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甯遇豺狼,不遇山魈”,山魈究竟是什麽讓人如此害怕?

小美科普講堂 2023-05-12 09:06:24

“甯遇豺狼,不遇山魈”是一句老話,意思就是在野外遇到豺狼雖然凶險,但好歹能撿條命回來,一旦遇到山魈基本上就沒有生還的可能了。在這句老話中前半句取自“豺狼虎豹”,這是古人對自然界中能吃人猛獸的稱呼。那麽,山魈究竟是什麽,竟然比豺狼都要凶狠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豺狼”有多凶?

豺狼其實不是一種動物,而是豺和狼的統稱,也就是說“豺狼虎豹”是四種動物,它們的排序應該不是隨意排列的,也不是爲了更順口(虎豹豺狼,狼豺虎豹也都順口),而是這四種動物一旦與人相遇,豺對人的威脅最大,狼次之。

不過,這個說法與我們的認知有些相悖,因爲比戰鬥力,顯然老虎比花豹強,花豹比狼強,狼比豺強,爲何排序恰恰相反呢?這就要從這些動物的習性說起了。

老虎和花豹雖然戰鬥力強,但是它們是獨居動物,對人類的主動攻擊性並不強,而這也是花豹和老虎傷人比較少的原因,它們通常遠遠的聞到人類的氣味就會遁走,極少會主動攻擊人。但是狼就不同了,它是群居動物,也是機會主義者,當遇到落單的人時,狼群圍攻人的幾率是很高的,也就是說狼群對人類的主動攻擊性要強于虎豹。

最後就是豺了,豺是四種動物中體型最小,也是最神秘的一種,它的神秘主要是因爲如今的豺數量太稀少了,都已經成爲了瀕危物種,所以如今大多數人對豺不太了解。

只比狐狸大一點的豺

不過,曾經的豺在我國可是遍布大江南北,數量超過狼的存在,它們雖然體型小,但是這種動物非常的凶殘,因爲大多數食肉動物都是將獵物咬死後分食,但豺不同,它們在圍攻獵物時就已經迫不及待的開始撕裂獵物的皮肉進食了,因此,被豺群圍攻的獵物通常都是被咬到血肉模糊,痛苦而死。

除此之外,豺靈活性超強,它們不需要奔跑原地向前跳都能跳2米高,3米遠,這使得它們能夠躲開大型動物的反撲,同時能跳到對方的背上撕咬,而且“掏肛”並非鬣狗的絕活,豺也非常擅長掏肛,在圍攻獵物時,它們也會分出幾只前面吸引獵物的注意力,後方的豺會趁機撕咬獵物的臀部。

最關鍵的是豺群非常的凶狠,它們敢與大型的食肉動物搏鬥,這是狼不能比的,在《老虎》(thereferenceistoAnderson,1954)中就記錄一起豺群圍攻孟加拉虎的事件,其中豺群的數量爲30只,孟加拉虎爲成年虎,結果豺群以12只的代價將孟加拉虎圍攻致死。

而從目前的文獻資料來看,狼群還沒有殺死過成年虎的先例,而且同樣群居,豺群的成員數量至少是狼群成員數量的3倍以上,因此在豺狼虎豹中,豺狼的排名靠前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那麽,既然豺狼都如此的凶狠了,山魈又是什麽動物,能讓人如此忌憚呢?我們接著聊。

山魈是什麽?

關于山魈最早的說法被認爲是出現在《山海經》的《海內南經》中:

南方有贛巨人,人面長臂,黑身有毛,反踵,見人笑亦笑,脣蔽其面,因即逃也。

只是這裏並沒有提到山魈這個詞,之後《國語·魯語》中的“夔一足,越人謂之山臊”的描述也被認爲是山魈,不過,夔通常是指水神。在古代的記載中,真正出現“山魈”這個詞是在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在該書中有一篇名爲“山魈”的文章,大意是說孫太白曾經回憶過自己半夜遇到山魈的經曆,在文中對山魈進行了相對細致的描述:

忽視之,一大鬼鞠躬塞入,突立榻前,殆與梁齊。面似老瓜皮色,目光睒閃,繞室四顧,張巨口如盆,齒疏疏長三寸許,舌動喉鳴,呵喇之聲,響連四壁,公懼極。

從這段描述我們可以找到山魈的幾個特點:可以站立、身材高大(殆與梁齊)、臉色綠黃(老瓜皮色)、眼睛很亮、嘴巴很大、牙齒稀疏且長約10厘米,能夠發出尖利的叫聲。

通過這些特征,我們能夠初步的判斷,它應該是一種靈長類動物,畢竟能夠站立的有毛且高大的動物並不多,通常也就是靈長類動物、熊科動物以及貓科動物,但是熊和大貓(虎豹等),古人都比較熟悉,所以,大概率是靈長類動物。

再通過牙齒、嘴巴以及面部多彩的特征我們基本上能夠鎖定它就是彩面狒狒,彩面狒狒又稱山魈,是一種大型的靈長類動物,屬于猴科山魈屬,而且它還是現存最大的猴子。

成年的山魈頭大而長,面部皮膚爲綠色,脊間爲鮮紅色,這與《聊齋志異》中關于山魈的面部特征基本吻合,只是山魈的體長通常在1米左右,體重最大30千克,這個描述稍有不符。但是,嘴大以及牙齒稀疏且長,比較符合,因爲山魈的犬齒長度可達6厘米以上,而且它的牙齒確實比較的稀疏。

最關鍵的是山魈還是最凶的猴子,首先,山魈並不是素食動物,而是雜食性動物,除了水果外,它們特別喜歡吃肉,而在它們的肉食食譜中,除了昆蟲、兩棲動物外,還包括小型的哺乳動物,在捕殺哺乳動物時,它們會將動物抓住,然後用自己尖利的犬齒咬死對方。

其次,山魈是一種具備極強攻擊性的群居動物,它最大的天敵是花豹,但是同樣的它也是非洲地區殺死花豹最多的動物之一,根據科學家們的觀察發現,在花豹與山魈的沖突中,約有30%的情況下山魈殺死了花豹(群攻),正是因爲這樣,花豹通常只會獵殺落單的雌性和幼年山魈。

當然,豺群也能殺死花豹,而山魈之所以能夠讓古人如此的忌憚,主要原因就是山魈只存在于人們的傳說之中,幾乎沒有人見過它,所以在以訛傳訛下,山魈被妖魔化了,爲什麽這麽說呢?因爲山魈是非洲獨有的動物,而它之所以出現在蒲松齡的書中,原因可能與鄭和下西洋時在非洲見過山魈,或者其他的探險家在非洲聽過或者見過,然後將這種動物誇大後回國傳播,久而久之,山魈就成了一種比豺狼還要厲害的存在了。

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山魈的長相,即便沒有見識過山魈的戰鬥力,僅僅是從它“鬼面”和“獠牙”這兩個特征就足以讓人將其放入“猛獸”的行列了。

總結

從古代的描述看,山魈應該就是非洲的山魈,也就是彩面狒狒,它之所以讓人害怕,就是因爲大多數人只是聽過它的傳言,並沒有見過真的,而且起初將山魈這種動物的描述帶回國的人必然也被山魈的長相給嚇倒從而誇大了它的恐怖,久而久之,就在山魈就在人們心目中成爲了比豺狼還要恐怖的存在了。

2 阅读: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