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百億!廣東“神車”,徹底把直男迷倒了

金錯刀 2024-04-08 10:47:20

天氣回暖,騎行風潮再次刮了回來。

相比于燒錢的硬核山地車、競賽車,小巧輕便的折疊車,成爲打工人休閑的新寵。

很多想入坑折疊車的新手,都會被一衆圈內老炮種草這麽一個品牌:大行。

論輩分,大行(DAHON)是世界上第一家專門生産折疊自行車的企業,號稱是“現代折疊車的發明者”。

論市場份額,大行占有目前全世界折疊自行車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二,約100億人民幣左右。

2000年,大行還被吉尼斯認證成爲“世界上最大的折疊車産銷集團”。

但很多人沒想到的是,備受車圈老炮推崇的大行,竟然是個潛伏30年的假洋貨。

大行一直號稱自己是40歲正宗美國老字號,盡管他確實注冊在美國,但主要的工廠、設計中心都在廣東深圳,甚至主要市場也都在中國大陸。

在國家工商總局的品牌注冊信息裏,大行也明確被標注爲“大行Dahon,廣東省著名商標,中國著名品牌”。

一個“假洋貨”,是如何偷偷占領市場,成爲圈內老大的?

40歲“假洋貨”,暴揍中産神車

大行,絕對是騎車圈子裏的低調大佬。

在國內賣了數十年,大行很少投放廣告,靠的就是口口相傳,以及“美國品牌”的噱頭。

大行的美國身份,主要是靠自家的創始人,美籍華人韓德玮博士撐起來的。

40年前,畢業自南加州大學的激光物理學博士韓德玮突發奇想,放棄了科研領域,一頭鑽進車庫研究自行車。

韓博士帶著第一代大行的原型四處推銷,沒想到卻在美國各種碰壁,美國工廠要麽不認可産品,要麽成本太高。

無奈之下,韓博士把目光投向了故鄉中國,1984年,大行的第一家工廠在台灣落地。

十年後,韓博士偶然發現大陸的工業水平已經進步不少,並且在國內建廠還少不了政策支持,于是把大行舉家搬遷前往廣東深圳。

如今,年近80的韓博士仍然會出席大行在各地車展的活動,爲大行的新技術和新車背書。

除了“自行車仙人”韓博士爲美産品質站台,大行能在近幾年爆火,靠的還是“小布平替”的名頭。

價格五位數起底的小布,作爲最新“滬簽”,是大批白領彰顯生活品質的標配。

對于喜好折疊車的人來說,小布可以是理想,大行才是生活。

平均價格只有小布十分之一的大行,是小布勸退後人們關注到的第一個品牌。

原因很簡單,跟金貴的小布相比,大行不僅便宜好買,也很好修。

小布的零件全部都得原裝進口,提一輛新車至少也得半年起步。

此外,小布的全國的維修站點加起來也屈指可數,“壞不起”成了小布車主的統一頭疼的點。

反觀大行,授權維修點到處都是,零件也都是市場通用的,所以車主可以盡情“折騰”。

很多人選擇大行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爲大行“壞得起也丟得起”。

其次,大行在功能方面,完全可以擔當“小布平替”的重任。

二者都主打一個方便折疊,瞄准上班族通勤的“最後一公裏”,倡導“4輪+2輪”的生活方式。

盡管沒有小布性感的“咔嚓”一聲十秒拆裝,但大行也能做到輕易拆裝,可以帶上地鐵、塞進後備箱。

論顔值,大行能做到和小布“遠看差不多”,雖然沒有小布的細節精致,但這些差距很容易就被近十倍的差價所掩蓋。

披著“美國皮”的大行,用純粹的中國制造,打了“中産神車”的臉。

小布平替,兩招拿捏騎行直男

折疊車風頭正盛,無論是車圈老炮,還是新手小白,都想搞這麽一個“大玩具”騎一下。

從老牌永久到迪卡侬,各大自行車品牌紛紛嗅到風口,推出了自己的折疊車款式。

但不管別的品牌怎麽卷,大行仍然牢牢占據著各大種草榜單的一席之地。

原因很簡單,在騎行還是小衆運動的時候,大行就用兩招俘獲了無數騎行直男。

大行的第一招就是死磕競技。

從常理來看,折疊車和競速自行車基本上是八竿子打不著,在一些偏執的老炮眼裏,折疊車甚至根本不算正經車。

但大行就很頭鐵,選擇硬蹭。

在國內的一些自行車競速賽事上,經常能看見大行作爲主要贊助商出現。

大行自己也會舉辦競速比賽,從室內到室外、公路到越野各種場合都有涉獵。

除了折疊車,大行也會把競技車座位主要的研發方向。

剛剛結束的台北國際自行車展上,大行爲了展示自己的全新技術,拿了自己的三款新車,特地和其余品牌的公路車、專業競速車進行對比,突出一個“小輪也能跑得快”。

