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仲恺去世後蔣介石通過各種手腕逼汪精衛出國

史海撷英 2023-08-21 10:25:32

孫中山去世以後,有資格繼承大統的有汪精衛、胡漢民、廖仲恺、許崇智。尤其是汪精衛,孫中山遺囑的起草人,同盟會的老資格,國民政府委員會主席兼軍委主席,基本上所有人都看好汪精衛,沒人想到是蔣介石。

蔣介石一代枭雄,擅長權謀,利用一切機會,異軍突起,創造了一個民國史的政治奇迹。

民國十二年(1923年),蔣介石訪問蘇聯,在共産國際的大會上,蔣介石作爲代表發表過一篇極富誘惑的演說:“俄國是世界革命的中心,理應幫助中國完成革命,也理應幫助德國完成革命(其時蘇俄也在鼓動德國革命),屆時中德俄,三國組成同盟,就必將完成世界革命,消滅全世界的資本主義制度。”“我們希望在三五年後,中國的革命的第一個階段,也就是民族革命順利完成,達到這一目標後,我們將轉入第二個階段,宣傳共産主義口號,到那個時候,中國人民將很容易實現共産主義。”

僅僅靠看蔣介石的演講還以爲是一個百分百的布爾什維克呢。野心家往往是帶著面具的,他們需要的是一個機會而已。

民國十四年(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被刺于國民黨中央黨部。蘇聯顧問鮑羅廷相信蔣介石,提出了一條至關重要的建議:以汪精衛、許崇智、蔣介石三人組成特別委員會,授以政治、軍事和警察全權。原來蔣介石不過是粵軍參謀長和黃埔軍校校長,第一次擁有這麽大的權力。

蔣介石開始出手了,野心家是不會錯過任何機會的。利用廖仲恺被刺案,蔣介石指揮軍隊包圍了許崇智住宅,指其涉嫌廖案,許崇智倉皇逃往上海。

胡漢民之弟胡毅生與廖案有瓜葛,胡漢民先被拘留審查,後被迫出使蘇聯。

蔣瑞元

廖案處理,蔣介石一石三鳥。廖仲恺、許崇智、胡漢民,一夜之間,三個障礙一掃而光,只剩下了汪精衛。

汪精衛與蔣介石是結拜兄弟,蔣稱汪爲“季兄”,汪稱蔣爲“介弟”,汪精衛沒有想到這個兄弟會有一天會逼得他出走他國。

第二次東征勝利,蔣介石聲名鵲起,如日中天。

廣州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聯合譚廷闿宋子文發電報欽佩地說:“我兄建此偉功,承總理未竟之志,成廣東統一之局,樹國民革命之聲威,凡屬同志,莫不欽感。東征功成,省中大計諸待商榷,凱旋有日,尚祈示知,是所禱企”。宋慶齡更是稱贊蔣介石:“此間一切的政治軍事都有所進步,而且比先生在的時候弄得還要好。”

有人在廣州第一公園弄了一副對聯,上聯四個大字:“精衛填海”,下聯對得工整:“介石補天”。

蔣介石的威望開始直逼汪精衛。

民國十五年(1926年)1月廣州舉行國民黨“二大”,到會代表256人,選舉中執委時,有效票總數249張,蔣介石得票248張,以最高票數當選中央執行委員。

蔣瑞元

一山不容二虎,蔣介石的異軍突起,必然會導致新的權力分配。

民國史專家楊天石根據蘇聯駐華使館代理武官拉賓事後向莫斯科提出的報告及當事人回憶,提出過一種看法:汪精衛原本主張聯合譚延闿、朱培德、李濟深等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各軍的力量,組成“反蔣聯盟”,以武力打倒蔣介石。但蘇聯方面不僅不支持這一主張,反而撤去原先最積極支持汪精衛的顧問季山嘉(即古比雪夫)等,使汪精衛失去靠山,不能與蔣介石抗衡。

國民黨右派“西山會議派”分子開始制造各種謠言,從中挑撥蔣汪之間的關系,廣州出現了反蔣印刷品,蔣介石認爲是汪精衛指使共産黨所爲,因此對汪懷恨在心。

蔣介石再一次來了個一石三鳥,親手制造了“中山艦事件”。

民國十五年(1926年)3月20日,蔣介石調動軍隊宣布戒嚴,斷絕廣州內外交通;逮捕李之龍,扣留中山艦及其他艦只;包圍省港罷工委員會,收繳其衛隊槍械;包圍廣州東山的蘇聯顧問所;驅逐了黃埔軍校中及國民革命軍中以周恩來爲首的共産黨員。

據說,事變當天下午,何香凝徑直去見蔣介石,質問他派軍隊到處戒嚴,究竟想幹什麽?斥責他是不是發了瘋,想投降帝國主義?蔣“竟像小孩子般伏在寫字台上哭了”。

蔣瑞元

蔣介石的表演天賦也是不錯的,只要達到目的就行了。

汪精衛後來回憶:“3月20日之事,事前中央執行委員會政治委員會絲毫沒有知道。我那時是政治委員會主席,我的責任應該怎樣?3月20日,廣州戒嚴,軍事委員會並沒有知道。我是軍事委員會主席,我的責任應該怎樣?”

汪精衛斥責蔣介石的行動是“造反”。4月初,汪精衛以就醫爲名,出走法國。

汪精衛就是這樣,虎頭蛇尾,有事情就喜歡逃避,一走了之,缺乏政治家的擔當和責任。和蔣介石相比,汪精衛無論是謀略還是手段都處于下風。最終汪精衛只能感歎誰和蔣介石共事誰就是傻瓜。

2 阅读: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