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宋子文長女闊別祖國60年後首次回國:我們是很普通的家庭

圍爐煮世界 2024-04-07 03:25:31

1985年,美國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寫了本書,《宋家王朝》。

此書剛經出版,西格雷夫就惹來一場麻煩。找上門的,是宋子文生前好友,同時也是宋子文遺産指定執行人,威廉姆·紐曼。

原來,西格雷夫在書中對宋子文的財産作了這樣的描述,“他是地球上最富有的人。”富有到什麽程度呢?西格雷夫用了一個數字:5至7億美元。

威廉姆·紐曼看到西格雷夫的表述後,大爲光火。

當初,宋子文去世後,作爲遺産執行人的他,明明白白地知道,宋子文留下的房産和非不動産價值多少。就算加上多年來房産的升值,也遠遠達不到西格雷夫所說的驚人數字。

紐曼第一時間寫信給西格雷夫表示抗議,同時,也在公開場合怒斥,“他的描述是不正確、不屬實的!”

兩人各執一詞,外界不明真相。

直到23年後,宋子文長女宋瓊頤回到上海,這才揭開謎底。

在很多人眼中,宋子文無非就是仗著蔣介石“大舅子”身份,橫行一時者。事實上,宋子文,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宋子文在哈佛攻讀完經濟學碩士學位後,繼而又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這期間,他曾在花旗銀行供職,雖只是一名普通辦事員,卻也由此對國際金融業務有了許多了解。

1917年,宋子文回國後,受聘于漢冶萍公司,任上海辦事處秘書。這家公司由清末首富盛宣懷一手創辦,在這裏,宋子文出色的財務管理能力已經展現出來。

後來,因與盛家七小姐盛愛頤的感情受到攔阻,宋子文辭職離開。這次離開,卻也同時開啓了他未來的巅峰之路。

1923年,孫中山急需財政人才,宋慶齡向孫中山極力推薦弟弟。孫中山先還只是把宋子文安排在自己元帥大本營任英文秘書,對于名校博士畢業的宋子文來說,他絲毫沒覺得自己在屈就,只是用心將事情做好。

很快,宋子文的能力得到孫中山認可,被任命爲中央銀行副行長、行長,直至後來成爲財政部長。

彼時,廣東金融秩序混亂,綿延數千年的封建經濟體制影響很深。尤其在稅收方面,地方各級官吏扣留比例很大,老百姓繳納的稅款越來越多,中央財政卻越來越困難。

宋子文將自己從美國學到的先進金融管理制度用在了改革舉措上,規定稅收只能由他任命的國民黨專職官員親自征收,還建立了一支只聽命于自己的武裝隊伍,稅警總團。

這樣一來,軍隊和地方政府就無權收稅,需要資金的話,必須去專款專項申請。

通過一系列改革,征稅科目沒有增加,農民和老百姓的稅務負擔有所減輕,但廣東省的稅收卻很見成效,從1925年的2518.2萬,一下飙升至1926年的10013.6萬。

這些增加的稅收,爲北伐提供了強有力的財力支持。

不過,宋子文雖與大姐夫關系很好,與妹夫蔣介石的關系到後來卻很尴尬。蔣介石敗退台灣時,宋子文不願與之同行,五十年代,宋美齡請宋子文赴台爲蔣介石暖壽,他也是拒絕的。

宋子文去世後,宋美齡人在夏威夷,都不曾前去見哥哥最後一面,因爲蔣介石不同意。

宋子文與蔣介石的矛盾,還要從當年老蔣追求宋美齡時說起。

1924年,蔣介石對宋美齡展開追求,最開始,宋子文是堅決反對的,還多次在母親面前談及此事。

多年留洋的宋子文看不慣蔣介石身上的那股匪氣,認爲他讀書少,與宋美齡不配。宋子文反對得最激烈時,家裏甚至請來了譚延闿勸和。譚延闿勸解他,“兒女婚事做父母的尚不應多管,更何況姊妹呢,徒傷感憤,且贻口實。”

