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新生兒,媽媽牢記“五多三少一不要”,孩子長得好更聰明

我是青瑩媽媽 2024-04-30 21:16:33

文|菁媽

孩子越小長得越快!

很多人以爲孩子在青春期是長得最快的,其實從孩子出生到長大,長得最快的應該是新生兒期,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孩子的體重增長30%,孩子出生的時候6斤,到他滿月的時候大概有8斤。

我們一個100斤的成人,如果一個月體重增長30%,那麽就是短短的一個月增長30斤,對比之下就知道孩子確實長得很快。

孩子的身高在出生的時候大概是50厘米,而到孩子滿月的時候就有54厘米,相當于一個月長了4厘米,要知道孩子在青春期一年能夠長10厘米都覺得很快了,平攤到每個月一厘米都不到,而孩子在新生兒期卻長了4厘米。

而頭圍的增長也是非常快的,孩子出生的時候頭圍大概是32厘米,到孩子一個月的時候頭圍就變成35厘米,短短的一個月時間頭圍增長了三厘米。

而在這些數據快速增長的背後就代表著新生兒是生長發育最快的一個階段,孩子的器官在迅速的成熟,孩子的身高骨骼在快速的增長,孩子的大腦也在快速的增長。

所以作爲家長,照顧好新生兒就能爲孩子身體健康長得更高更聰明,打下堅實的基礎。

新生兒的照顧,一定要牢記“五多三少一不要”原則

五多:多吸吮、多抱抱、多換尿不濕、多拍嗝、多說話

㈠多給孩子吸吮

建議母乳餵養的時候,在新生兒期一天要餵十幾次,孩子在喝奶的時候不僅僅從媽媽身上攝取營養,更重要的是還能感受到安全感,而且孩子長得快得有賴營養,但是孩子的消化能力又比較弱,所以多喝就能減輕胃腸的負擔,又能讓孩子長得快。

㈡多抱抱孩子

孩子從溫暖的子宮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他也會惶恐,他也會不安,這個時候媽媽的懷抱就成了他最溫暖的港灣,抱著孩子的時候能夠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孩子有安全感自然吃得香,睡得香長得好。

㈢多給孩子換尿不濕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他的消化能力比較弱,他的排泄系統能夠容納的排泄物也有限,一邊喝奶一邊拉屎拉尿,那是正常的操作,而孩子的皮膚又比較嬌嫩,所以多給孩子換尿不濕,就避免孩子紅屁屁。

㈣多給孩子拍嗝

孩子在剛開始喝奶的時候,可能動作並不是很規範,或者說是比較急躁,媽媽還沒餵就開始哭了,很容易吸進空氣,當胃裏面有空氣的時候,孩子就容易會吐奶。

所以媽媽要多給孩子拍嗝,孩子喝完奶之後拍嗝,把胃裏面的空氣擠出來,避免孩子吐奶,也能讓孩子吃吃進去的奶,能夠更好地轉換爲身高體重頭圍的增長。

㈤多跟孩子說話

不要以爲新生兒啥也不懂,其實他能隱約地從媽媽的聲音感受到情感,能看到媽媽的表情,所以緩慢地跟孩子說話,換尿不濕的時候告訴孩子媽媽現在要給你換尿不濕了,先擡左腳再擡右腳,媽媽給你擦擦屁股,多跟孩子說話,刺激孩子的語言中樞,能夠讓孩子更聰明。

三少:少用安撫奶嘴、少喝水、少聽刺激的聲音

①少給孩子用安撫奶嘴

建議新生兒出生的時候暫時不要用安撫奶嘴,因爲要讓孩子適應母乳餵養,一般要到孩子能夠順利的學會喝母乳,再使用安撫奶嘴,也就是等孩子滿月之後再考慮。

②少給孩子喝水

國際母乳協會建議孩子在喝母乳的時候,不需要給孩子餵水,但如果說孩子不太舒服,或者說家裏面開的空調,孩子嘴唇比較幹,可以少量地喝一兩口,但是盡量不要讓孩子喝太多。

沒有必要的話不要給孩子餵水。

③少給孩子聽刺激的聲音

家裏面有孩子,門要輕輕的開,窗戶也要輕輕的開,不要放過于刺激的音樂,因爲孩子聽到這些聲音會煩躁。

一不要:不要讓孩子趴著睡覺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所有健康的嬰兒都應該以仰臥的姿勢入睡,如果讓孩子趴著睡覺的話,容易導致嬰兒猝死。而自1992年美國兒科學會推薦仰臥睡姿以來,美國每年嬰兒猝死率降低了50%以上。

所以我們在照顧孩子的時候要多一點耐心,也要多一點科學。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刪)

0 阅读:247

我是青瑩媽媽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