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小國硬剛美國,拒絕撤軍,底氣源自東方神秘力量!

林觀魚 2024-02-26 22:40:12

一個僅有2萬多平方公裏的非洲小國,竟然可以暴打200多萬平方公裏的鄰國,一個僅擁有3萬部隊的小國,竟然可以向世界霸主美國大聲說“不”,這個小國就是非洲的盧旺達。

盧旺達2月19日拒絕了美國要求其從剛果(金)東部撤出部隊和導彈系統的要求,稱他們是在保衛盧旺達領土,因爲剛果(金)在邊境附近進行了“大規模軍事集結”。美國這是保不住面子,實力震不住場子了。

裝備精良的盧旺達部隊

非洲東部,盧旺達與剛果(金)兩國的恩怨糾葛近三十年,涉及難民、資源、反對派武裝等諸多方面。盧旺達軍隊長期駐紮在剛果(金)是雙方長期關系緊張的一種的表現。盧旺達部隊在剛果金的存在對于維護自身安全和利益至關重要。所以,面對美國的撤軍要求,盧旺達選擇了強硬拒絕。

爲什麽小國盧旺達會在剛果(金)駐紮軍隊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剛果(金)是比利時國王的私人殖民地,而盧旺達則是當時德國的殖民地。但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後,盧旺達就被劃給了比利時,並入了當時的比屬剛果。盧旺達是由2個主要的種族所組成的,一是圖西族,其人數較少,但多數屬于地主、官僚或技術人員,而另一個則是胡圖族,其人數較多,但多半是傳統的牧人或農人。圖西人一直與比利時合作,擔任協助管理角色,擁有比較多的特權,因此胡圖人一方面認爲圖西人是叛徒,也一直對這種不公平的待遇懷恨在心。

1184年柏林西非會議是德國殖民盧旺達的開始

1962年,盧旺達正式獨立,胡圖族獲得了國家管理權。擔心遭到胡圖人報複的圖西人,開始大規模地出逃,多數逃到盧旺達北方的烏幹達,並且在烏幹達的南部地區組成武裝組織自保。當時烏幹達的總統穆塞韋尼對于圖西族的武裝進行了支援,他的手下有衆多的圖西族將領擁有獨立的武裝,穆塞韋尼無法完全控制這些將領,所以對于這些將領反攻盧旺達的行爲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敷衍了事。

1990年10年圖西族的武裝與盧旺達胡圖族武裝開始大規模武裝沖突,而盧旺達國內針對圖西人的暴力攻擊也越來越嚴重。1994年盧旺達總統哈比亞利馬納與布隆迪總統在搭乘客機時,被疑似圖西族的武裝分子擊落,雙雙死于這場攻擊中。雙方的沖突最終發展成爲大規模的種族沖突,兩個月時間有上百萬人在沖突中喪生,讓盧旺達成爲人間煉獄。

盧旺達種族沖突後場景

舉世震驚的盧旺達種族沖突爆發後,情勢進一步失控,盧旺達愛國陣線南下猛攻盧旺達首都,並且對占領區內的胡圖人展開報複性殺戮。圖西族掌控盧旺達管理權後,大約200萬胡圖族難民外逃到剛果(金)境內。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正是這群人引發了更大的非洲大亂鬥,最終造成了剛果金內多國軍隊駐紮的局面,恩怨情仇三十年至今都不能和解。

當時的剛果(金)還叫薩伊共和國,當時的總統叫蒙博托,這個人是有名的“非洲暴君”。逃到薩伊共和國的胡圖人,跟過去逃到烏幹達的圖西人一樣,也組織了武裝來保護自己的安全,並且時常跨過國境,進入盧旺達攻擊圖西人。這些胡圖人認爲在圖西人背後撐腰的是烏幹達,因此也威脅要攻擊烏幹達。

蒙博托對于這些胡圖族的武裝也采取合作支持的態度,爲他們提供庇護,同時依靠他們打擊國內的反對派勢力。烏幹達與盧旺達的新政府也采取針鋒相對的行動,他們直接介入薩伊的內戰,支持其中一個反蒙博托的武裝組織“解放剛果民主力量同盟”。這個組織的領導者叫卡比拉。

非洲暴君之一蒙博托

1996年3月卡比拉率領部隊向首都金薩莎推進,當時非洲的安哥拉、納米比亞、布隆迪等,因爲各種利益關系紛紛參戰,或是選擇支持卡比拉,或是其它的反蒙博托民兵部隊,形成了一場大混戰。這次混戰被稱爲第一次剛果戰爭。1997年卡比拉帶領部隊占領金薩莎,蒙博托倉皇逃走,卡比拉掌控了剛果(金)的控制權。

盧旺達的部隊從此也在剛果(金)進行駐紮。烏幹達與盧旺達兩國,駐有最多部隊,並處處幹預卡比拉的政府,許多圖西人因爲扶持卡比拉政權有功,在剛果(金)擔任高官或顧問,也引起剛果本地人的嚴重不滿。

卡比拉也希望擺脫這些國外勢力的掌控,他逐步拔除那些圖西族的高官與顧問,在1988年下盧旺達和烏幹達發出最後通牒,希望他們能撤出部隊。這樣的翻臉行爲,也激怒了盧旺達和烏幹達,由此引發了第二次剛果戰爭。

