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片自給自足,不進口?不可能的,除非“中國制造”涼了

互聯網亂侃秀 2024-03-01 12:47:52

衆所周知,我們曾經定了一個目標,那就是要實現70%的芯片自給率。

什麽是70%的自給率?這個數字,其實很多人有誤解,覺得是中國市場需要的所有芯片,只有30%進口,另外的70%要全部國産。

甚至不只是有這個誤解,還有人覺得要定就要定個100%,中國芯片全部要自給自足,不再進口芯片,讓美國芯片企業哭去。

說真的,所謂的70%自給,其實指的是中國市場消耗的芯片,70%自給,不是指所有用到的芯片,70%自給。

至于所謂的不再進口,全部自給自足,那是更加不可能的,除非中國制造徹底涼了,才有可能實現這個目標。

我們知道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場,消耗了全球三分之一左右的芯片,大約也就是1800億美元的需求量,這個數字才是中國市場消耗掉的真正芯片量。

但是,中國實際上在2023年進口了芯片3500億美元左右,這個芯片占全球芯片市場規模的70%+,3500億美元和1800億美元之間,中間還隔了一個1700億美元。

這1700億美元的芯片,是幹什麽用的?其實是中國制造作爲全球電子産品制造基地,爲全球廠商代工之類的,所需要的芯片,最後又制造成産品後出口出去了。

比如iPhone15在中國大陸代工,需要A17芯片,需要美光的內存,高通的基帶芯片等,這些都是算在進口裏面的,但這些是不可能被國産替代掉的。

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手機産量爲15.7億台,其中智能手機産量11.4億台,同比增長1.9%,而中國國內實際智能手機銷量僅爲2.8億台左右,2023年出口智能手機8.02億台。

同時2023年,我國出口筆記本電腦1.4億台,這些很多都是HP、蘋果Macbook等國外品牌,在中國代工後,再出口的,這些産品中的芯片是不可能被替代掉的。

所以,一味追求芯片進口減少,甚至不進口,實際是沒有太多意義的,如果真要達到所有芯片都不進口,除非中國制造涼了,其它廠商全部不在中國制造産品了,那麽才能真正控制住芯片的進口爲0。

只要中國制造依然強勁,國外的衆多産品在中國制造,就必須要進口大量指定的芯片,這些芯片不可能被替代,你覺得呢?

我們實際只要盯著國內品牌使用的芯片,其國産替代就夠了,不要想辦法讓國外的廠商,在中國代工的産品,其使用的芯片,也全部被國産替代,這不太現實。

4 阅读:1145

互聯網亂侃秀

簡介:盡量不吹牛,實事求是聊聊科技、數碼、互聯網、創投等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