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我軍放棄沈陽,兵工廠全部放棄,1年後就新建14個

讀萬卷書破萬裏浪 2024-05-13 09:08:06

1945年8月15日日寇宣布無條件投降,19日,盤踞我國東北長達14年的日本關東軍也集體放下武器。10月,我軍東北軍區後勤部在沈陽成立軍事工業部,開始著手接收日僞留下的軍工企業。沈陽作爲東北的政治、經濟中心,早在奉系軍閥張作霖主政期間就積累了強大的軍事工業體系,並于1928年建成了全國規模最大的兵工廠——沈陽兵工廠。

九一八事變紀念碑

東北軍工曾是全國之最

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前,沈陽兵工廠除了能夠生産各類槍彈、炮彈、步槍、機槍外,還能批量生産輕重機槍和各類日式火炮,口徑從37毫米平射炮到150毫米榴彈炮,不一而足。九一八事變後,日寇占領沈陽,將這裏作爲“以戰養戰”的重要基地,投入巨資對沈陽兵工廠進行擴建,建立槍、炮、槍彈、機工、火藥等6個制造所,機器設備逾萬部,職員1200多人,工人3萬余人。

沈陽兵工廠

抗戰勝利後遭嚴重破壞

到抗戰勝利後,沈陽兵工廠早已今非昔比。此前由于美軍不時發動空襲,日寇將兵工廠人員設備向甯安、鐵嶺等地疏散,使得沈陽城內的工人僅剩千余人;蘇軍占領沈陽後,又以“繳獲”爲名大肆掠奪破壞,將兵工廠機器搬走2400多台,並將許多不能搬走的設備就地炸毀。到我軍正式接收的時候,沈陽兵工廠已僅剩700余工人,廠區滿目瘡痍。

杜聿明最後在淮海戰場被俘

剛剛恢複又被迫放棄

但負責接收的軍工部毫不氣餒,積極恢複生産,短短20天內,工人就從700余人猛增至3000多人,也修複和搜集了一批機器。但短短1個月後,國民黨東北保安總司令杜聿明率領重兵北上,眼看就要兵臨沈陽城下,我軍只得緊急撤離沈陽,臨走時將剛剛接收的工廠設備和人員幾乎全部放棄。

逐步恢複的軍工生産

14個兵工廠在北滿相繼建立

雖然在沈陽城內的設備人員損失殆盡,但我軍在其他區域還是獲得了一些家當,靠著這些設備,軍工部在不斷轉移中堅持生産,到1946年7月以生産了30萬發子彈和12萬顆手榴彈。8月份開始,東北局勢趨于穩定,軍工部在珲春、興山、雞西、佳木斯和哈爾濱等地先後建立了14個兵工廠,到了10月份,軍工生産已經開始實現集約化專業化,並逐步形成了一套較爲完整的生産體系,甚至開始大規模生産60毫米迫擊炮。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