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有毒!有毒!這些家常菜不能隨便吃!

海南省食品安全協會 2024-03-11 17:10:07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場經營的活躍與繁榮,出現在人們視野中可供挑選的食物(食材)種類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但是,在這種類繁多的食物(食材)中,有一些是需要甄別和謹慎處理後才能安全食用的。今天我們以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有毒”食物(食材)爲例,希望能夠引起您對生活中“有毒”食品的關注。

一、蘑菇

蘑菇是營養豐富的食品。但是有很多種蘑菇會産生毒素,食用後甚至會危及生命。常見的有毒蘑菇包括鳥槍菇、毒蠅傘、紅膜菇等。食用前必須確定是無毒的蘑菇,沒有蘑菇采摘或種植專業知識的人切忌自行采摘或購買未知品種的蘑菇,特別是野生蘑菇。

二、豆角

豆角中含有皂苷和植物血球凝集素,在沒有煮熟的情況下,這兩種毒素不會完全失活,一旦食用了沒有煮熟的豆角,可能會引發腹瀉等中毒症狀。

三、木耳

在市場上我們能買到的黑木耳和白木耳通常是幹品,買回家後需要泡發後才能食用。但是,木耳並不是泡發時間越長越好,通常情況下木耳泡發超過4個小時就不建議食用了。因爲在木耳泡發過程中會産生毒素米酵菌酸,米酵菌酸耐熱性極強,即使用100℃的沸水和高壓鍋也不能破壞其毒性。攝入該毒素後會造成惡心嘔吐、腹瀉腹痛、頭暈無力,嚴重的會肝功能損害、意識不清,甚至死亡,目前還沒有特效解毒藥物。

四、新鮮黃花菜

鮮黃花菜在日常飲食上也比較常見,營養價值比較高。但鮮黃花菜中含有毒素秋水仙堿,這種物質過量食用輕則使人惡心、嘔吐、腹瀉,重則會出現全身麻木,對細胞的有絲分裂存在一定的影響。因此,食用新鮮的黃花菜之前必須要做的一步,就是焯水,即把鮮黃花菜放在鍋中加熱至半熟或全熟。焯水烹饪後的黃花菜,就可以放心地食用了。幹的黃花菜在幹制過程中,毒素就已經被破壞了,所以幹黃花菜較鮮黃花菜更安全。

五、紅心的甘蔗

甘蔗出現紅心很可能是發生黴變了,黴變的甘蔗會産生3-硝基丙酸,顔色越深3-硝基丙酸的含量就越高,這種毒素屬于神經毒素,中毒後即便搶救過來,對神經系統産生的損傷也是不可逆轉的。

六、發苦的花生、瓜子

嗑花生、瓜子的時候常會遇到一些會發苦的,發苦的花生、瓜子多是含有黃曲黴素的。黃曲黴素是強致癌物,食用發苦的花生、瓜子,則會增加誘發肝癌的風險。

七、河豚魚

河豚魚雖美味,但是食用河豚魚中毒的事件也不少,主要是因爲河豚身上含有河豚毒素,這些毒素主要集中在河豚的卵巢、睾丸、肝髒中。食用河豚魚中毒會出現神經麻痹,嚴重者可因爲血管運動神經和呼吸神經中樞麻痹而死亡。因此食用河豚一定要購買經有關部門批准養殖和宰殺機構銷售的河豚魚,不購買野生和活鮮河豚魚。

八、火腿肉等腌肉制品

正常情況下,火腿、培根、香腸等腌肉制品的顔色不是紅彤彤的,這是因爲在生産加工過程中,很多廠家會加入亞硝酸鹽來解決腌肉制品在儲存過程中所産生的一種叫“肉毒杆菌”的細菌,這種細菌在繁殖過程中分泌肉毒毒素,該毒素屬于劇毒物質,而亞硝酸鹽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或抑制肉毒杆菌的生長繁殖。因此,亞硝酸鹽作爲一種食品添加劑被廣泛應用于加工肉制品。火腿顔色越紅說明亞硝酸鹽的含量越高。但是,超限量的亞硝酸鹽又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建議在選購腌肉制品的時候最好挑選顔色不是太紅或不采用亞硝酸鹽配料腌制的腌肉制品。

九、發芽土豆

發芽土豆中含有龍葵素,是一種有害的生物堿。當土豆發芽時,這種龍葵素的含量就會劇增。食用發芽土豆後輕者出現惡心、腹痛的症狀,重者則會出現呼吸困難等症。龍葵素溶于水,遇酸醋分解,高熱、煮熟可解除毒性。因此,食用土豆時可切後泡水,制作時適量加入醋,既可調味又可以分解龍葵素。

十、假沸的豆漿

成熟的豆子中有一種成分叫做“皂甙”,加熱到100度的時候才會被破壞。如果沒有完全煮熟,喝完之後會出現惡心、嘔吐、腹脹等中毒的症狀。在煮的過程中,皂甙受熱會膨脹,加熱到85-90度的時候,表面會出現一層浮沫,呈“假沸”的現象,這時候一定要繼續多煮幾分鍾再飲用。

十一、生白果

生白果是銀杏樹的果實。因爲生白果含有銀杏酚、氰苷、白果酸等成分,食用後會出現發熱、嘔吐、腹痛、泄瀉、驚厥、呼吸困難等中毒症狀,嚴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所以,不僅是生白果不能吃,也不要輕易剝取其他種類水果裏的果仁直接食用。

民以食爲天,食以安爲先。在日常生活中要掌握必要的食品安全常識,科學識別身邊的“有毒”食品,對不確定的食品(食材)切不可盲目嘗試,對于已知的食品也應采取正確的方法進行處理,避免誤食或采取了錯誤的處理方法而導致食物中毒等情況的出現。

來源:福建市場監管、海口市場監管局

1 阅读:130

海南省食品安全協會

簡介:食品安全讓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