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億人眼中,有14億種春晚

闫飛隨筆 2024-02-14 20:55:50

這篇文章,前幾天就該寫了。

爲啥沒寫?

主要是這兩天經常遇到其他雜亂的想法,更想先跟大家啰嗦一下。早上睡不著,說話沒邏輯,啰裏啰嗦愛唠叨,是不是變老的先兆?

今天聊下春晚。我對春晚,經曆了以下幾個階段:

1,無感春晚:上學的時候,到了除夕夜,基本就是在村裏轉街,找同學聚在一起打牌,春晚可看可不看的,完全是無感的,可有可無的一個普通節目。

2,吐槽春晚:再大點,會偶爾看幾眼春晚,尤其是小品會看看,搞笑麽!然後身邊人吐槽今年春晚沒啥看頭的時候,咱也跟著吐槽,感覺春晚越來越不如以前了。

3,理解春晚:最近幾年,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再加上有了孩子,自己也常年在外地很少回老家,所以更能理解“團圓”這兩個字的含義。

有人說春晚的小品不好笑了?

春晚的節目單,除了要美要炫,還要有啓迪有正面價值觀宣揚,還要政治正確。

真想搞笑?去線下小劇場聽相聲,找個三流演員也要比這個搞笑10倍。只是舞台不同罷了,大舞台要有更多的要求而已。

你當了春晚導演,你也會這樣去編排節目的。

總體上,這次的春晚,我感覺要比之前的春晚好多了,也可能是我今年感觸較多,內心更加期待。

14億人眼中,有14億個春晚。

4,期待春晚:年夜飯+家人團圓+春晚,我覺得是除夕夜必備的三件套。與其說是期待春晚,更多的是期待家人團圓。看著電視上演員手拉手唱著《難忘今宵》,和家人一起跨年,倒計時,多麽美妙的一個畫面!

再說三個我觀察到的現象:

第一,春晚也在蹭熱點,從大火的《繁花》,到李白出場的《長安三萬裏》,感覺是對去年熱點的一個考試。對這些熱點沒看過,或者關注度不夠的話,對這些節目的感知是差一些的。

比如西安會場的,李白的幾次出場,已經分不清虛擬和現實的區別了。電影裏的高潮,很好的融入到現實場景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複來”!

之所以感觸深,主要原因是看過《長安三萬裏》這部電影。

回頭想想,即使如璀璨明星般的谪仙人---李白,一生也是曆經各種坎坷,在政治博弈中完全是小白,站錯了隊差點小命丟了,這說明我們每個人都有知識或技能盲區。

所以堅持寫作,一定是有意義的。有些我們司空見慣,習以爲常的事情,對別人可能就是盲區,分享給他人,就是有價值的。另外,看大家的留言,互動交流,再學習,也能補齊我的部分盲區。

第二,白酒廣告真是的多,五糧液,洋河,古井貢等等。爲啥關注白酒廣告?因爲咱持有白酒股呀。

大街上經常跑著各式各樣的小轎車,你不會關心他是什麽牌子的,價位多少。當你決定想買輛轎車的時候,你會留意身邊來來往往的各式轎車。

同樣,當你決定跑步的時候,才會留意到路上那些堅持鍛煉的人;當你有了孩子的時候,才會留意到身邊各個可愛的娃娃。

因爲關注,所以留意。

我不知道這是啥心理現象,就好像給了我一個放大鏡,把身邊我關注到的事物展現出來了。其實,這些東西在生活中早就存在了。

第三,明星和主持人,真的都很瘦。形體管理做的非常好。娛樂圈裏胖胖的演員數不出來幾個,這不,賈玲瘦了100斤。

不知道,他們是先成名,爲了樹立好形象後減肥的。還是做好了形體管理,有了好形象,後來才出名的。

當明星,哪有那麽簡單?光維持身材這項,大部分人都做不到。

這不,這個春節,你有沒有“每逢過節重三斤”?

0 阅读:1

闫飛隨筆

簡介:日拱一卒,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