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武漢都市圈完成地區生産總值3.37萬億元,都市圈核心區引領作用持續增強

長江日報 2024-02-26 08:21:26

日前,武漢都市圈多市公布了2023年地區生産總值完成情況。經核算,2023年武漢都市圈(1+8)完成地區生産總值3.37萬億元,占全省60.45%,占比三年來最高。名義增速高于全省0.9個百分點。其中,武鄂黃黃四市完成地區生産總值2.63萬億元,名義增速高于全省1.9個百分點,比武漢都市圈快1個百分點。

專家分析認爲,從地區生産總值來看,武漢都市圈在15個國家級都市圈中位居第五,武漢都市圈核心區和中心城市支撐引領作用正持續增強,全國重要增長極功能不斷鞏固。

武漢:

經濟發展躍上2萬億元新台階

武漢立得空間標定實驗室內,科研人員正對“閃電俠”移動街景測量車進行標定。該實驗室搭建了可供相機、激光等多種傳感器自動識別的高精度標靶,並提供了配套智能化標定軟件,實施標定後的裝備可將精度提升到厘米級。長江日報記者周超 攝

1月28日,武漢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武漢調查隊發布數據——根據湖北省市州生産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初步核算,2023年,全市地區生産總值(GDP)爲20011.6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7%。

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474.38億元,增長4.2%;第二産業增加值6800.91億元,增長5.1%;第三産業增加值12736.36億元,增長6.2%。

一年來,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轉型發展任務,武漢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堅持長短結合,立足當前穩增長,著眼長遠調結構,經濟總量邁上2萬億元台階,實現發展能級新躍升。

2023年,武漢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市戰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6%,在全市規模以上工業36個行業大類中,9個行業産值過500億元,4個行業過千億元,産業規模實現持續擴張。全市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8%,新興産業實現較快增長。

服務業加速恢複,全年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2736.36億元,比上年增長6.2%。

投資、消費、進出口“三駕馬車”穩中向好,爲全年經濟增長帶來強大動力。

重點領域投資質量提升,工業技改投資增長9.1%,新興服務業投資增勢強勁,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28.2%;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531.9億元,比上年增長8.6%;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3606.2億元,比上年增長2.9%,貿易結構模式加快優化。

過去的一年,武漢經濟增速逐季回升,一季度增長4.5%,上半年增長5%,前三季度增長5.5%,全年增長5.7%,跑出了加速度,推動經濟發展躍上2萬億元新台階。

萬億城市,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火車頭”。而作爲萬億城市中的塔尖,GDP突破2萬億元,正成爲城市競爭的新起點。目前,我國“2萬億俱樂部”正式擴容至9名成員,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杭州以及武漢。武漢是中部地區唯一一個GDP超過2萬億元的城市。

黃石:

連續13年入選外貿百強城市

2024年黃石市政府工作報告公布,全市地區生産總值增長6.8%、全省第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2%、全省第2,固定資産投資增長7.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7%、全省第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3.86%、全省第2,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20.3%、全省第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2023年,黃石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470個、總投資3500億元,集中開工億元以上項目688個、竣工投産460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4家,完成進出口總額450億元,連續13年入選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淨增“四上企業”340家,新登記市場主體4.2萬戶,其中企業類占比達24.5%、全省第3。新增省級上市後備金種子、銀種子企業46家,總數達93家、全省第3,超穎電子主板報審。

2023年,黃石融入武漢都市圈步伐加快。武陽高速提前9個月建成通車,大廣高速新增東方山互通、花湖機場高速二期順利推進,武漢新城至黃石新港快速路等對接花湖機場三條快速路加快建設。G106沿鎮至黃土坡段改建工程、大冶港湖至鄂州茅圻公路等項目加快推進,S203三洲至富池段改建工程完工。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武漢東湖高新區共建電子信息配套産業園一期竣工,1101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市通辦”,武黃城際鐵路即將實現公交化運營。港口物流優勢持續放大,全市完成貨物吞吐量8338.5萬噸、增長21.62%,黃石新港新建成8個萬噸級泊位,泊位總數達23個,“億噸港口”吞吐能力已經形成。黃石成功列入國家功能型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鄂東首個綜保區封關運營,進境糧食制定監管場地業務實現突破,跨境電商業務全面對接順豐集團,獲批貨代機構國際快運資質,黃石被新認定爲全國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獲批湖北自貿區黃石聯動創新發展區。

鄂州:

花湖機場運力能級快速攀升

2024年鄂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公布,地區生産總值增長6.0%。固定資産投資增長8.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2.2%,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5%,服務業增加值增長6.9%,進出口總額增長39.2%。推進億元以上重點項目556個,完成投資702.1億元。主要經濟指標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爭取政策資金170億元,創曆史最好水平。新登記經營主體2.37萬戶,增長8.1%,總量達15.8萬戶。新增規上(限上)服務業企業95家。

2023年,鄂州與武漢高校共建省級創新平台30家,轉化落地成果106項。簽訂各類技術合同1748項,成交金額74.4億元。鄂州(武漢)離岸科創園首批簽約企業24家。研發費用22.5億元,增長71.7%,增幅全省第一。新增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36家。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313家。

2023年,花湖機場運力能級快速攀升。累計開通國內客運航線16條,通達航點23個。開通國內貨運航線45條,國際貨運航線10條、連通國際航點14個。單日進出港貨運航班量全國第二。亞洲規模最大轉運中心建成投用,榮獲“魯班獎”,每小時處理能力達28萬件,全國第一。鄂州成爲全省第三個快遞收寄量超2億件城市。

