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生産了C919,就標志著中國成爲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研發制造大型客機能力的國家?

科普班的春天 2024-04-20 23:12:55

①大飛機組裝不是某某想電腦組裝,過程極其複雜,投入巨大,周期長,參與人員多。面向複雜應用的深度集成開發,其實也是非常非常難的,當然它的難和關鍵子領域的技術難不是同一個意義的難,而是各有各的領域知識的難。大飛機制造,供應商數量很多,器件種類多,供應商對接談判多,商務法務采購團隊很忙,器件資料中文化,簡易化,sop手冊編寫等那個不是很難的活。大系統的有機整合設計,可能有供應商幫忙,但最終方案的確定,實驗,修改設計,哪個都要耗費無數工程師心血。光供應鏈管理和設計,都是小國家承擔不起的。不用說還有電氣,軟件,安全,通信等關鍵子系統的國産化任務,這些就更艱難了。

②終極目標肯定是實現全部“國産化”。但這要看在什麽層級上國産化。要說吹毛求疵,全部國産化要全部使用自己的物料嗎?包括材料,航空級的控制芯片等各種IC,專利,知識産權?就拿芯片來說,一個飛機上要用多少芯片?小到ADC芯片,板級電源管理芯片,嵌入式CPU,FPGA,DSP等等。這個不說在技術上我們和別人的差距,就說如果實現了國産化,就會至少存在三個問題。第一,可靠性。大飛機的安全系數要求非常高,芯片本身的工作可靠性要求極其的高,不是普通我們用的arm,8051。任何産品的初期都不保證很高的可靠性,如果飛機今天有問題明天有問題,你還敢坐嗎?到了那個時候才是真正損害國家,徹底將大飛機之夢斷送的時候。第二,成本。如果一些部分我們不用成熟的技術,而是過分的要求國産化,那麽累計的成本會非常高,因爲,開發成本高,其次出貨批量會少,那麽當個成本就會很高。那麽我們的飛機在和別人競爭時就沒有優勢可言。不要忘記,我們的飛機最終是要賣的,不是做出來看一下就好了,商飛作爲一個公司是要運作和盈利的,雖然短時間內可以靠國家出資,但這不是永久之計。第三,時間。“國産化”需要時間,我們不能因爲這個要求而封住自己的腳步,等所有的系統全部國産化了再去造飛機。而是先進行部分國産化,加之整體設計。這個設計不是簡單的將零件組裝在一起。我們進行了飛機的外形設計,也就是氣動設計,這個是根本。現在國內航空業在蓬勃發展,現在是很好的契機,對飛機的需求量特別大。錯過了這個時間也就錯過了機遇。

③這麽大型的客機,飛機蒙板的整體鍛壓也是很難的,全球也沒幾個國家能做,大家都看好粉末冶金技術,但是到現在也沒聽說哪種飛機能大規模使用粉末冶金造出來的零件,怎麽會有這麽多人覺得造殼子是低端産業,這個低端,那這麽多的公式是在算什麽。另一方面,飛機系統集成不是簡單的工作,實際上,飛機系統集成工作的技術難度不亞于任何子系統的設計。飛機系統的安全性指標怎麽分解到各個系統,各系統之間如何通訊,各子系統的需求如何定義,等等都是極具挑戰的。

④目前已經不是能不能造的問題,而是能不能飛的問題。商用飛機與軍用不同,軍用可以自己說了算,但商用已經有了一個國際體系,需要各種國際認證,核心零部件都需要經過這個認證。目前商用飛機,基本已被一些國外企業壟斷,設立了比較高的門檻,我們進入的晚,要擠入這個市場,就不得不做一些妥協,先使用國外核心零部件組裝,然後一步步搞合作或替代,這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但因爲市場潛力大,也要這樣去做。如果不獲得國際認可,就會受到各種限制,至少不能飛國外航線,市場規模就受限,很難盈利,也就難以發展。

⑤一些人總認爲部分子系統是購買的國外技術,忽略自己設計生産工作。凡事不能一蹴而就,全部國産化是不現實的,也是不科學的。按部就班,逐步完成才是正確道路。既不能因爲難而不做,又不能過高要求,兩者都會導致失敗。設計的意義太多了,裏面的工作也太多,不要不了解就胡亂批評。首先要對各個方面的工作和參與者給予肯定,也就是給予技術以肯定,給予知識以認可,才是一個民族和社會的發展進步之路。

你覺得哪一個觀點更有說服性?歡迎留下你客觀的見解。

1 阅读:425

科普班的春天

簡介:寫奇妙趣事 答科文趣事 品所見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