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東西經常塞牙?可能是這4種疾病,還請及時去口腔科檢查

熊貓醫學社 2024-05-09 16:21:26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吃完飯後都很容易出現食物塞牙的情況,尤其是在吃肉後,這種情況會尤爲明顯,如果僅僅是因爲飲食而導致的塞牙,那麽通常情況下,只要積極調整飲食結構就可以改善了,但如果這種症狀經常出現,無論是吃素還是吃葷,都很容易導致塞牙,那麽這就要引起足夠的注意了,這極有可能就是牙齒疾病在作祟,尤其是以下這四種常見的牙病類型。

1.齲齒或智齒畸形

對于患有齲齒並且有齲洞的人來說,在吃飯的過程中,食物就很容易進入牙洞中,並由此出現塞牙的情況,有時候還可能會出現牙痛症狀。

除此之外,有不少人都會長出智齒,如果智齒長歪了,或者是出現了畸形現象,那麽就會導致牙齒之間的縫隙變大,所以,在進食時,也同樣會出現塞牙的情況。

2.牙結石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若是不太注重對口腔衛生的管理,那麽就很容易導致牙縫中殘留不少食物殘渣,當食物殘渣被細菌分解後,往往就會形成牙菌斑,進而附著在牙齒表面,如果出現牙菌斑後,沒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相應的清除,那麽就很容易發生鈣化,並轉換爲牙結石。

在此情況下,就很容易導致牙齒周圍的組織出現腫脹症狀,同時還會伴有牙龈出血等一系列表現,久而久之,牙結石上的細菌就會被牙槽骨所吸收,進而出現牙龈萎縮以及牙根暴露等症狀,除此之外,患者的牙縫也會越來越大,並最終導致吃東西後容易塞牙。

3.牙龈退縮

牙龈退縮,實際上就是我們所說的牙龈萎縮,它是指牙龈逐漸向牙根方向退縮,而導致牙根過度暴露在外的一種表現,牙龈萎縮的誘因有很多,比如刷牙方式不正確、咬合力度過大以及牙龈較薄、牙齒不齊等等,對于上了年紀的老年人而言,還可能會出現生理性的牙龈退縮症狀。

當牙龈退縮後,牙縫也會變得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吃飯後,食物就自然容易卡在牙縫中,除此之外,患者還很容易出現牙根敏感,並伴有經常性口臭的症狀。

4.牙周炎

如果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攝取食物時,經常會導致食物塞住牙縫,同時有牙齒松動、牙龈退縮以及牙龈紅腫等一系列症狀表現的話,那就極有可能是因牙周炎所引起的相關表現,牙周炎是一種發生在牙齒周圍的炎症,多與細菌侵犯了牙周組織息息相關。

一旦患者出現了牙周炎,那麽牙龈就很容易變得紅腫,隨著病情程度的不斷加深,牙齒還很容易松動,並促使牙縫越變越大,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相應的治療,牙龈就很容易快速退縮,並出現牙周袋溢膿等症狀。

總之,如果大家每次進食後都會有食物塞牙的情況出現,那麽大多都與以上這四種情況息息相關,對此,最好及時去醫院或專業牙科診所進行相關的檢查,並且根據具體原因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在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積極調整自身的飲食結構,對于過于堅硬以及難以咀嚼的食物,要盡可能少吃或不吃。

除此之外,還有養成早晚刷牙的習慣,進食之後,可以使用牙線來幫助自己剔除牙縫中的食物,長期堅持,往往就能很好地改善塞牙的情況,對于因牙周疾病所引起的多種不適症狀,往往也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本圖文由“熊貓醫學”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裳荌,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制】

0 阅读:37

熊貓醫學社

簡介:提供原創、靠譜的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