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戰時期,日僞軍的各式軍帽、軍服大盤點

TSArmy 2024-03-16 14:35:09

抗戰時期我國的八路軍、新四軍以及國軍和其他地方部隊,都有各自不同的軍服穿戴,同樣如此,日僞軍的制服和軍帽也是多樣化,那這期文章就來盤點一下,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僞軍的各式軍帽、軍服。

日軍方面

當時侵華日軍的軍帽方面主要分爲大檐帽、略帽和禦寒帽三大類。

第一類就是大檐帽,當時駐紮在東北的日本關東軍部隊,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兵,都大量配發在30年代初期定型的昭和五式大檐帽。

此款軍帽是在早期日本明治四十五年大檐帽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同時還含有英式軍帽的特點,就比如帽牆部分和帽檐的牙線都使用紅色,遮陽板部分則是黑色皮革。

當然昭和五式大檐帽也是二戰時期,日本陸軍的最後一款制式大檐帽,因爲後期被更輕便、更簡潔的九八式略帽所取代。

第二類就是在30年代中期開始配備的九八式略帽,這個款式也是整個舊日本軍隊最常用的軍用帽。

相比大檐帽更輕便、更簡單,而且生産成本低,適合大量裝備部隊。

略帽也十分柔軟,能適應各種作戰環境,因此被日軍士兵稱爲九八式戰鬥帽。

30年代中期開始,無論是日本軍官還是普通士兵,基本都佩戴這款略帽進行戰鬥或者日常工作。

後期士兵款的九八式略帽,還在帽子的後面及側面增加了5個布條,這個設計還曾被我軍戲稱爲“屁簾兒”。

增加布條後雖然看著很醜陋、又古怪,但這5個布條卻有很大用處,尤其是在夏季環境中,能防止士兵的脖子被曬傷,還可防止被蚊蟲叮咬。

進入40年代後,軍官的九八式略帽又經過簡化,不再使用早先的刺繡式帽徽,而是直接改爲金屬帽徽。

同時帽子的顔色也變得更深,這個款式之後被更名爲三年式略帽或戰鬥帽,不過在抗日戰場中並不是特別常見。

這是第三類就是在冬季環境配發的禦寒帽,尤其是在東北地區的日本關東軍部隊就大量使用這種這種帽子。

日軍的禦寒帽裏面使用棉花填充,並且外部帶有通過動物皮毛制成的護耳,可以更好的爲耳朵和頭部禦寒,當年在我國東北地區還被俗稱爲“狗皮帽子”。

抗日戰爭期間,日軍裝備過的軍服主要有四個款式。

第一個款式就是早期裝備的昭和五式軍服,簡稱:昭五式軍服,同樣也是在30年代初期定型,大體風格依舊繼承明治三八式和四五式這兩款軍服的大體特征。

上衣仍舊是立領設計,上面帶有小旗幟狀的兵科領章,肩膀處像法式軍服一樣,可放置豎版的軍銜肩章。

士兵款的昭和五式軍服也是同樣如此,只不過比軍官的做工粗糙一些,面料更薄一些,而且顔色偏淺,腹部沒有口袋,這樣也方便士兵在身上挂裝步槍彈藥盒、水壺以及其他作戰裝備等。

也正是這款昭和五式軍服,在抗日戰爭時期給我國的軍民印象最深刻,在多數人眼中這就是“鬼子”、侵略者的標志。

而且這套軍服在日本關東軍當中使用的時間最長,甚至一直裝備到抗戰結束。

日軍的第二款軍服就是在30年代後期配發的九八式軍服,據說是參照同時代的德式軍服設計,但模仿得並不成功。

相比之前昭和五式,九八式軍服變化最大的就是衣領,從日本軍裝傳統的立領,直接改爲折領式設計。

並且取消了豎版軍銜肩章,而改爲長方形的軍銜領章,放置在衣領兩側,領子上的旗幟形兵科章也被取消,被改爲類似“M”字樣的新式兵科章,並放置在胸前左側。

士兵的九八式軍服也是這樣的版式,只是顔色更淺,用料和質量較差一些,相比之前的昭和五式,腹部增加了兩個口袋。

第三個款式就是在40年代開始裝備的三年式軍服,不過這個三年式並不是重新設計的,只能說是九八式軍服的小改款。

因爲之前的九八式軍服被軍官們反映軍銜章比較小,會使軍官身份不明顯,因此就在衣服的袖子上增加了代表軍銜的線條和刺繡式五角星。

和軍銜章是一樣的,比如尉官的袖子上就是一條杠,如果要是佐官,那麽袖子上則是兩條杠,上圖就是大佐款的三年式軍服。

第四款就是根據熱帶作戰環境設計的防暑服。

而所謂的防暑服,本質上就是三年式軍服的改進款,變化最大的就是采用了翻領式設計,還將之前的5枚扣子改爲4枚,袖子部分仍然沿用三年式軍服的特點,可以通過上面的線條和五角星來區分等級。

