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疊屏手機鼻祖柔宇科技被申請破産審查,員工:技術很牛管理不行

紅星資本局 2024-03-31 03:40:32

柔宇科技再次引發市場關注。

3月29日,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柔宇科技”)及其兩家子公司各新增一則破産審查案件。對此,柔宇科技創始人劉自鴻僅對外稱,一切以官方消息爲准。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作爲曾經的資本寵兒,擁有全球領先柔性屏技術的柔宇科技,先後獲衆多創投機構的一再加持,多輪股權加債權融資累計近100億元,一度是估值超500億元的“獨角獸”企業。

然而,領先技術和資本加持並未轉化爲市場競爭力,資本持續消耗之後,柔宇科技的種種問題也逐漸暴露。

資料圖 據視覺中國

曾經的資本寵兒

被申請破産審查

據全國企業破産重整案件信息網,3月29日,柔宇科技及其子公司深圳柔宇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深圳柔宇顯示技術有限公司各新增一則破産審查案件,申請人分別爲自然人張明、王金周、郭曉濤。天眼查App顯示,柔宇科技目前有20余條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總金額超30億元。

柔宇科技成立于2012年。2012年5月-2021年9月,柔宇科技共進行過8輪融資,獲得股權投資約61.97億元,債權融資約36.53億元,其中不乏中信資本、深創投、杭州基石、保利(橫琴)資本等衆多知名投資機構。資本青睐的主要原因是柔宇科技有技術,有人才。

據北京日報,柔宇科技創始人劉自鴻被稱爲“天才少年”,17歲以江西省撫州理科高考狀元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碩士畢業後,劉自鴻還獲得了美國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學位。

2012年,29歲的劉自鴻從美國歸國創業,和他的另外兩名清華大學兼斯坦福校友魏鵬、樊俊超共同出資10萬元創立了柔宇科技。2014年8月,柔宇科技發布了世界最薄彩色柔性顯示器,厚度僅爲0.01毫米,卷曲半徑可達1毫米,在當時可謂是顛覆式的技術水准。

2018年6月份,柔宇投資110億元建成並投産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全球首條全柔性顯示屏大規模量産線。

此後搶在折疊屏風口爆發前夕,柔宇科技推出了首款可折疊柔性屏手機柔派,比三星、華爲還早,在當時一度被稱爲手機新形態的鼻祖。柔宇科技宣稱,其新型超薄彩色全柔性顯示屏,厚度僅有0.01毫米,卷曲半徑可達1毫米,而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更是讓産品彎折可靠性大幅提升。

技術看似酷炫,但産品始終難以獲得市場認可。證券日報報道稱,手機産品價格昂貴成本始終難以下來、搭載核心技術屏幕品質不高體驗感不強、産品更叠較慢,讓柔宇科技難以盈利,直至在資本市場遇冷、資金鏈繃緊後,徹底陷入困局。

144億元IPO折戟

現金流問題始終存在

2020年,柔宇科技提交了科創板IPO申請。招股書(申報稿)顯示,柔宇科技擬募資144.34億元,用于柔性前沿技術研發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等。其中,補充流動資金需求達72億元。

據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連年虧損的柔宇科技自身並沒有“造血”能力。2017~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累計營收只有5.17億元,累計虧損卻達到31.95億元。且在報告期內,柔宇科技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均爲負數。

不過在2021年2月,其IPO審核終止,主要是柔宇科技主動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或者保薦人撤銷保薦。

2021年12月,一名自稱在柔宇科技從事人力方向管理員工的一封“討薪”求助信,引爆了柔宇的資金危機。求助信稱,“目前公司已經拖欠近千人工資,從保潔、保安、管理人員薪資,拖欠時間長達近半年不發工資。”柔宇科技一位內部人士證實,全員欠薪的情況確實存在。

2022年清明假期前,柔宇科技欠薪問題登上熱搜榜,並傳出柔宇科技全員放長假的消息。欠薪風波後,2022年9月,柔宇科技又出現資産被查封和凍結的情況。

産業化是柔宇的“痛”

