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伊朗的面紗1:波斯不好聽嗎?爲何要改名爲伊朗?都怪德國人

以史爲鑒說 2024-03-05 23:16:15

伊朗8天,跟隨波斯帝國的步伐,揭開神秘伊朗的面紗!

在如今交通、資訊都非常方便的地球村,假如要選一個神秘的國家去旅行,伊朗絕對榜上有名。

政教合一的神學國家,硬抗美國四十年制裁的國家,外國女性必須包頭巾,以色列的死敵,中東的火藥桶,石油大國,神秘的波斯帝國……

神秘、封閉、危險……這些詞彙可能是很多中國人對于伊朗的第一印象。

在我跟親朋好友說我要去伊朗了的時候,很多人都勸我:“一定要注意安全!”還有人說:“你以後估計很難去美國等西方國家了。”

其實當這8天的行程走完,再回想當初對于伊朗的看法,發現腦海裏想象的伊朗和現實中的伊朗,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所以我將這系列文章命名爲:揭開伊朗的面紗!

希望能通過我的見聞,讓大家能更清晰地看待這個和中國很多地方都非常相似,但是很多中國人都完全不了解的地方。

本篇是揭開伊朗的面紗的第一篇——伊朗是伊朗,波斯是波斯!

一、伊朗國名

其實伊朗這個國名到現在也不過九十年的時間,在漫長的幾千年時間裏,伊朗都叫做波斯。

1935年,巴列維王朝的國王禮薩汗通知全世界,波斯以後將改名爲伊朗,意思是雅利安人的土地。

圖注:伊朗地形圖

巴列維王朝的改名有兩重含義,一重是表明伊朗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而不是單純的波斯人的國家;當時伊朗有超過一半是波斯人,但是還有阿塞拜疆人、庫爾德人、亞美尼亞人、阿拉伯人、土庫曼人等等民族;

用伊朗來代替波斯有助于團結全國的各個民族;

第二重是當時德國人正在全世界標榜雅利安人是最聰明的種族,此時改名伊朗,對于民族自信、國家知名度都有很好的輿論效應;

經過近百年的發展融合,如今的伊朗這一國名已經深入人心,伊朗境內各民族都很認可伊朗的名稱。

正如我們的伊朗翻譯所說的:伊朗是伊朗,波斯是波斯!

二、安息與大漢

假如要選一個曆史上我國關系最密切的中東國家,波斯帝國是毋庸置疑的排在前列。

在漢代,中國史書上就有安息的記載,《史記大宛傳》裏提到: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屬皆大國,多奇物,土著,頗與中國同業,而兵弱,貴漢財物;

圖注:興建于公元前500年,波斯第一帝國首都波斯波利斯遺址

還說安息種植稻麥,出産蒲陶酒(葡萄酒),地方數千裏,是一個大國。

此時的安息就是帕提亞帝國,時代處于波斯第一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和波斯第二帝國薩珊王朝之間;

張骞通西域時,從西域帶回來的很多物種,其實原産就是伊朗,甚至我們今天漢語中很多常用詞彙,都是波斯語的音譯。

比如洋蔥,新疆把洋蔥叫皮牙子,其實就是波斯語Pyaz的音譯;

還有狻猊,國內認爲他是獅子/類似獅子的神獸,其實狻猊就是獅子,波斯語中獅子就發音爲波斯語 sagr ;中國第一只獅子就是中東獻過來的。

圖注:伊朗大巴紮上琳琅滿目的各種香料

我們撸串時用的孜然,也是來自于波斯語。唐末五代波斯人後裔李珣所著《海藥本草》,稱“莳蘿生波斯國”。莳蘿又稱洋茴香,種子稱“孜然”,是古波斯語zireh的音譯。

還有菠菜,王溥《唐會要》記載:“太宗時尼波羅國獻菠薐菜,類紅藍,實如蒺藜,火熟之能益食味。”菠薐菜也叫波斯草,聽名字就知道是波斯産的。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二·菠薐》裏也說:“菠菜,波斯草,赤根菜。”

另外漢語"玻璃"一詞來自古波斯語的 belur 或 bylwl (水晶);

