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珠》的火爆,證明了中華文化的魅力,也是文化融合的魅力!

以史爲鑒說 2024-03-09 21:35:56

日本媒體報道,3月8日,68歲的日本知名漫畫家鳥山明于3月1日因病去世。

鳥山明在全世界名氣極大,尤其是其創作的《阿拉蕾》、《龍珠》更是影響了全世界幾代人。

鳥山明去世的消息傳出來之後,不僅僅全球漫畫界人士紛紛哀悼,甚至連我國外交部發言人都就此發表意見,外交部發言人毛甯說:

“我們對鳥山明先生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向他的家屬表示誠摯的慰問。鳥山先生是著名的漫畫家,他的作品在中國也深受歡迎。我們期待也相信,日本會有更多的有識之士積極投身中日文化交流和兩國友好事業。”

甚至鳥山明的去世讓墨西哥黑幫都集體決定停火一天,以表達對鳥山明的哀悼。

《龍珠》有多火呢?

自從1984年鳥山明創作了這一作品以來,四十年的時間都在全世界經久不衰。根據日媒統計,龍珠在日本國內銷量超過1億6000萬部(2016年),全世界銷量累計超過2億5000萬部(2018年) 。

《龍珠》還是經過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的全世界被改編爲遊戲次數最多的漫畫。

2009年,中國圖書商報和中國出版科研所聯合評出“新中國6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600本書”,其中就包括了《龍珠》。

我相信,國內無數的70、80、90後們,都爲《龍珠》而著迷過,而我想說的是:龍珠的火爆,其實證明了中華文化的魅力,也證明了文化融合的魅力。

有人肯定會說,鳥山明是日本人,《龍珠》是日本漫畫,關中華文明什麽事?這也要搶?和韓國有什麽區別?

大家別急,且聽我慢慢講來!

一、《龍珠》的起因和中國有關

1984年,鳥山明剛剛結束了《阿拉蕾》的連載,當時《周刊少年JUMP》的編輯鳥島和彥要求鳥山明創作一部和“中國文化”和“功夫”相關的漫畫。

鳥山明最初的時候就想結合《西遊記》畫一個科幻風格的現代西遊記故事,但是被編輯鳥島和彥拒絕了,他認爲“這樣跟西遊記本身沒有什麽區別”。

于是鳥山明又在編輯的建議下結合了《西遊記》以及《南總裏見八犬傳》創造了一個主人公爲了尋找散失在各地的珠子而踏上冒險旅程,一路打倒敵人、獲得同伴的故事。

“收集珠子”這個想法就是來自于《南總裏見八犬傳》,只不過八犬傳中尋找的8顆珠子改爲了7顆。

二、《龍珠》的火爆和成龍有關

在八十年代,成龍在日本的影響力可以說是極大,很多粉絲爲了成龍要死要活的。

成龍的電影在日本上映的超過60部,平均票房超過10億日元,並且14次打入日本年度票房前十。

成龍曾連續六年被日本評爲最受歡迎的外國演員,還被日本小學生課文寫入教材。

剛開始連載的時候,《龍珠》都不太受到關注,甚至發布的調查問卷上,《龍珠》的排名也下降到第15名以後。

鳥山明就幹脆弱化了其它配角,開始增強孫悟空,又根據成龍的動作電影——《醉拳》畫出來了《龍珠》裏著名的“天下第一武道會”情節,這才吸引了大量的關注。

鳥島和彥曾經在采訪中說,鳥山明看成龍的醉拳看了50多遍,一邊看成龍的電影一邊畫《龍珠》。

龜仙人在天下第一武道會上的姓名、裝扮和打的醉拳,誰都能看出來這就是動畫版的成龍。

成龍年輕的時候也喜歡看龍珠,還曾說過自己想拍龍珠電影這樣的話。

在鳥山明去世後,成龍也發帖懷念。

三、《龍珠》很多角色取材于中國以及世界

《龍珠》之所以能取得中國粉絲的喜愛,和漫畫裏角色的名稱都是耳熟能詳的中國神話故事角色有很大的關系。

主角孫悟空的名字直接來自于西遊記,主要配角中龜仙人、鶴仙人、天津飯、餃子、牛魔王、實現願望的神龍等等都充滿著中國元素。

殺手陶白白形象也是來自于成龍電影《蛇形刁手》裏的大反派。

除了中國元素,鳥山明在漫畫裏還兼容並蓄采納了很多西方的元素。

比如弗利薩後來的變形形象就來自于電影《異形》。

四、《龍珠》對我們的意義

鳥山明去世了,他作爲日本漫畫界的大師,也代表了日本漫畫黃金時代的結束。

但是對于我們而言,我們要學習鳥山明、學習《龍珠》什麽呢?

《龍珠》的火,根源在于取材廣泛,內涵豐富;

鳥山明在漫畫裏通過龜仙人之口告訴孫悟空,也告訴讀者:好好吃、好好玩、好好休息,同樣是武學的奧義。

鳥山明不僅僅從日本取材,而是把目光放眼到全球,他從中國文化和香港電影中吸取大量的精華,又加上融合了日本、西方等等綜合文化、科幻元素,加上自己對于世界的思考,這才有了火爆全球的《龍珠》系列。

鳥山明的創造力和他在漫畫屆的影響力都毋庸置疑,我們應該學習的是如何從傳統文化裏汲取營養,從全世界學習各民族的優秀文化,然後融合彙總,最後産生出屬于我們的《龍珠》作品。

這才是向鳥山明致敬的最好方式。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