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拜曹操、黑道拜關羽,太監拜嶽飛、青樓供奉呂洞賓,啥說法?

陋室文史 2024-03-08 11:21:39

中華大地不養閑神,但凡能吃上兩錢香火的,那必然得有點作用。

從古代來時,就有“黑道拜關羽、太監拜嶽飛、盜墓供曹操、青樓拜呂洞賓”的說法。

這些八竿子打不著的人群之間,究竟跟這四位名人有什麽羁絆?爲什麽會有這種說法?

熱血黑幫·忠義兩全關二爺

提起“忠肝義膽”,相信絕大多數人心中跳出來的第一個人,就是“關二爺關羽”了。

關羽在三國中,一出場就是“溫酒斬華雄”驚豔全場。

亂世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他這樣的人才,自然被十八路諸侯所向往。其中最直白的就是曹老板曹操了。

他對關羽的喜愛毫不掩飾,第一次見關羽,就有心挖他過來。但人家甯願跟著當時沒有一兵一卒的窮酸劉備,也不願看他一眼。

所謂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關羽越對曹操愛搭不理,曹操就越是想將他收入麾下。

後來徐州大戰之中,關羽和兄弟走散,爲了保護嫂夫人,被迫暫時歸降曹操。

可關二爺歸降之前就跟曹操說了:“只要我聽到我哥下落,不管千萬裏遠,我都立馬追隨。你若不同意,我就甯死不降。”

這種無理的要求,人曹老板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曹操有多寵愛關羽?關羽歸降第一天,他就把呂布的赤兔馬送給了他。

要知道,曹老板親兒子曹彰,問他要了無數次赤兔,他都不願意給,摸都不舍得讓兒子摸一下。

但你猜怎麽著?關羽收了赤兔就立馬給曹操跪下:“多謝丞相!有了這日行千裏的赤兔馬,一旦有劉備哥哥下落,我只需一天就能跟他相聚了!”

此言一出,當場所有人都石化了,曹老板臉色更是像吃了蒼蠅似的,瞬間綠了。

吃飯吃到好吃的,立馬喊人:“快快快,這玩意太好吃了,給我們雲長送過去!”可以說曹操對自己親爹都沒這麽好……

且不論曹操的功與過,他對關羽是真的好到沒邊兒了。

可即便是這樣,關羽後來還是毅然決然離開了他,過五關斬六將,只爲回去跟自己的劉備哥哥吃糠咽菜。

足以見得,關羽此人有多忠誠了吧?

關羽離開那日,天氣微涼,濛濛細雨。

曹老板心痛難當,頭疾發作,卻還是臉色慘白的擠出笑容:“我就是喜歡雲長這麽忠肝義膽,爾等可都要向他學習啊。”

說完就倆眼兒一黑暈過去了。

從此以後,關羽就成了“忠義”的代言詞。

但凡兄弟結拜,那必定要對著關二爺發毒誓的,梁山好漢們拜的可都是關二爺的畫像。

1996年,陳浩南在《古惑仔》留下了一句台詞:出來混,最重要的就是個“義”字。

即便是窮凶極惡的黑道,那也是要講究江湖規矩的。頭可破血可流,兄弟義氣不能散!

摸金校尉曹孟德

盜墓這一行到底是從何開始的,已無從考究。

但說起盜墓賊的祖師爺,曹操必然當之無愧。

古代行軍打仗最缺什麽?最缺的就是錢。

你以爲曹老板能從一個宦臣之後發家致富,靠的是“不要臉”?其實不然,人家還靠著自己的“好手藝”——盜墓。

東漢末年,天下群雄奮起,以四世三公袁紹爲首,聚集了十八路諸侯討賊。

當時的十八路諸侯,各個都有頭有臉,身家背景個頂個的好。他曹操剛刺殺董卓出來,窮的叮當響,他哪來的錢招兵買馬?

曹操發家時征集的第一支軍隊,壓根就不是爲了打仗的,每天訓練他們挖坑爬牆,然後帶著大部隊朝古代皇室貴族的墓地進攻……

他還給這支軍旅的頭子設了個專職,就叫摸金校尉。

基本確定位置的墓,都被他挖空了,他還挖過梁王墓,墓壁上鑲嵌的寶石都給扣下來,險些沒給人的墓穴挖塌了。

從古至今,死者爲大。

他這個做法純純的冒天下之大不韪,但人家壓根兒不在乎這些虛的,只要沒錢,就去盜墓。

據說,他連自己家祖宗的墓都給扒拉過,還煞有其事的說:“祖宗泉下有靈,必然也希望能爲曹家後人做些貢獻。”

你說他曹老板不怕鬼嗎?人家還真不怕。

曹操後期控制漢室以後,先是殺了懷孕的董貴妃,又把她爹董承活活虐死,想從他口中挖出內線。

董承臨死之前,已經被刑訊逼供的面目全非,他吊著最後一口氣,說自己做鬼都不會放過曹操。

曹操當時就笑了,他嬉皮笑臉的跟董承說:“你做人我都不怕你,做了鬼我就怕你了?等我曹某人下了地獄,照樣能壓你一頭!”