漢語"珊瑚""祖母綠""木乃伊"等詞彙都是源于波斯語。

三、波斯王子與大唐

到了唐代,公元651年時,伊朗薩珊王朝的末代國王伊嗣俟三世在木祿城(今土庫曼斯坦馬雷附近)附近被崛起的阿拉伯帝國刺死,波斯第二帝國宣告結束。

但是伊嗣俟三世的兒子卑路斯卻成功逃到吐火羅,然後向大唐求救。唐高宗還派了特使進入中亞,在當地成立波斯都督府,並任命卑路斯爲當地都督,一年後又將他冊封爲波斯王。

圖注:央視紀錄片《長城》中的波斯王子卑路斯

只是此時的阿拉伯帝國正值崛起,沒兵沒錢沒地盤的卑路斯不是阿拉伯人的對手。

公元674年,卑路斯退到了長安,被唐高宗冊封爲右威衛大將軍。唐高宗還在長安醴泉坊修建了一座波斯胡寺,作爲波斯人集會之所。他又把長安的修善坊、立德坊等劃爲波斯人社區。

兩年後,卑路斯在這裏去世,葬于洛陽波斯王陵區。

他的兒子泥涅師即位爲波斯王,數年後重返中亞繼續艱苦的複國之路。泥涅師戰死後,其子孫相繼被唐朝封爲波斯王,帶領波斯故土的民衆,與阿拉伯軍團進行了長期的戰爭。

圖注:天樞想象複原圖

而留在大唐的波斯人逐漸融入大唐,還在洛陽爲武則天修建了著名的天樞!

天樞,即大周萬國述德天樞,是女皇武則天在神都洛陽鑄造的大型禮儀雕塑,當時番客胡商聚錢百萬億,購銅、鐵近二百萬公斤,集合天下能工巧匠鑄造而成。

四、伊朗與青花瓷

其實在曆史上,波斯一直是中國對外貿易上的重要一環;

走陸上絲綢之路,必須要經過伊朗的伊斯法罕、亞茲德等重鎮,甚至伊朗古城伊斯法罕有一個別名叫做“天下之半”,意思是來到伊斯法罕就能看到天底下一半的貨物,一半的建築……可見伊斯法罕當時貿易之繁盛。

圖注:伊朗博物館裏的元青花

走海上絲綢之路,也要經過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至今依然是全球石油運輸的咽喉要道。

而且中國聞名于世的青花瓷,也和伊朗脫不開關系。

伊朗是曆史上中國瓷器外銷的大戶之一,到了元代,景德鎮的工匠們使用當時來自波斯的蘇麻離青,制造了著名的元青花,蘇麻離青就是波斯語“蘇來曼”的譯音。

至今伊朗國家博物館裏收藏的元青花瓷器的數量也是世界第二多,達32件;世界第一是土耳其的托普卡帕皇宮,收藏了超過40件元青花瓷。

五、跟隨波斯帝國的步伐

上面幾點,其實是對于伊朗國家的一個簡略介紹,適合對伊朗曆史沒有了解的朋友粗粗了解一下。

而我此次的行程,是伊朗文化遺産、旅遊和手工藝部專門安排的“跟隨波斯帝國的步伐”之旅,這一趟行程包含了伊朗曆史上最著名的——波斯第一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留存兩千五百年的古迹。

居魯士大帝的陵墓,波斯第一帝國首都波斯波利斯的遺迹,波斯帝王的陵墓等;

還有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有“天下之半”美譽的伊斯法罕,以及有拜火教中心的亞茲德古城;

還有伊朗曆史上各個王朝興建的皇宮、花園、清真寺……

還有如今伊朗人最愛逛的大巴紮、世界上最大的購物中心伊朗hall、伊朗國家博物館……

稍後我會用我的觀察帶大家去看看伊朗的曆史,伊朗的現在,看看伊朗人民的生活,分享伊朗的故事!

請大家多多關注!

4 阅读:832
评论列表
  • 2024-04-16 11:42

    第四部隊令國際令的[紅臉笑][紅臉笑],哪裏不好了,,帥令國際一級令,,,改造一下[紅臉笑][紅臉笑][紅臉笑][鼓掌][得瑟][點贊]

  • 2024-03-28 14:17

    地球從來都沒辦法沒實力有成百裏蛇窩蛇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