不過,宋美齡和二姐宋藹齡都很看好蔣介石,姐妹倆也同時給母親倪桂珍洗腦,認爲宋家的財産需要像蔣介石這樣的男人來保障。

倪桂珍還是被兩個女兒洗腦成功。宋子文也在譚延闿的說和下不再反對。

雖如此,蔣介石和宋美齡的心裏,對宋子文已經有了不淺的隔閡。

但是,真正讓蔣介石與宋子文不和的原因,還是因宋子文對蔣介石的態度。

宋子文有個性有見解,敢于直言,對蔣介石態度也比較傲慢。與之相反,宋藹齡的老公孔祥熙,處事圓滑,對蔣極力逢迎。

比如,宋子文再三堅持國民政府施行《預算法》,法令好不容易頒布後,蔣介石卻第一個帶頭違背。

1933年8月,蔣介石不經政府表決通過,就向銀行舉債6000萬用于內戰,這讓宋子文很憤慨。

沒想到,才過兩個月,蔣介石又要宋子文再發行一批公債。其目的,還是和之前一樣,用于內戰。

宋子文不同意,力勸蔣介石停戰,兩人拍起了桌子。老蔣把自己的“剿共”失利全歸責于宋子文,連髒話也一起飙了出來,“娘希匹!”

宋子文氣得也跳了起來,他對別人說:“當財政部長,就跟當老蔣的狗沒什麽兩樣,甚至連狗都不如。”他這番話,足可見內心對老蔣的恨意。

只不過,老蔣因宋美齡的原因,仍不敢把事情做得太絕,在宋子文辭去財政部長一職後,只好又給大舅哥安排其他職務。

老蔣與宋子文的關系,幾度緊張又一直沒有徹底破裂,不過內裏的暗流湧動,兩人心裏也早已明鏡似的。

1949年,老蔣敗退台灣,宋子文則帶著家人前往美國生活。

從那時開始,他不願再過問政治,最愛做的事就是與老朋友喝茶弄花,含饴弄孫。

1950年,蔣介石曾兩度要求宋子文返台,都被他拒絕。三年後,宋子文被開除國民黨黨籍。

1963年,宋子文終于接受了蔣介石的邀請,訪問台灣。不過,這次見面,總共也就幾天時間,並且雙方表現都比較冷淡,都是些表面禮節性的來往。

蔣介石再三邀約,是爲了請宋子文幫忙分析美國意圖。外界也有人揣測,宋子文此行,是否意在重返政壇。宋子文得知後,笑著回道:“我已是望土之人,余生只想過平淡悠閑的日子。”

很多人認爲,宋子文的個人財産數目極大,事實上,還真比想象中差遠了。

美國早在1916年就出台了遺産稅法案,對于個人在全球的財産,都必須如實申報,否則後果很嚴重。

宋子文在1950年曾向美國國會表示,願意公開個人財産。並且在他去世前四年,他還曾親自列出了個人財産清單。

根據宋子文留下的遺産分割書來看,他留下的非不動産僅有100多萬美元。哪怕再加上之前購置的房産,算上房産的升值,所有財産加起來,不過也就800萬美元而已。扣除稅款後,他最終留給妻子的,只有500多萬美元。

宋子文去世後,美國也曾對他的遺産進行過調查,事實證明,確如宋子文遺産分割書中所述,沒有遺漏。

誠然,800萬美元這個數目雖也不少,但對于紐約那個富人聚集區來說,宋子文身在其中,這點財富,還真沒有什麽存在感。

2008年,宋子文長女宋瓊頤回到祖國,帶著兒子祭奠祖父母。她這才知道,宋家原來曾經那麽風光。

當面對他人的疑問時,宋瓊頤也沒過多解釋,只是淡淡地說了句,“我們只是普通人,沒有過著富豪的生活,否則也沒必要都那麽辛苦工作了。”

對于宋子文來說,從他選擇赴美遠離政治那一刻起,當年的豪情萬丈,早已化作煙雲。

所謂“平淡是真”,只有曆經世事滄海後,才能深覺其中味。

當年,老蔣敗退台灣後,曾在日記中用“罪人”一詞稱呼自己這位大舅哥。老蔣認爲,是大舅哥在沒確認得到馬歇爾答應的5億美元援助之前,就把黃金和外彙全都抛售出去,導致經濟徹底崩盤。

這筆賬,老蔣記在了大舅哥頭上。

老蔣至死都念念不忘他的“政治”,恨意難消。但若真要論及人生幸福,還是大舅哥宋子文,擁有三個女兒的晚景,享受人生來得更有真意。

也許,這就是當初宋子文看不上這妹夫的原因吧,一身匪氣,讀書太少。再有權,再得勢,仍舊只爲現實紅塵一蝼蟻。

.END.

3 阅读:736

圍爐煮世界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