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冰》中張頌文扮演的原型人物取材于現實中的劉招華!逃亡過程中投資開廠、還見義勇爲

人間嗑學 2024-02-27 15:11:20

張頌文新劇原型劉招華,高智商犯罪有多可怕?

張頌文新劇獵冰已經上映,很多人說是翻拍美劇絕命毒師,但實際上原型是大毒枭劉招華。

劉招華曾是一名法警,憑幹練和人際關系博得各方好評;而此後,他涉嫌構建了規模驚人的冰毒制販網絡。1996年劉招華制毒案案發福建福安後,他並沒有離境而去,而是輾轉廣東、甯夏、廣西等地,三年後爆出當時全球數量最大的冰毒案。

當年火遍全網的大毒枭“劉招華”,當時特地給他做了一個紀錄片,紀錄片裏有一句話火爆全網:我的毒品不給國內人消費,只給國外人消費,人家曾經用鴉片打開中國大門,我也可以用冰毒打開他們的大門。

劉招華是警方抓了9年的頭號大毒枭,他被捕之前的人生,是驚世駭俗的傳奇故事,真的是一個大寫加粗的天才加逗比。

劉招華是化學天才,中學在一次省級的中學化學競賽中獲過二等獎,但16歲中專辍學後。

高二那一年,因爲家裏窮才沒上大學,在一次征兵中謊報年齡,成爲福建軍區一名武警,在部隊他表現積極,2年後獲得去福州武警指揮學員學習的機會,後來成爲了當年老家那一批入伍士兵中最先提幹的。

後來劉招華精心策劃了一起事件,貪汙公款145.15元,被行政記過處分,提前結束士兵生涯,離開了部隊。

又分配到法警,擔任法警的時候曾立“三等功”,被評爲法院的“先進工作者”。

90年代初,劉招華被抽調去招商引資,被視爲得了“肥缺”,劉招華借此和一些領導混得很熟,還認識了不少外商。劉招華極度渴望暴富的心態被一位台灣商人看透,在台商循序引誘之後,劉招華開始了“冰毒生意”。

出于對錢的渴望,開始辭職制毒,在制作冰毒方面天賦異禀,買了些原材料、化學試劑和器皿,在一家賓館的衛生間只花了2個小時便成功制作出冰毒。

很快他在沿海買了一棟耀眼的三層別墅,旁邊還開了一家工廠打掩護,開始在別墅中制毒,第一次便成功制出30公斤。

但是,當時國家已經開始嚴控冰毒原材料麻黃素的買賣。

劉招華絞盡腦汁,投入40萬元開始研究取代麻黃素的其他化學物質。于是,劉招華找到西安交通大學,一個退了休的老教授。他聲稱來請教教授一個化學問題:研制一種減肥藥的過程中,在結晶這個環節卡住了。

教授查閱了相關資料,確定了年輕人所說的這種原料,確實是減肥藥的一種成分,然後在簡陋的實驗室裏,教會了他這種結晶的工藝。

他一生産就是論噸,一下子生産幾十噸,警方查獲的時候就他一個人的量,是當年全世界查獲量的兩倍。

一向小心的劉招華,告誡下遊毒販,國內緝毒力度太大,一定要將毒品帶到境外。

但是貪財的同夥並不聽話,導致被警方抓捕。享受了幾年巨富生活的劉招華,因爲這起5公斤販毒案子的破獲,開始形迹敗露。

膽大包天的劉招華,作爲販毒罪犯的同犯及上遊,他公然出現在了法庭,旁聽了同夥的整個審判過程。

正是因爲劉招華出現在了現場,于是對接下來的事情有了自己准確的判斷。他知道,被擒獲的同夥爲求自保,一定會將自己供出來,于是開始策劃逃跑。

逃亡的八年裏,啥事兒都沒耽誤,有了三個老婆四個孩子。

還在逃亡期間承包了10台福利彩票機,從事彩票事業,自己買彩票還中了100多萬。

後來去了桂林,劉招華認爲自己命中缺木,桂林這個地方有三個木,他認爲是自己的福地。

在桂林期間租下了3萬畝林場種植紅豆杉,甚至還見義勇爲抓小偷被報紙整版報道!

最終經群衆舉報,警方通過“啄木鳥行動”在他40歲的時候被抓獲,被抓後警察問他你是不是劉招華,他非常淡定回答,肯定是啊這還用問。最後,被判處死刑。

最後被抓時有人問他,是否有想過自己的下場會是怎樣?他回答:怎麽死都一樣,被槍斃和生老病死沒啥區別。被網友調侃爲“佛系販毒”。

2005年3月5日,在福建省福安市的一座民房內被捕。2009年9月15日上午10時左右,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瘋狂制造冰毒12.36噸,非法牟利3100萬元的“頭號毒枭”劉招華被押赴刑場(廣州),執行死刑。

雖然他的人生觀看上去是挺酷的,但制造毒品毀害無數家庭,是名副其實的時代罪人。無論何種毒品出現在身邊時,我們都要堅決與毒品違法犯罪行爲作鬥爭,以共同行動堅決向各類毒品說“不”!

出品:人間嗑學

文字原創,配圖來源于網絡

0 阅读:88

人間嗑學

簡介:上一天班很累了吧?來這放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