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氣象看雲南丨訪昆明花拍中心聊春城“花業”

海外網 2024-03-30 14:11:08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昆明3月30日電(記者 潘子荻)29日,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全渠道交易總量約459萬枝。隨著購買商按下鍵位,玫瑰、滿天星、向日葵等鮮花從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發往全國各地……

在這裏,“花”是一種生活

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不只是有鮮花點綴的生活,更是能靠鮮花增收致富的美好生活。

1983年,時任昆明市呈貢農業局良種場場長的化忠義首次將鮮切花引種到鬥南自家的責任田,鮮花開始盛開在昆明人的生活裏。

鬥南村的菜農紛紛跟上化忠義的步伐,開始種植花卉。鬥南鮮花名氣漸漸傳開,1990年前後,在鬥南村的主路上,成捆、成筐的鮮花擺在街邊售賣,花農、商販將這條街擠得水泄不通,50米長的“鬥南花街”由此形成。

花潮人海日夜交替,來自全國各地的上萬名花農花商在這裏集聚,數百萬枝鮮花在這裏集散,數以萬計的資金在這裏流通,社區的土地價值隨之增加,集體經濟收入不斷增長,鬥南社區的居民成爲呈貢第一批因鮮花致富的群體。

鮮花讓鬥南百姓的生活越過越好,而在今天,鮮花拍賣師、鮮花經紀人、鮮花分揀員、花束包裝師、鮮花經銷商、鮮花電商、物流等職業群體正在將汗水和時間付諸鮮花,將夢想、希望寄托在一枝枝銷往世界各地的鮮切花上。

在這裏,“花”是一門生意

“手快有手慢無,考驗的還是我們對鮮花價格和市場行情的綜合判斷。”一位鮮花經紀人向記者介紹。

在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每天下午1點,900多位鮮花經紀人在這裏嚴陣以待,平均4秒交易1次,0.6秒的手速之差就會錯失良機。

圖爲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拍賣廳。(新華網記者 潘子荻攝)

這裏是鮮花市場的“晴雨表”。作爲一個綜合性産業服務平台,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的一個工作重點就是提供市場信息服務,通過産業大數據分析實現“數字産業化”,從而增強議價權、預判市場動向、指導花農生産。

“我們的鮮切花交易數據庫裏存儲了40多個大類、3000多個花卉品種及長達20年的交易數據。” 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董事長曹榮根介紹說。

通過大數據挖掘,爲政府産業政策的制定、市場開拓提供科學依據,也爲廣大花農了解市場、指導生産提供有力的幫助。

近年來,昆明花拍中心立足雲南花卉産業現有基礎和發展需求,依托高品質供應鏈組織能力、交易整合能力,建設以交易爲核心、産業配套服務和科技研發爲兩翼的全産業鏈數字化服務平台,打造“雲花”産業第一互聯網平台。

在這裏,“花”是一張名片

中國市場的鮮切花,每10枝中至少有7枝來自雲南。鮮花是雲南的代名詞,更是雲南走向世界的一張靓麗名片。

一輛輛滿載鮮花的冷鏈貨車從這裏出發,奔赴全國各大城市,成百上千噸的鮮花銷往俄羅斯、波蘭、日本、韓國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圖爲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物流中心。(新華網記者 潘子荻攝)

雲南鬥南花卉産業集團執行總裁錢崇峻說:“從前年開始,雲南就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産花區域了,全國來講,雲南批發出去的鮮花占比超過50%。發展到2035年的7000億元,基本上翻兩番,集中在雲南也要翻兩番。雲南的花卉將從174億枝增長至七八百億枝,年交易量也會從現在的一百余億枝上升到五六百億枝,這就是一個曆史使命。”

鬥南的鮮花飄香四海,向全球各地的人們展示著中國雲南的美好形象。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