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兩句隨口詩,流傳千古竟成教師口頭禅

曆史之遇 2024-04-11 14:42:48

嶽飛,這位精忠報國的名將,其英勇事迹我們耳熟能詳。在國家的危亡之際,他挺身而出,率領嶽家軍與敵軍浴血奮戰,讓敵人聞風喪膽。然而,這位立下赫赫戰功的英雄,最後的結局卻令人痛心。

就在嶽飛與敵軍作戰並取得節節勝利之時,朝廷卻連續發下十二道金牌,召他回朝。他無奈只能遵從,誰曾想,這一回去,不僅北伐的大好局面付諸東流,連自己的性命也未能保住。

1142年1月,嶽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嶽雲及部將張憲一同遇害。那麽,究竟是誰害死了這位民族英雄呢?罪魁禍首便是南宋的宰相秦桧。

秦桧,這個名字在曆史上留下了濃重的陰影。他陰險狡詐,殘暴狠毒,結黨營私,趨炎附勢,誤國誤民,殘害忠良,背叛國家,是名副其實的大奸臣。

他的所作所爲,在當時就引起了人們的憤怒和唾棄,甚至在他死後,人們還以他的形象制成雕像,讓他跪在嶽飛的墓前忏悔,至今仍未起身。

然而,你是否知道,這樣一位罪大惡極之人,在年輕時也曾是一位熱血志士?他反對割地求和,力主抗金,慷慨激昂。那麽,這位秦桧是如何從熱血志士蛻變成賣國賊的呢?

秦桧在政和五年考中進士,初入仕途時只是擔任一些學術教育類的小官。然而,當金兵南下,宋朝主和派占上風時,他卻堅定地站在了主戰派的一邊。

他多次上書朝廷,痛斥議和之舉,認爲對金兵應該態度強硬,不能過于軟弱。然而,他的建議並未被采納,反而被主和派羞辱,差點被派去做割地使的副官。

但秦桧並未因此屈服,他憤然辭去了這個屈辱的官職,並因此贏得了不少人的贊賞。不久後,他升任禦史中丞。然而,靖康之變後,秦桧落入金人之手,他的態度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變得極爲順從,充當起了金人的軍事參謀,成爲了金兵侵宋的馬前卒。他的這一轉變,讓人不禁要問:究竟是什麽讓他放棄了曾經的信念和尊嚴?

後來,秦桧在金人的支持下逃回南宋,成爲了高宗趙構的寵臣。他靠著金主的支持,在朝中作威作福,陷害忠良,禍國殃民。他的所作所爲,不僅讓嶽飛等忠良之士遭受了無妄之災,也讓整個南宋王朝陷入了深重的危機。

然而,就在秦桧的罪惡行徑中,卻留下了一段鮮爲人知的佳話。那就是他早年任太學學正時隨口作的兩句詩:“若得水田三百畝,這番不做猢狲王”。

這兩句詩表達了他對當時生活的無奈和自嘲,也展現了他內心的抱負和追求。如今,這兩句詩竟流傳至今,成爲了教師們的口頭禅。

每當教師們面對調皮搗蛋的學生時,是否也會感歎一句:“若得水田三百畝,這番不做猢狲王”呢?這既是對學生調皮行爲的無奈調侃,也是對教師職業艱辛的深刻體會。

秦桧的這兩句詩,雖然出自一個奸臣之口,但卻意外地成爲了人們口中的佳話。這不禁讓人思考:一個人的品質和行爲,是否真的能用一兩句話來概括呢?而秦桧的一生,又給我們留下了怎樣的啓示和反思呢?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