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7.3級地震預警短信罷工?台同胞:公共費用花哪去了?

姗姗說腦洞科普 2024-04-03 20:53:21

收集大家好奇的腦洞知識,整理有價值的學習資料,供一直奔波在學習路上的友友們參考借鑒

台灣花蓮海域今日(3日)發生7.3級地震,本次地震屬于強震,震中位于海域,離台灣島最近約14公裏,地震造成台灣全島震感強烈,包括內陸多個城市都感受到強烈的震感。然而在這場地震前,民衆卻沒有收到地震預警短信,讓很多人感到困惑又憤怒。而台灣當局“氣象屬”的回應讓人唏噓不已。

“氣象署”稱震度被低估!

氣象署稱,台灣本次地震震度被低估,所以沒有及時的發出地震預警。

台當局“氣象署”稍早出面解釋:由于第一時間的正度預測強度只有三級,因此未發布pws警報。

這份解釋,不僅荒唐而且可笑!

台灣總共有18個縣市,有12個發出了警報,6個沒發出警報。這6個城市分別是桃園市,新北市,台北市,基隆市,高雄桃源,屏東九如。這6個地方的實際震度都已經達到了4級以上。

對于台灣來說,地震防範本身就是重中之重!

台灣位于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全世界有超過70%以上的地震都發生于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台灣也不例外,它屬于地震多發區域,地處于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相互碰撞的樞紐點上,屬于典型的板塊碰撞而産生的大陸邊緣島嶼,每年約有15,000~1萬 8個大大小小的地震再次發生。

從1914年到2014年間,中國共發生過3888起5級以上的地震,其中有35.9%發生在台灣。台灣不僅面臨著地震的威脅,由于它位居環太平洋火山帶,擁有數座死火山、休眠火山和相應的火山地形,所以它也伴隨著更多的自然災害風險。

在整個台灣中,從往年的地震次數來看,台灣花蓮地區是比較多的,而且經常出現較強的地震現象。花蓮地區又離省會台北比較近,所以只要是花蓮發生比較大的地震,台北都有震感,除此之外,南頭市,宜蘭市,新竹市也會偶爾發生比較強的地震。

在過去的100年裏,花蓮地區已經發生過三次7級以上的強震,每年都要發生5級以上的地震。

2019年至少發生4次5級以上,地震最大6.7級

2020年至少發生兩次,最大震級5.5級

2021年至少發生8次,最大震級6.1級

2022年至少發生過12次,當年的9月18號就發生過5級以上地震,最大震級6.9級。

去年10月分別發生過5.4級,5.9級地震

今年1月以來,該地區也是地震不斷,主要在4級及4.9級。

台灣巨災保險制度早已出爐

正是因爲台灣的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災害頻繁,所以在1999年,台灣就建立了非市場化的住宅地震保險制度。

建立這份保險制度的背景:

1999年9月21日,南投縣集集地區發生了7.3級大地震,當時損失巨大,造成2400多人死亡,逾萬人受傷,近11萬戶房屋全倒或半倒,經濟損失高達92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居民在向銀行申請貸款的時候,銀行將要求申請人必須投保。

這也就意味著,台灣民衆已經拿出一部分資金與政府資金合並,共同用于地震的相關公共事宜保障上。然而在發生問題時,一句“被低估”,“後續持續檢討改進”,會有人願意買單嗎?

民衆黨“立委”吳春城表示,警報未能發揮應有的功能,類似的情況也發生過數次,他會要求相關部門務必徹查檢討,公共部門絕不能只知道花錢投入大筆公款,卻沒能發揮作用,更沒能保障民衆的生命財産。

對此,真的想說,生命脆弱且無常,看似只是一條短信,卻可以挽救若幹個生命。目前已造成7人死亡、77人受困,711人受傷。據當地人稱,本次地震的強度與目前看到的城市面貌來說,讓他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可怕的921地震!希望傷亡數據就此定格,同胞們平安!

對于“氣象署”,你有什麽想說的嗎?

▲我是姗姗,目標40歲退休的江南女子。關注我,就是在增長自己的知識點,提升自己的學習力!願在這個混沌的世界裏,遇見純粹的你,堅持夢想的你,持續充電的你,共觀這大千世界裏的無限美景!

0 阅读:23

姗姗說腦洞科普

簡介:創業達人/科普各個領域的腦洞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