募的少量軍隊,結果導致王彥章兵敗被俘。923年,後唐即將兵臨城下之時,朱友貞命令部下將自己殺死。任用這樣的奸佞來治國,後梁怎能不滅亡呢?看來,朱溫還是有識人之明的。

參考資料:1.《舊五代史》;2.《資治通鑒》

1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