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末代皇帝孫皓,爲何被魯迅稱爲特等的暴君?名副其實!

小凡讀史 2024-04-17 13:12:51
他到底做了什麽,被魯迅稱爲特等的暴君?

僥幸登基

孫皓,吳大帝孫權的孫子,廢太子孫和的兒子,公元264年-280年在位。其實本來孫皓是沒資格當皇帝的,但是因爲自己的爺爺孫權晚年比較作,爲孫皓登基埋下了伏筆。

孫權晚年突然變得昏聩無比,殘殺功臣,連自己的兒子也不信任。結果孫皓的父親太子孫和被廢,孫權死後,即位的皇帝孫亮才10歲,權力當然就由權臣把持了。孫亮當了幾年被權臣廢殺,又迎立了孫權的另一個兒子孫休爲帝,孫休幹了幾年病死了。孫休死的時候(264年),自己的太子也是10來歲。當時吳國面臨的局面比較危險,蜀國剛剛被魏國滅掉,吳國內部的交阯(郡治今越南北甯市)發生叛亂。所以大臣們想立一個長君,穩定內憂外患的局面,于是大家就想起孫皓來了。

孫皓早年的生活應該是比較坎坷的,父親被廢後來被殺,還是叔叔孫休在位的時候才給他封了個烏程侯。這樣的成長經曆,或許會對他的心理造成不好的影響。

公元264年,在濮陽興和張布等大臣的推動下,說服朱太後,迎立23歲的孫皓爲帝。孫皓即位之初,頗有振作之象,表現出一副年少有爲的樣子。他發布優诏,撫恤人民,開倉放糧,赈濟貧民,又將後宮的宮女放出以配無妻之人,贏得朝野一片贊譽之聲。舉國上下稱慶,喜得明君。

結果過了不久,孫皓原形畢露。卸磨殺驢孫皓權力穩固之後,原形畢露:性情粗魯凶暴,驕傲自滿,非常迷信,好酒好色。當時擁立他的兩個大臣濮陽興和張布暗地裏感到後悔,有人給孫皓打小報告,結果兩位擁立之臣被孫皓誅殺。

倒黴的還有朱太後,孫皓剛即位尊朱皇後爲皇太後,過了才一個月,就貶朱太後爲景皇後。第二年,孫皓就逼殺了朱太後。孫休的四個兒子也被孫皓殺了兩個,流放了兩個。

張布有個女兒絕色,很受孫皓的寵愛。孫皓殺掉張布後,一天故意問張美人:你父親到哪裏去了?張美人氣憤說:被奸賊殺死!孫皓大怒,命令人用木棒錘死了她。事後,孫皓又思念她的容貌,讓人刻制出她的木像,整天放在座位旁邊。

有一次,孫皓問左右:張布還有女兒嗎?手下答:有,但已出嫁。孫皓命人把她搶進宮,一樣的閉月羞花。于是大加寵愛,晝夜厮混,不理朝政。但這個張夫人和這個變態的仇人一起生活,心理壓力太大,不久就死了。

好酒好色

孫皓好飲酒,每次群臣宴會,他都要大家喝到沉醉不醒。他還安排黃門侍郎10人,不讓他們喝酒,專門在宴會上侍立兩旁,觀察在座官員的舉止過失。等到宴會結束後,這10個人報告所觀察到的大臣麽你的過失。正眼看了皇上,說錯了話,以及其他各種莫須有的毛病,當場處罰,過大的直接處死,過錯小的也難逃責罰。

爲了滿足自己的私欲,孫皓還強行命令官府在民間抓美女,接著又命令凡是俸祿在二千石的官員,每年都要把自己女兒的資料注冊在案。並且規定,每年都要選妃,只有選不上的才允許出嫁。結果經過幾年的搜刮,小小的東吳,後宮的女子竟然有好幾千人。

爲了安置這些美女,孫皓建立新宮,讓兩千石以下的官員都到山林裏監督伐木。破壞營房,周以圍牆,布置亭榭石木,窮極伎巧,費用以億萬計算。酷虐好殺中書令賀邵得了中風病,不能說話,休病假幾個月。孫皓懷疑他裝病,把他抓起來拷打,打了上千次,他也沒說一句話,最後孫皓命人鋸斷、焚燒了他的頭顱,把他的家屬流放。

尚書熊睦見孫皓殘暴,略微勸谏一下,孫皓命人以刀環撞殺他,死時體無完膚,慘不忍睹。至于後妃、宮女、內侍等,只要稍不合心意,剝去面皮,挖鑿眼睛,扔進水裏化成浮屍,自然也成了家常便飯。據不完全統計,孫皓執政十數年間,收集的人頭成百上千。好大喜功

孫皓不但好酒好色,酷虐好殺,他還非常迷信,好大喜功。丹楊有個叫刁玄的,自稱得到司馬徽與劉備討論天命的曆書:“黃旗紫蓋見于東南,得天下的將是荊揚的國君!”孫皓聽了非常高興,認爲這是天命。他異想天開地准備去洛陽當天子,他下令百官、母親嫔妃等一起跟隨他去洛陽。幸虧天降大雪,加上群臣的勸阻,孫皓才返回皇宮,否則東吳說不定滅亡的更快。孫皓在位期間屢次北伐晉朝,雖然曾在交趾和西陵大破晉軍,但窮兵黩武耗盡孫吳國力,終在晉滅吳之戰中一敗塗地。由于孫皓統治殘暴,屢有吳將倒戈,同時也導致民變四起。狂妄自大的孫皓居然還舉行過封禅大典。

公元276年,孫皓在宜興離墨山(國山)舉行了中國曆史上唯一的一次在南方的封禅儀式,此時傳統的封禅地點泰山正在北方晉朝的統治之下。結果封禅僅僅4年之後,吳國就被西晉滅亡。

小結

在孫皓的統治下,吳國很多大臣、宗室天天提心吊膽,有的幹脆直接投降晉朝。用西晉名將羊祜的評價就是“將疑于朝,士困于野”,孫皓無疑加速了東吳滅亡的速度。孫皓的所作所爲,的確可以稱得上特等的暴君!

公元280年,面對西晉大舉進攻,孫皓無奈之下,仿效劉禅的做法:備亡國之禮,素車白馬,肉袒面縛(兩手反綁),銜璧牽羊,舉國投降,吳國滅亡,孫皓成了亡國之君。孫皓投降後,被封爲歸命侯,當年就死在洛陽,時年42歲。

參考:《三國志》、《晉書》、張大可《三國史》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