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離島》世界,是每個現代人都適合的放空地

Mo視界 2024-04-03 21:09:31

看到“離島”這個詞,會聯想到“孤島”,可能因爲“離”和“孤”在我的世界裏,代表著一種相同的情感吧。但實際上,離島卻是真正的島嶼,只不過這些島嶼相比較而言,比較偏。島國日本就擁有很多離島,我想,在地球各地,應該擁有著各種各樣的離島存在吧。

《離島》這本書,講的是日本的“離島”,用我的理解來說,這本書講述的是日本那些大大小小的越來越少人煙的島嶼的故事。其實不止是日本,在世界各地,都有著這樣的存在,居住的人越來越少,整個居住區域越來越接近大自然……

閱讀《離島》之後,我的整體感覺就是,隨著世界的發展越來越科技化,那些科技稍微落後一點的地方,開始沒落。所有的人都離開自己生存的“大自然”,將自己死死的困在了鋼筋水泥的“大城市”之中。人生,最終只能如此選擇嗎?

各種“離島”的現狀,可以用“邊緣化”來形容,因爲這個世界上所有類似于“離島”的地區,人們都在選擇離開。留在“離島”的人,往往都是不願意離開故土的老年人,所有的年輕人,都更喜歡科技的現代化生活,所以“離島”的現狀,是邊緣化。

但是,對于這個世界上所有喜歡“大自然”的人來說,選擇去“離島”旅遊,卻是一種很流行的生活方式。因爲在“離島”,可以遠離這個城市的喧囂,可以選擇最自然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種美好的生活真的能夠永遠存在嗎?

越來越多的空房子,越來越多的大自然植物,越來越少的空巢老人,偶爾會出現的旅遊者……這所有的一切都將“離島”的邊緣化展現在了我們的面前。爲了鼓勵城市裏的人們發展邊緣化的“離島”,在日本還發布了對應的獎勵政策,但是有用嗎?

對于離島的發展建設來說,給那些選擇在離島安家落戶開始新生活的人相應的優惠獎勵政策的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對于那些做出選擇的人來說,除了這些之外,自己是否又真的能夠靜下心來選擇在一個科技感沒那麽發達的地方生活呢?這是一個很難的選擇題。

就我個人而言,我可能會喜歡這樣一個看上去與世隔絕的地方,但是如果讓我長期在此生存,那麽我是否能夠生存下去?我適合什麽樣的工作,或者說在這樣與世隔絕的地方我能夠做什麽樣的工作養活自己?

最原始的漁業和畜牧業,我不會,爲了生存去學習我又能不能夠學得到?在“離島”這樣的地方,要考慮的事情很多,要考慮的方方面面也很多。但是,如果只是去旅遊,去觀光,去體會那些原始時候的生存環境與各種文化遺傳,我覺得我可以。

但是,“離島”的現狀是,人員離開的越來越多,那些文化傳承已經找不到合適的繼承人了。即使有外來者入住,但是成長的環境不同導致的思想不同,學習並繼承各種文化傳承好像也成了一種奢望。文化傳承會消失嗎?就像那些曆史長河裏消逝的一切一樣……

也許會吧,也許到最後我們要追尋某一種文化的時候,我們能夠做的事情,只有從書本裏去尋找那些曾經擁有的一切吧。這是“離島”的現狀,也許最後也會變成世界的現狀。畢竟,任何一個“離島”就是一個現代的小世界,一個小世界的消失就是這個大世界的縮影。

但我還是喜歡閱讀《離島》這本書,因爲在書裏,我看到了很多在我們的現代科技社會裏也許遇見不到的存在。我更在這本書裏,看到了一種不同于現代生活的松弛感,是了,工作累了,就去“離島”看看,躲一段時日放空自己,然後沉澱其中。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