卡比拉檢閱部隊

第二次的剛果戰爭中,總共有9個國家直接派兵參戰,許多未參戰的非洲國家都或多或少被卷入這場戰事之中。烏幹達、盧旺達、安哥拉、納米比亞等國的國內反政府武裝組織也紛紛參戰,非洲大陸打成一鍋粥。這場戰爭,也被稱之爲“非洲大版世界大戰”。

這場非洲大戰持續進行了3年多,雙方勢均力敵,戰事成爲殘酷的消耗戰,造成了大量的平民傷亡。烏幹達、盧旺達與津巴布韋等國,一直維持大量部隊參與戰事之中,最後幾乎拖垮國家財政。直到2001年卡比拉遇刺身亡,卡比拉的小兒子執政,他選擇了與盧旺達和烏幹達和解,承認他們在剛果(金)的部分利益,第二次剛果戰爭才結束。

第二次剛果戰爭結束了後,盧旺達與剛果(金)也是摩擦不斷,雙方互相支持的反對派武裝互相越境進行襲擊。其中盧旺達支持的M23運動在剛果金境內制造多起針對平民的襲擊,讓雙方關系一直矛盾不斷,就像一個火藥桶,隨時可能被點燃。

第二次剛果戰爭衆多國家直接參戰

除了曆史恩怨和民族矛盾外,資源爭奪才是盧旺達在剛果金長期駐軍的重要原因。這些資源對于盧旺達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盧旺達政府通過駐軍剛果金,試圖控制這些資源,爲自身經濟發展提供支持。

剛果(金)之所以沖突不斷,是因爲它擁有多種自然資源,包括黃金、鑽石、石油和其他貴金屬。剛果(金)是世界第三大鑽石生産國,占全球供應量的23%,是最大的钴生産國,占全球供應量的70%,钴是綠色技術革命中必不可少的稀土元素,也是重要的金、銅和錫生産國。盧旺達和烏幹達長期低于剛果(金)進行資源掠奪,他們很多的出口産品,特別是黃金和錫,都是來自剛果(金)通過走私來到盧旺達和烏幹達。截止到2000年,盧旺達通過對剛果金境內資源的掠奪,鑽石出口量從一百多克拉猛增至三萬克拉,每月的钽出口額也高達2000萬美元。

剛果金大量礦産資源被掠奪

盧旺達在剛果(金)的資源爭奪行爲引發了剛果金的不滿和抗議。兩國之間在資源開發和利益分配上的矛盾不斷加劇。雙方都扶持對方的反對派,長期打代理人戰爭,兩國之間劍拔弩張,一個小矛盾就可能引發全面沖突。

盧旺達面積2萬多平方公裏,人口1300多萬,對手剛果(金)面積230多萬平方公裏,人口超過一億,可是爲什麽小國盧旺達卻能獲得優勢,並且能夠幹預剛果(金)的局勢呢?

盧旺達的實力,來源于神秘的東方力量!

1994年盧旺達種族大沖突之後,國內滿目瘡痍,種族之間對立嚴重。這個時候有一個叫卡加梅的人站了出來,他組織了“愛國陣線”逐步成爲盧旺達最強的軍事力量。最終卡加梅成爲盧旺達的掌控者,他借鑒東方大國的經驗,采取了三大措施,在盧旺達創造了經濟奇迹,讓這個國家獲得了高速發展,擁有了與剛果(金)一較高下的實力。

卡加梅檢閱部隊

首先,他把種族沖突中表現突出的幾個小領導人抓起來,給民衆一個交代,其次,盧旺達不再分種族,而是人人平等,都是清一色的盧旺達人,實現了民族和解,爲國內發展奠定了穩定的基礎。

第二,在經濟上,他借鑒我們“改革開放”的經驗,大量人員來我國取經,在農村重新分配了土地,讓人人都能獲得溫飽。國家進行了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奠定了産業發展的基礎。在教育方面實行義務教育,讓國民識字率顯著提高,爲經濟發展提供了優質勞動力。從2000年起盧旺達經濟始終處于6-8%的高速發展,成爲非洲經濟發展最快的區域。

第三,在部隊建設上盧旺達大量購買我國的榴彈炮、防空導彈、反坦克導彈等武器裝備,戰略戰術,日常操典也全部借鑒我國的經驗。目前他們已經成爲非洲大陸一支不容忽視的武裝力量。2019年盧旺達獨立58周年閱兵式上,士兵全部按照中式操典和中式口號進行閱兵,場面相當震撼。

中式閱兵的盧旺達部隊

美國作爲世界霸權的存在,一直在全球事務中具有強大的話語權。然而,隨著美國在全球事務中的影響力降低,非洲大陸上的恩怨問題也越來越難以解決。美國雖然明確要求盧旺達從剛果金撤軍,但由于缺乏足夠的影響力和手段,這些要求往往難以得到落實。

美國的撤軍要求未能實現,反映了當前國際秩序的變化和美國全球影響力的減弱。同時,表明非洲國家在處理地區事務時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不斷增強。然而,這種變化並未帶來盧旺達與剛果金之間恩怨的解決,反而使得兩國關系更加複雜和難以預測。

100多年以前,歐洲的殖民者人爲的把盧旺達的民衆劃分爲胡圖族和圖西族,目的只是爲了便于管理當地居民,但是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後續問題,給這個國家以及非洲大陸帶去了動蕩與混亂,造成了種族仇殺的慘劇。100多年以後非洲國家還在動蕩中尋找自己的發展之路,這樣的混亂與沖突還將繼續!

0 阅读:0

林觀魚

簡介:有深度,有溫度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