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沖突喚醒巴西:警惕日本換國計劃,現日本已移民人數超200萬

聰征說社會 2024-05-10 20:16:39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爲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光之翼

編輯|t

引言

2024年初,巴西總統盧拉將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戰爭比作大屠殺,導致兩國關系迅速劍拔弩張。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多年的沖突,皆因土地而起。遠在西半球的巴西人雖然沐浴在和平的暖陽裏,但他們的土地多年來,亦被另一股“外來人”浸潤著。

甚至有一種聲音認爲,這股外來人的規模若持續增長,未來也能鸠占鵲巢,進而順利實現所謂的“換國計劃”。

那麽,巴西的這股外來人是誰?他們爲什麽要前往南美?未來真的能改變巴西的人口格局嗎?一切,還得從100年前的一場會議說起。

(日裔巴西人在巴西的庫裏蒂巴)

一、“雄飛計劃”就是有組織移民

100年前的1924年,對彼時想要“潤”出國的日本人來說,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美國會在這一年通過了所謂的《排日移民法》,日本人想要大規模移民北美已經變得不可能。

第二件大事是,東京在這一年召開了帝國經濟會議,會上日本政府將下一步的移民定爲國策,而且將移民目標由原先的北美調整爲南美,具體的國家正是巴西。

(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

此次會議召開前的幾十年時間裏,雖然日本人已經在有組織的向海外移民了,但隨著美國公開阻止和排斥日本移民,這讓日本政府認爲之前的一系列措施做的不夠好,甚至是失敗的。

而將移民的目標國調整爲巴西後,日本政府針對移民,將會采取更細致的措施。

那麽,爲什麽日本政府如此急迫的想讓國民遷移呢?這還得從日本整體的大環境,以及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彼時日本政府采取的一些發展政策說起。

作爲一個島國,地少人稠是日本千百年來的根本問題。區別在于古代以農耕爲主,社會生産力低下導致人口增長規模有限,土地的産出雖不多,但勉強可供養全部人口。

進入近代社會後,尤其是明治維新以來,隨著日本開始推行現代化的經濟政策,不斷增長的人口,和有限土地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

(日本人口自19世紀後期迎來爆發式增長)

明治天皇在世時,日本政府雖保留了農民的土地,但針對土地的稅費卻在不斷增長。農民利益相比過去大大受損,生活困頓之下有人便萌生了出海謀生的想法。

另一方面,資本經濟的快速發展促使生活水平提高,但由此過快增長的人口,資本卻無法有效吸收,不能爲其提供更多的工作。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利益受損的農民和失業人口越來越多,日本政府將他們視之爲威脅社會穩定的因素。

怎麽辦呢?對外擴張和移民,就成爲彼時日本政府的首選。政府鼓勵民衆到海外謀生,從明治時期到20世紀初,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美其名曰“海外雄飛”計劃。

比如還在1896年,日本就出台了《移民保護法》,彼時他們瞄准的目標是北美大陸,但這一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日本民衆)

二、移民美國受阻

19世紀60年代,日本就開始向海外移民,美國、加拿大以及夏威夷島,是日本人的主要目標地。

從1868年到1900年,前往夏威夷的日本移民爲90572人,前往美國的移民爲30130人,加拿大的移民是8891人。

而在同一時期,幾乎還沒有日本人前往拉丁美洲,墨西哥和秘魯兩國的日本移民加起來,總共還不到1000人。

不過從20世紀開始,隨著國際局勢的急轉直下,日本的移民政策也隨之做出了調整。

(1924年,美國出台排日移民法後日本的報紙報道)

首先發生變化的,是來自美國越來越激烈的排擠。19世紀末的美國人認爲,大量的日本人,也包括中國人到達美國,不但會影響白人的生計,還會從根本上導致人口結構“由白變黃”。

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20世紀初美國流行起了所謂的“黃禍論”。圍繞移民問題,1907年到1908年期間,日本和美國進行了談判,並達成了所謂的“紳士協定”。從這時候起,前往美國的日本移民數量就開始減少了。

其次,北美的移民通道雖然在變窄,但南美的大門從19世紀末開始,卻緩緩向日本人敞開了。尤其是巴西,更是非常歡迎日本移民。

主要原因是巴西自19世紀末廢除了奴隸制,勞動力減少迫切需要引進移民來彌補缺口。實際上,巴西最早並沒有考慮日本,而是想引進更多的中國勞工。但彼時和清政府多次交涉,並未取得實質性成果,巴西進而把引進移民的目光轉向了日本。

(20世紀初期的巴西城市)

1895年,巴西和日本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到1907年,兩國又正式簽訂了移民協議。

1908年,第一批日本人共781名移民,飄洋過海12000多海裏,抵達了巴西的桑托斯港。從此,拉開了日本向巴西大規模移民的序幕。

三、目光轉向南美

日本和巴西簽訂移民協議後的15年裏,共有32266名日本人遷移到了巴西。移民南美的日本人在增加,但這期間仍有大量的日本人去了北美。

數據顯示,1900年到1920年間,日本海外移民中,移民美國的規模爲19.4%,移民巴西的規模爲19.3%。

(拉丁美洲)