把董承氣的,最後一口氣沒上來,當場去了……

所以說,曹操這魄力和心態,就注定了他能幹大事兒。

從那以後,“摸金校尉”一詞,也就專門代指曹操了。

盜墓這行畢竟缺德,盜墓賊下墓穴之前,都會拜一拜他們的摸金祖師爺曹操。

多少帶點兒給自己“打氣兒”的意思:曹丞相都不怕缺德,那我也不怕。

精忠報國嶽將軍

嶽飛將軍可謂是咱所有人心中的意難平了,如果嶽將軍沒死,搞不好南宋就已經統一全國了。

只可惜,一生精忠報國的嶽飛將軍,最後卻被奸人秦桧害死,成爲了中國曆史上的一大遺憾。

那麽太監這個群體,和嶽飛將軍之間有什麽關系呢?爲什麽太監都喜歡拜嶽飛?

首先要搞清楚,並不是曆史上所有太監都拜嶽飛的。

准確來說,只有明朝的太監拜嶽飛,尤其是明成祖朱棣開始,宦官拜嶽飛的風氣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如果是曆史上最排斥太監的皇帝是誰?那必然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了。

朱元璋從上位開始,就一直在打壓宦官。

他是乞丐皇帝,他也知道,自己光會打仗不行,得多讀書。所以朱元璋每天除了打理政務,就是閱讀史書,以史明鑒。

後來朱元璋發現,從秦朝趙高開始,宦官就跟個“瘤子”一樣,坑害國家,到了漢唐時期更是如此。

老朱連夜讀完前朝的興衰,頂著個黑眼圈氣沖沖道:“一萬個太監湊不出一個好心眼兒的!”

說完還冷冷的斜了斜在一邊兒瑟瑟發抖的太監王振。

就從那以後,朱元璋開始打壓太監勢力,那時候的太監群體幹的活又髒又累,工資又少之又少,全都苦不堪言。

這種情況,直到明成祖朱棣繼位之後,才得以改善。

朱棣跟他爹不一樣,他非常親信太監,不僅恢複了太監們的地位,還特意爲他們設立了東廠。

太監們此時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當然是感恩戴德、如履薄冰,生怕自己的好日子又像一場夢似的醒了。

他們爲表自己對帝王的忠心,開始集體拜嶽飛像。

意思是告訴皇帝:我們的信仰是嶽飛大人,我們和他一樣,願意爲了國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其實明成祖時期的太監,確實都還算可以,也做過不小成就。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七下西洋”的鄭和了。

當然,由于明朝皇帝太寵幸太監,也確實又出了不少恃寵而驕的毒瘤,東廠勢力越來越大,不僅幹涉朝政、還殘害忠良。

後來爲了抑制東廠,皇帝又設置了西廠,只可惜效果甚微……最終,明朝也沒能逃過被宦官坑害的宿命。

不過太監祭拜嶽飛將軍的傳統,倒是自此流傳下去了。

三戲牡丹呂洞賓

呂洞賓是八仙裏面最能打的,也全真教的祖師爺。

按理說他應該主打一個“禁欲、飄飄谪仙”,這麽一個威嚴肅穆的形象,怎麽會跟妓女扯上關系呢?

呂洞賓身份確實是道家始祖,可他在衆多文學作品中的形象,更像個隨性逍遙的散仙。

他生于唐末一戶官宦人家,自由文武雙全,卻多次科考落地。

後來呂洞賓放棄了,他棄文從道,成了個雲遊四方的閑散道爺,在各種機緣巧合、曆經磨難之後,呂洞賓竟羽化成仙了。

再說妓女,古代女子本就社會地位低下,妓女就更別說了,壓根兒沒人會把她們當人看。

但出身名門的呂洞賓卻不一樣,他從不會請看風塵女子,反而打心底心疼她們。他願意和風塵女子談心,願意傾聽她們的哭聲,他也會用自己的方式拯救這些女子,勸她們從良向善。

其中最有名的,莫屬于“呂洞賓和白牡丹”的故事了。

《呂洞賓三戲白牡丹》是一部非常有名的元雜劇,後來延伸改編版本衆多,最初版本究竟是什麽,已經無從考究了。

但最廣爲流傳的,是說白牡丹本是良家婦女,後來被奸人迫害,家破人亡後落入青樓。

因爲白牡丹長相豔美,氣質脫俗,妥妥的花魁。即便是老鸨手裏最金貴的姑娘,說到底也就是個妓女,很多時候身不由己。

後來白牡丹黑化,開始怨恨世人,甚至還修煉了一種“采陽補陰”的邪術,先勾引男人,再吸幹對方的陽氣,殘害了很多人。

此時的呂洞賓早已成仙,他目睹了白牡丹從良家婦女淪落成害人的“妖女”,心中悲憫,便有意點化她。

于是下凡化作一名恩客,三次試探白牡丹。

白牡丹和之前一樣,使勁渾身解數勾引呂洞賓,他卻不爲所動,面色如玉般溫潤,四兩撥千斤的點破白牡丹的招數。

就這樣,白牡丹被他感化,離開青樓,從此也不再害人。

一開始“白牡丹”單純指這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到了後來,“白牡丹”就開始代指所有被迫落入風塵的女子們。

呂洞賓也就慢慢成了她們心中的信仰,她們深陷泥濘,卻在內心殷殷希冀著:或許總有一天,會有那白衣飄飄的谪仙下凡,拯救她們出水火之中吧。

也正因如此,青樓才會拜呂洞賓。

1 阅读:252
评论列表
  • 2024-03-08 17:26

    烏鴉哥一把砸爛關公像,用叫狂踩,大喊:出來混的沒一個講義氣的!

  • 2024-03-09 01:29

    白蓮花[笑著哭]

  • 2024-03-08 20:24

    青樓供奉管仲。《戰國策》記載:齊國大夫管仲“設女闾七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