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仰慕強者,爲何還要打死六耳猕猴,如來:六耳太浪了

一鍋粥品名著 2024-03-21 10:26:44

孫悟空

《西遊記》博大精深,裏面很多細節都值得回味,有一個現象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沒有,孫悟空仰慕強者,對于實力遠遜于自己的,無論是神仙還是妖魔,都比較鄙視,然而對實力與自己接近,或者比自己更強的,他就比較欣賞甚至仰慕,而六耳猕猴與他實力相當,可是他爲什麽最後要下殺手呢?下面咱們就一起來分析下。

對弱者看不起首先需要聲明的是,這裏所說的對弱者看不起,並不是說孫悟空歧視弱小者,孫悟空是一只好猴子,他有悲天憫人的心理,他是非常善良的一只好猴子,他拜師菩提祖師之前,那品格比金子還要貴重,例如他曾經對祖師說過這樣的話:

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禮兒就罷了。

這是什麽標准,其實已經跟聖人差不多了,西方至聖耶稣不是也說過類似的話嗎?大致意思是人家打你右臉,你不但不要反擊,還要將自己的左臉伸過去。可見孫悟空的本性是善良的。那麽爲什麽說他對弱者看不起呢?

這裏所說的弱者其實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對他懷有敵意的人,譬如取經過程中遇到的六賊,或者是前來擒拿他的天兵天將,亦或者是大鬧天宮中阻礙他的神仙等等。這些人很多實力不如他,甚至遠遜于他,他對這樣的人內心充滿了鄙視,絲毫瞧不起,有時候甚至覺得與他們作戰有點拉低了他自己的身份。有個比較明顯的例子,青牛精將他的兵器收走,他無奈之下赴天庭搬救兵,結果玉帝說就大殿裏的天兵天將你隨便挑幾個下去吧,結果他滿臉的不情願。于是有了這樣一番對話:

行者低頭暗想道:“天上將不如老孫者多,勝似老孫者少。想我鬧天宮時,玉帝遣十萬天兵,布天羅地網,更不曾有一將敢與我比手。向後來,調了小聖二郎,方是我的對手。如今那怪物手段又強似老孫,卻怎麽得能彀取勝?”許旌陽道:“此一時,彼一時,大不同也。常言道一物降一物哩,你好違了旨意?但憑高見,選用天將,勿得遲疑誤事。”

二郎神與孫悟空

顯然他對于之前跟他打鬥的那些天兵天將從骨子裏是看不起的,因此聽說玉帝讓他們去幫忙,他內心還是挺鄙視的。

對強者仰慕咱們再來看猴子對強者的態度。首先看看七大聖吧,他們分別是:平天大聖牛魔王、覆海大聖蛟魔王、混天大聖鵬魔王、移山大聖獅駝王、通風大聖猕猴王、驅神大聖禺狨王、齊天大聖美猴王。這六個魔王是孫悟空學藝回花果山之後,拜訪名山古刹尋來的,他們各個實力強勁,與孫悟空的實力不相上下甚至有的還超過了孫悟空。

那麽怎麽能看出他仰慕強者呢?一個是他肯與這些人結拜,猴子的桀骜不馴是出了名的,等閑人他根本不屑一顧,但是卻能與這六個魔王相談甚歡,可見他還是喜歡強者的。更重要的一個證據是,他們七個人結拜,孫悟空排最末,猴子給出的理由是“因爲他個頭最小”,然而大家想想,孫悟空的性格那是吃虧的主兒嗎?最小就是老幺,是很不好聽的名字,但就這樣他也肯屈尊降貴排最末,可見他對強者連自己的原則也可以不要。

其次,咱們再來看看他對如來的態度,在未接觸過如來的時候,他是咋咋呼呼,更本不把人家放在眼裏,還要跟人家打賭讓玉帝下台,結果被如來一巴掌扇進五行山之後,老老實實在山下待了五百年。後來終于熬出頭,被唐僧救出。

如來佛

按照他一貫的性格,那就是睚眦必報,吃了這麽大的虧,怎麽可能不去複仇。然而他不但忍住了,而且對如來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不但遇到困難找如來,甚至見面了還要下跪。如果慕強恐怕很難解釋這一點。