獨董劉姝威曾兩次發文呼籲救救柔宇

2022年4月13日、14日,柔宇科技獨立董事劉姝威連發兩文,希望(外界)拯救柔宇科技,尋找戰略投資者共同解決問題。

對于柔宇科技的困境,劉姝威在文章中歸結于兩點原因:第一,由于柔性屏産線2018年投産,部分應用創新技術研發成果近一兩年才完成,公司還沒來得及開拓市場;其次,三位創始人對開拓市場、創造現金流、保障公司運營缺乏經驗。

其實,在柔宇科技發布其首款折疊屏手機時,就有業內人士質疑,如果柔宇的柔性OLED折疊屏過關,爲什麽沒有下遊的手機終端廠家願意使用,反而是做柔性OLED屏的柔宇自己走上前台?

産業化一直是柔宇的“痛”。第一財經記者曾在2019年1月的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産品展覽會)上看到,柔宇把中小尺寸柔性OLED屏幕,貼在帽子、T恤、手提包上,變爲可穿戴設備;把柔性OLED屏與音箱結合,變爲帶屏智能音箱;甚至把與平板電腦配套的小型鍵盤,做成薄如紙、柔如布的透明可卷曲鍵盤,卷起來像一支筆。如今回看,這些展品沒有真正做成銷量上規模的硬件産品。

一位資深的業內人士分析說,柔宇太注重仰望星空,沒有腳踏實地。它推出像紙一樣的柔性OLED屏,卻沒有深耕,把它真正商品化、市場化。而實驗室的東西實現量産、商品化,往往需要漫長的過程。

從産業鏈看,做任何一個産品,開始時就要做上遊供應商、下遊客戶的布局。柔宇的供應商完備程度或有欠缺,做量産商品就必須有大批量設備、材料的供應商。上述人士說,實驗品與商品供應鏈不一樣。

據證券時報報道,通信工程師、戰略規劃專家袁博表示,柔宇科技在過去的發展中,重視技術而忽略商業落地,這導致其一直靠融資而不是商業銷售來支撐,這並非良性的發展。

曾在柔宇科技工作了兩年多的陳銘評價,柔宇技術確實很牛,創始人的背景無可挑剔,這幾年柔性屏産業發展也蒸蒸日上。柔宇陷入困境,跟劉自鴻的個人情懷和管理短板有很大關系。劉自鴻提出的目標過于高遠,讓柔宇的路越走越窄。“老板的願景很宏大,想做創造柔性星球的拓荒者,這太理想化了,對一家創業公司來說可能是致命的。”陳銘說。

劉自鴻是一位優秀的科學家,但是不擅長企業管理,這是柔宇“高開低走”的重要原因之一。“這兩年我感覺公司的管理太混亂了,內耗內卷太嚴重,辦事效率極其低下。”陳銘說, “事無巨細都需要劉自鴻審批,權力高度集中,底下人沒有權限,也不敢拍板。”

編輯 余冬梅 綜合自北京日報、證券日報、財聯社、第一財經、證券時報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1 阅读:3216
评论列表
  • 2024-04-01 00:50

    他的柔性屏牛的話你叫京東方跟TCL情何以堪[得瑟][得瑟][得瑟]

    沙漠裏的泥鳅 回覆:
    如果真的牛的話,你會今天它破産了才知道有這家夥的存在?
  • 四海 11
    2024-04-01 07:42

    任何公司只要有中信介入,這公司100%得黃[吃瓜]。

  • 2024-04-01 01:25

    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還跑錯了方向那種

  • 2024-03-31 06:22

    破産是必然的…

  • 2024-04-02 03:15

    真的有那麽牛的技術,以現在的大環境,國家是不會讓他破産清算的。

  • 2024-04-01 00:15

    清華+斯坦福,明顯就是吃詐錢的騙局嘛![呲牙笑]

  • 2024-04-01 20:37

    想不出一個折疊屏有雞毛技術?[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