2023年,武漢新城建設開工。鄂州與武漢共同編制《武漢新城規劃》,開工重大關聯項目138個,完成投資256億元。武漢新城展示中心、未來學校等項目建成投用,洪賓紅蓮湖酒店、希爾頓歡朋酒店開業,武鄂黃黃“三橫三縱”鄂州段10個品質提升工程全部開工、完成投資19.9億元。武鄂10條連接路全部“硬聯通”,武陽高速建成通車。

黃岡:

新能源裝機規模居全省第一

2024年黃岡市政府工作報告公布,2023年,黃岡預計全年GDP增長7%左右,有望突破3000億元。

2023年,黃岡與省聯投共建的智能科技産業園開園,與武漢東湖高新區共建的“光谷第九園”啓動二期,鄂東印染基地、羅田(北侖)軸承産業園等啓動建設。組建總規模22億元的産業發展基金。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39家、數量居全省第四。新舊動能加快轉換,光電子信息産值增長21.2%。新能源在建投資410億元,裝機規模589萬千瓦、居全省第一。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000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達到308家,數量均居全省第四。

市區以黃岡二中開工爲標志,文旅城破題開篇;以園區共建爲標志,加快産業同鏈、科技同創,科技城初具雛形;以花湖機場“城市貨站”入駐、順豐冷運等供應鏈基地建成爲標志,空港城加快建設。新導入産業同鏈項目79個,總投資100億元的三利譜偏光片項目開工建設。完成交通投資170億元,滬蓉高速紅安聯絡線通車,燕矶長江大橋、G347等硬聯通項目加快建設。

都市圈各市:

頂壓奮進成績不俗

2023年,武漢都市圈其他城市也承壓前行,頂壓奮進,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2024年孝感市政府工作報告公布,全市地區生産總值有望曆史性突破3000億元,增速全省靠前,總量居全省第5位。預計“四上”主體近50萬戶,工業總産值全省第四。

2024年鹹甯市政府工作報告公布,地區生産總值增長1.6%、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1.4%。

2024年仙桃市政府工作報告公布,預計實現地區生産總值增長6%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0%,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全國縣域經濟百強排名第56位,中國工業百強縣(市)排名第71位。

2024年天門市政府工作報告公布,預計地區生産總值增長6.2%,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産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增長7.5%、7.0%、8.3%、15.1%,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5.6%和7.8%。再次入圍全國縣域經濟百強。

2024年潛江市政府工作報告公布,完成地區生産總值904.92億元,增長6.3%;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産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增長8.2%、8.1%、8.7%、21.2%,全部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國縣域經濟百強榜進位至第77位。

【專家分析】

武漢都市圈核心區

和中心城市引領作用增強

武漢銳科激光智能制造産線,100多台全自動泵浦源設備在生産光纖激光器核心部件。隨著不斷加強預先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銳科激光的半導體激光器芯片功率和泵浦源功率得到進一步提升,光纖激光器坐穩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寶座。長江日報記者周超 攝

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長江經濟帶智庫聯盟秘書長秦尊文介紹,經初步估算,在15個國家級都市圈中,2023年GDP達5萬億元的都市圈有南京都市圈和廣州都市圈,GDP達超4萬億元的都市圈有深圳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武漢都市圈3.37萬億元,位居第五位。“武鄂黃黃四市完成地區生産總值2.63萬億元,名義增速高于全省1.9個百分點,比武漢都市圈快1個百分點。”秦尊文說,武鄂黃黃核心區對武漢都市圈的帶動作用明顯,說明湖北省在武漢都市圈中大力發展武鄂黃黃核心區的前瞻性強。

武漢都市圈研究會會長、武漢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春洋認爲,2023年,武漢都市圈地區生産總值占全省60.45%,占比三年來最高,名義增速高于全省0.9個百分點。與全國總量比較,占全國比重爲2.68%,與2022年相比提高了0.015個百分點,說明武漢都市圈作爲全國重要增長極的功能在不斷鞏固。

“武漢都市圈核心區和中心城市支撐引領作用增強。”李春洋說,核心區和中心城市能有力支撐圈域經濟發展,2023年,武漢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20011.65億元,加入2萬億元俱樂部,比上年增長5.7%,位列中部地區中心城市第一名,有力地帶動了武漢都市圈夯實全國重要增長極地位。武鄂黃黃實現地區生産總值2.63萬億元、同比增長5.78%,占武漢都市圈的78.15%。武漢市地區生産總值占武漢都市圈的59.3%,工業恢複加快。武漢市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8%,增速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爲26.3%。

李春洋認爲,圈內通勤變得更加便捷,生態環境也得到不斷改善,這也爲武漢都市圈發展創造了更多更好的條件。

2023年,武大、武陽、武紅、硚孝高速二期開通運營,武漢至孝感、黃石、紅安通行時間大幅縮短。打通斷頭路瓶頸路數量已達19條,圈內通行更加暢通。都市圈城際公交線路開通數量達到32條,圈域城鄉交通更加便捷。武黃城際公交化運行,硚孝高速點對點免費通行,鄂黃長江大橋一型客車免費通行,大大降低了圈內城市出行成本。

2023年,武漢都市圈城市PM2.5濃度均值爲37.7微克/立方米,達到2025年不超過40微克/立方米的目標;2023年,武漢都市圈地表水省控考核斷面135個,水質優良率85.9%,達到年度目標,無劣Ⅴ類水體。

秦尊文建議,下一步,武漢都市圈建設要繼續發揮區位交通和科創優勢,把潛在優勢變成現實的生産力和經濟優勢,特別是要通過武漢新城放大東湖高新區的示範作用,帶動黃石、鄂州、黃岡的國家級開發區,武鄂黃黃要進一步抱團發展,形成世界級的産業集群。

(長江日報記者高喜明 蔡早勤)

【編輯:趙可】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59222222。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kin0207@126.com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