再次,從孫悟空搬救兵的經曆也可以看出他是仰慕強者的,一般來講需要搬救兵的時候,肯定是猴子擺不平妖精,因此他才出去找,而他找救兵的規律都是選擇那些實力非常強悍的存在。當然除了他自己變成蒼蠅蚊子打探到妖精的克星,或者是山神土地還是其他神仙給他暗示,剩下的情況他都選擇強者。譬如最爲熟知的觀音菩薩,如來佛祖,還有他內心中覺得強大的真武大帝和國師王菩薩。

其實很多網友說猴子從來不去北天門,是因爲他害怕真武大帝,恐怕也是承認猴子不如大帝,從這種邏輯來推斷就連孫悟空自己也承認真武大帝是比他強悍的存在。因此他對強者還是非常尊敬的。

真假美猴王

最後,如果大家仔細盤點下孫悟空打死的妖精,就會發現實力強大的基本上都被他放走了,爲了節省大家翻書的時間,這裏我總結了猴子打死的妖精,當然個人精力還是有限,恐怕難以面面俱到,我只列舉妖王的存在,小妖就不說了。我覺得他打死了這幾個:白骨精,蒼狼淩虛子,白衣秀士,紅蟒蛇精,蜘蛛精,九尾妖狐,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還有一個六耳猕猴。

這裏面除了六耳猕猴,剩下的妖精都遠遜于孫悟空,可能朋友們會說,有很多妖精都有後台,他不敢打死,當然這是一個因素,但大家注意沒,九頭蟲沒根沒底,他最後不也是放棄了嗎?因此猴子本身其實還是對強者抱有一份尊重在裏面的。

爲何打死六耳猕猴而六耳猕猴與他的實力相當,甚至人家還有預測未來的能力,爲什麽孫悟空也打死了呢?其實都是因爲這六耳猕猴太浪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戰孫悟空的底線,讓猴子忍無可忍,最後即便是面對如來,他還是毅然舉起了金箍棒。那麽具體的原因是什麽呢?

我總結有這麽幾點,如果大家還有其他的理由,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第一,他打了唐僧,唐僧是孫悟空的師傅,又是他的救命恩人,他對唐僧的感情非同一般,孫悟空無法忍受任何人欺負自己,唯獨唐僧,大家可以看到,唐僧經常念緊箍咒,讓猴子痛的死去活來,結果唐僧不念之後,猴子還是屁顛屁顛給師傅找東西吃。如果換個人,恐怕猴子能把人家打出翔來。唐僧只能他欺負,剩下誰欺負猴子就打擊誰。六耳猕猴開局就打了唐僧,你說猴子恨他嗎?

第二,六耳猕猴侮辱了孫悟空,六耳是變化成孫悟空的模樣作惡的,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一個現象沒有,在西遊世界無論誰被模仿,無一例外全部翻臉,像猴子變成二郎神,結果二郎神就火冒三丈,觀音菩薩性子算好的吧,你看她聽說紅孩兒變成她的模樣她什麽反應?原著記述如下:

菩薩聽說,心中大怒道:“那潑妖敢變我的模樣!”恨了一聲,將手中寶珠淨瓶往海心裏撲的一掼,唬得那行者毛骨竦然,即起身侍立下面,道:“這菩薩火性不退,好是怪老孫說的話不好,壞了他的德行,就把淨瓶掼了。可惜!可惜!早知送了我老孫,卻不是一件大人事?”

同樣的老豬聞聽牛魔王變成自己騙走了芭蕉扇,豬癫風犯了,發起飙來連牛魔王也扛不住,書中描寫得相當細致,這裏就不贅述了。可見六耳的行爲是對猴子的侮辱。

豬八戒

第三三界出名,如果這件事只是取經隊伍有限的幾個人知道,說不定孫悟空會對六耳猕猴網開一面,結果六耳猕猴把這事鬧大了,地府,天庭,靈山幾乎宣傳了一個遍,可以說孫悟空丟人丟到世界了,你說他能放過六耳猕猴?

小結最後,孫悟空手起棍落收割了六耳猕猴的性命,如來一聲歎息,六耳猕猴滅族。的確孫悟空是仰慕強者,但是是人都會有底線,一次兩次或許不在意,但是多了,誰還能忍受得了呢?

在日常生活其實也是這樣,如果能相處,誰會翻臉,但是忍無可忍就無需再忍,如果善良得不到公正對待,翻臉也是是最好的選擇,大家覺得呢?原創不易,歡迎轉發並推廣,感謝大家的陪伴,下期不見不散,如果不忙的話,幫忙點個小紅心再次感謝!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