盡管身爲都市休閑車,大行還是熱衷于在自己的産品類目裏添加“競速款”和“越野款”。

什麽競技變速器、碳纖維車架統統安排上,主打一個在小輪子上過賽車瘾。

盡管大行不怎麽投放廣告,靠著硬蹭競技,在直男心中還是留下了一席之地。

大行拿捏用戶的第二點,就是它的“玩法”實在太多。

靠性價比拿捏入門用戶,顯然不是大行的終極目標。

爲了培養用戶忠誠度,大行算是把魔改玩清楚了。

大行從來不搞“專屬配件”,很多配件都是市面上的通用款,在用戶手裏,主打一個豐儉由人。

熱衷速度的用戶,會給大行換變速器、換輪子、換胎,讓普通大行的性能直逼賽車。

喜歡個性的,也會給大行改漆、改裝飾,最終得到一台獨一無二的車子。

一台2/3000元的大行經典款,能夠經曆無數改裝之後繼續上路,有人甚至能騎上十來年。

而且玩剩下的大行改裝件也可以在二手市場交易給其余品牌車主,可玩性翻番。

爲了推行自家的改裝玩法,大行還會聘請一些“高玩”成爲店主,在新手間傳播改裝文化。

大行還時不時贊助一些改裝車大賽,給各路玩家一個交流改裝經驗技巧的機會。

有人曾在知乎發帖:拿著買小布的錢,隨便去大行店裏都能配出一輛“怪獸級”配置的車子,完爆小布。

在網上的一些折疊車種草帖子中,很容易發現一種現象:都在誇小布各種好,從顔值功能到文化都非常牛,但是讓我買,我選擇大行。

高逼格的小布栽了樹,乘涼的卻是更實誠的大行。

潛伏40年,大行還有必要裝下去嗎?

曾幾何時,給品牌披個“洋外衣”,是中國産品最好使的營銷套路。

假洋牌子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靠“洋濾鏡”賺一波知名度。

把洋濾鏡玩得最明白的品牌,莫過于被無數孩子信以爲真的“中國喬丹”。

在互聯網還不普及的年代,中國喬丹靠著一個喬丹上籃的剪影,和注冊走的不少商標,卷走了大批喬丹粉絲的關注,還在2011年差點上市。

直到耐克帶著AJ品牌本尊進入中國並輪番發起訴訟後,“假喬丹”才慢慢偃旗息鼓。

無獨有偶,當時有許多爆火的品牌,都是靠著一個“洋濾鏡”給自己添了不少噱頭,比如商場釘子戶傑克瓊斯、G-Star Raw等等。

而立足小衆品牌的大行,選擇披著“洋皮”不撒手,多半是出于無奈。

大行進入中國市場的90年代中期,騎行還只能在小衆群體中圈地自萌。

當時選擇休閑騎行的無一不是硬核玩家,于是對品牌的口碑和質量都異常苛刻。

而當年大行的同行們,和高質量完全沾不上邊。

哪怕是過去的國産車老大鳳凰自行車,已經從80年代的小康標配,變成了如今論壇裏被萬人吐槽的“垃圾車”代表。

在網上,關于鳳凰車架脆弱、刹車不靈的控訴到處都是,在鳳凰自行車自己的評論區裏都有不少人說鳳凰“買了就後悔”。

不止鳳凰的名聲不好,同樣是國産大牌的飛鴿、永久同樣質量問題頻出,口碑一崩千裏。

就連曾經的國産大佬都墮落至此,大行想要在圈子裏出頭,就不得不和國貨劃清關系。

現實也確是如此,很多消費者在發現了大行其實是完全國産的時候,都開始質疑起了大行的質量。

但金老師覺得,在如今的自行車市場,大行已經沒必要藏著掖著了。

2023年,中國的騎行市場規模高達289億,根據推算,到2028年這一數字將會突破526億元。

自行車市場的繁榮,是背後龐大自行車産業的支撐。

粗略統計,2023年我國生産自行車破1億輛,占全球産量的一半以上。

中國自行車不僅出貨量龐大,質量也能獨當一面。

比如風頭正盛的捷安特,其中5家主要工廠,就有3家位于中國大陸,不光負擔了絕大部分産能,還能承擔捷安特最高端的碳纖維生産線。

當然,有如此大的規模打底,中國新一代自行車品牌也在迎頭趕上。

大行在深圳的“鄰居”喜德盛,憑借過硬的産品實力成爲中國國家山地自行車隊的專用品牌,一炮打響,成爲新一代“國産之光”。

現如今,喜德盛已經擁有年産500萬輛的實力,眼看著就要跻身自行車的第一梯隊。

國産自行車,正在慢慢褪掉低端和質量差的名聲。

在中國紮根30年的大行,真的沒必要再裝下去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0 阅读:61

金錯刀

簡介:爆品戰略理論提出者,科技商業觀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