兩者差距在縮小,一方面是移民巴西的規模在增加,另一方面是移民美國的規模在縮小。尤其是1924年美國推出《排日移民法》後,日本人再想移民北美,幾乎不可能了。

此時的美國掀起聲勢浩大的排外浪潮,而且還帶有濃厚的種族主義立場。在接受移民時,美國開始依據民族來篩選。

接受來自西歐和北歐的移民,限制東歐和南歐移民,明確排斥亞洲移民。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人不但不能再向北美地區移民,而且日俄戰爭勝利後確立的民族自信也被沉重打擊。

正因爲如此,日本曾極力提出的脫亞入歐,慢慢變成了對白人的愛恨交織。與此同時,日本國內也面臨著一系列更大的麻煩。

糧食短缺和失業問題日益嚴峻,尤其是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後,大量災民的安置變得更加棘手。

(1923年關東大地震後,日本政府開啓了有組織移民)

在這一背景下,20世紀20年代的日本,向海外移民就變得更爲急迫,政府更是將移民視爲釋放社會壓力的減壓閥。

1924年,日本召開的一次帝國經濟會議,除了確立巴西取代美國,成爲新的移民目標地,日本政府還准備出台一系列措施,鼓勵和保障更多日本人移民。

四、“換國計劃”下的有組織移民

將巴西列爲主要移民地後,日本政府改變了過去的很多做法。過去移民缺乏長遠計劃,大多數都是契約勞工。大規模向巴西移民後,移居的日本人能長期定居下來,成爲日本首要考慮的問題。

在這一基礎上,日本還推動海外投資與移民相結合發展,由此就能實現資本乃至殖民擴張,也難怪有人將這一系列行動稱之爲“換國計劃”。

20世紀初,日本的外務省和大藏省兩個部門,具體協調處理移民事務。兩個部門的推動下,日本在這期間成立了南美殖民會社、日本殖民會社等公司機構。此後,一系列會社又合並成立了海外興業株式會社,這一公司到20世紀20年代,成爲日本最大的移民業務公司。

(巴西農場的日本移民)

諷刺的是,這一公司在吞並其他公司後,移民業務反倒萎縮了。1918年,該公司向巴西移民4332人。兩年後,這一規模更是下降到826人。到1924年,也就是日本政府准備有組織移民時,海外興業株式會社幾乎快要倒閉,原因是他們的租金不足。

好在他們趕上了日本政府的有組織移民政策出台,借助政府的扶持和撥款,這一移民公司很快起死回生。

1925年,日本政府規定,凡是通過海外興業株式會社前往巴西的日本移民,不論老幼皆實施全額資金補助。

第一批發放的補助金爲67萬日元,7萬日元爲旅行費用,每人補助35日元,其余60萬日元則是移民到巴西後的補貼。12歲以上的移民每人補貼200日元,12歲以下的移民,補貼金額爲50到100日元不等。

(日本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爲組織移民拿出的預算)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補貼並不是針對所有移民發放的,只有明確遷移後當農民從事農業生産的日本人,政府才會給予補助。

根據資料顯示,從1924年到1926年兩年的時間,獲得補助的移民家庭有2205戶,共計19606人。

從1928年開始,通過海外興業株式會社移民的日本人,幾乎都拿到了政府的補貼,所以這些移民往往都是一家出動全部遷移。

爲了推動移民,日本政府拿出的費用也在不斷增加。1924年的撥款爲120萬日元,占國民預算的0.07%。10年後的1932年,這一撥款已經增長至981萬日元,占國民預算的0.5%。

移民數量上,從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初期,日本向巴西的移民由49400人增長至188986人。除了巴西,日本向秘魯和阿根廷的移民也有所增加,但移民至拉美地區的日本人,主要都還是集中在巴西。

直到偷襲珍珠港後,日本向巴西的移民才被打斷。

(日本一移民公司在上世紀向海外輸送的移民)

五、巴西的危機

二戰結束後,日本于上世紀50年代,再次開啓向巴西的移民模式,但是規模已經遠遠小于之前。

截止到20世紀中後期,日本一共向巴西移民26萬人左右,此後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繁衍生息,這一規模增加到了160萬人以上,也有數據顯示突破了200萬人。

從分布來看,70%的日本移民及其後裔生活在聖保羅地區,12%的人生活在巴拉那地區,其余少量的人生活在馬托格羅索和帕拉地區。

雖然如今巴西人口已超1.2億人,但二戰時期的巴西人口卻並不多,僅有四五千萬人。面對如此大比例的日本移民,讓巴西也逐漸嗅到了危機。

(1933年,抵達巴西的一個日本家庭)

在日本移民聚集地區,甚至一度出現巴西人比日本還少的情況,讓巴西不少地區十分憂慮。

時至今日,在美國的撺掇下,世界各地戰火不斷,曾經法西斯留下的陰影再度重現,留在巴西的大量日本移民,成了不少人的眼中釘。

未來的世界,日本法西斯是否會卷土重來咱們不得而知,但日本的移民計劃或是別國的和平演變計劃,卻已引起了巴西的注意。

參考資料:

[1]杜娟.20世紀20年代日本向巴西移民活動的重心調整和措施優化[J].史學月刊,2023,(12):79-90.

[2]祝曙光.近代拉美航線上的日本移民船與移民輸送[J].社會科學戰線,2018,(09):95-103.

[3]張世春.日本移民在拉美[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1991,(20):30-32.

0 阅读:8

聰征說社會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