同時軍官還配備白色襯衫,並且在穿戴的時候襯衫領子要露在外套外面。

這款軍服在抗戰後期配發給侵華日軍,與此同時,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日本軍隊也大量裝備這款軍服,

當然防暑服也有士兵款式,同樣采用翻領式設計,但士兵並沒有配備白色襯衫,並且將之前的金屬扣子改爲尼龍扣子。

僞軍方面

當時的僞軍主要分爲四大派系,分別是僞滿洲軍隊、僞蒙軍隊、華北治安軍以及汪僞軍隊,這四個派系也都有各自不同的軍帽和軍服。

當時東北地區僞滿洲軍隊的軍帽主要有三大類。

第一類就是仿日式的大檐帽,一般被稱爲康德四年式軍用大檐帽,其中軍官款式的顔色更深,布料更好,兵用款式的顔色則偏淺,做工一般,上圖就是當年僞滿洲軍官的大檐帽,外形和關東軍的昭和五式十分接近。

第二類就是士兵和軍官通用的仿日式禦寒帽,其帽子的外形關東軍的基本一樣,也是帶有使用動物皮毛制成的護耳,帽子的內部填充了棉花,禦寒效果相對不錯,而且在當年也是東北抗聯戰士最喜愛的戰利品之一。

到了抗戰後期,日軍爲了做最後的掙紮,把所有能用的材料和資源都集中給自己,這就使得後期僞滿洲軍隊的軍帽、軍服開始變得越來越粗糙,不少的官兵都開始使用日軍爲其設計的“協和帽”,外形和日軍前線上用的九八式略帽十分相近,不過帽子使用的布料和做工卻十分粗糙。

再來說僞滿洲軍隊常用的制服。

僞滿洲軍隊起初最常見的是康德四年式軍服,也是仿照日本關東軍昭和五式軍服的版式設計,就包括豎版肩章和領章的風格都特別像,衣口處使用5枚扣子,上衣帶有4個口袋,每個開口袋蓋上也各帶一枚扣子。

對于士兵款的康德四式軍服,也采用和軍官款相同的綠色面料,用料也相對厚實一些,只是相比軍官的質感差一些,這也是爲了區分軍官和士兵的身份。

後期又根據康德四年式士兵款軍服進行改款,新款軍服最大的變化就是在腹部增加了兩個大口袋,同時還將胸前的兩個口袋距離拉近,除此之外,領章的造型也發生了變化,使形狀變得更尖且對稱,還有就是改款後的軍服,相比改款之前的用料貌似被縮水了。

抗戰時期的僞蒙軍隊方面,其軍帽、制服和日軍的最像。

當時僞蒙官兵常用的軍帽,也是仿日軍的九八式略帽設計,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兵款,顔色都是偏黃,側面也是帶有三個透氣孔。

但不同的是,僞蒙這款帽子的遮陽板比較厚,帽子上一般很少佩戴帽徽。

僞蒙軍隊的制服,同樣也是仿日軍的昭和五式軍服設計,領子上也帶有類似的領章,肩膀處則放置豎版的軍銜肩章,士兵和軍官的都是同一款式。

抗戰時期的華北治安軍制服及軍帽,是全僞軍中最有特點的。

軍官和士兵統一配戴大檐帽,但是這種大檐帽並非是仿日軍的昭和五式設計,而模仿的是同時期意大利陸軍的大檐帽設計,最大特點就是帽檐角度高,外形可比日軍的大檐帽洋氣多了。

軍服方面也是很有個性,同樣是效仿30年代意大利陸軍軍服設計,采用西式小翻領,肩膀處還有肩帶,並且軍官配備淺色襯衫和黑色領帶。

上圖就是華北治安軍和日軍的合影,可以看到身穿翻領軍服、佩戴西式大檐帽的華北治安軍要比照片中的日軍更突出。

最後再來說汪僞軍隊的軍帽和制服。

其實汪僞軍的軍帽和軍服變化並不大,很多士兵和軍官依舊保留原國軍的穿戴,所用的軍帽就是當時國軍中最常見的仿德式山地帽。

和原國軍一樣,士兵款的帽子顔色偏淺,做工一般,軍官款式用料厚實,顔色偏綠,不同的只是在帽子的“青天白日”帽徽上增加了一圈紅色。

軍服也是同樣如此,依舊保留國軍的中山式軍服,士兵款顔色偏黃,軍官款顔色則偏綠。

那本期的內容就到這裏,以上只是一篇抗戰史的科普文章,希望個別讀者不要偏激,不要“玻璃心”,只有敢于面對曆史、銘記曆史,才能使我們更強大!

0 阅读:71

TSArmy

簡介:每日持續更新原創內容,敬請關注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