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氣象看雲南】中老鐵路上的“旱碼頭”野象谷貨場等待一場“蝶變”

海外網 2024-04-04 05:11:39

來源:雲南網

中老鐵路上的“旱碼頭”

雲南網訊(記者龍彥)嘟嘟嘟……隨著汽笛鳴響,一輛承載著23個集裝箱的火車頭緩緩駛出貨場,這輛運載著數百噸鐵礦石的列車將沿著中老鐵路的軌迹,在4個小時之後到達雲南玉溪……4月1日,“萬千氣象看雲南”采風團隊一行走進中老鐵路野象谷站貨場,作爲中老鐵路玉磨段上貨運量最大的車站,這裏繁忙而有序。

中老鐵路野象谷站貨場位于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清晨的貨場,來往運送貨物的車流不息,貨場內的龍門吊正在不停運轉。這裏已經成爲了中老鐵路之間大宗貨物的集散地,是中老鐵路玉磨段貨運量最大的車站,貨運量占中老鐵路國內段貨運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車站最初的設計能力是每年到發貨物75萬噸,但開通兩三年,到發貨物已經遠遠超過設計能力。”野象谷營業室負責人趙林海說道,隨著中老鐵路通車以來該車站貨場的貨物發送量持續增長,在中老鐵路通車的第一年,就完成了161萬噸的貨運量。

中老鐵路開通後,野象谷站貨運量持續上漲,來自西雙版納州的橡膠、板材、大米、白糖和礦石等貨物通過鐵路源源不斷運往全國各地。化肥、玉米、稻谷、麸皮和煤炭等貨物也由鐵路到達。野象谷站貨場成爲了輻射整個西雙版納州一市兩縣大宗貨物的集散地、鐵路物流的“旱碼頭”。

在野象谷站的貨場上,一排又一排的集裝箱整齊堆放,裏面裝著西雙版納州的主要支柱産業橡膠,它們將搭載中老鐵路的貨運班列運往全國各大城市用作橡膠制品的加工和生産。中老鐵路的開通將老撾各站點與中國鐵路網聯通,貨物運輸實現次日達,運輸成本較公路運輸大幅下降,讓更多企業和群衆享受到了中老鐵路帶來的貨運紅利。

中老鐵路的開通,推動了沿邊城市新發展模式的加速形成,爲沿線的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顯著的助力作用。依托鐵路發展,西雙版納橡膠産業鏈的覆蓋優勢成爲其中一個縮影。

目前,中老鐵路客運、貨物運輸、沿線産業開發等黃金線路效應持續擴大,貨運已覆蓋南亞東南亞8個國家,貨物品類由開通初期的橡膠、化肥、百貨擴展到電子、光伏、通信、汽車、鮮花等1200多種,在中國和東盟間構建起了一條內外聯動、便捷高效的國際物流大通道,西雙版納州也真正從邊陲的“最末梢”轉變爲開放的“最前沿”。

爲持續擴大中老鐵路帶來的貨運優勢,趙海林表示,目前,野象谷站的擴建計劃已經通過,經過後期的提質升級和改造,未來發貨能力將提高到600萬噸。將進一步推進西雙版納州的物流樞紐建設,使客貨運輸能力實現倍增,打響中老鐵路貨物運輸品牌。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