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灣海底隧道中斷4年,再找中企談合作,1132億訂單該不該接?

光電科技君 2024-03-20 22:59:46

2019年,芬蘭與愛沙尼亞的芬蘭灣想要修建103公裏的海底隧道,並與中企簽訂了價值1132億元的合同,准備在2024年竣工並投入使用。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推遲至今沒有任何進展。最近又找到中企,准備重啓合作,我們應該答應嗎?

這個隧道的名字叫做“赫爾辛基-塔林隧道”,是連接芬蘭和愛沙尼亞首都的重點工程,兩地相距82公裏,愛芬隧道項目在芬蘭灣水下部分長度介于50至70公裏之間,深度達200米。建成後芬蘭鐵路將直接連接愛沙尼亞鐵路,這條隧道將成爲世界最長的海底鐵路隧道。

兩國爲了達成一致協商多年,終于在2016年簽署了備忘錄,並在此後幾年不斷籌集資金,終于在2019年3月,中國點石基金(Touchstone Capital Partners)願意提供150多億美元(當時折合約1157億元人民幣)資金支持建設。

根據點石基金官網介紹,該基金從15年前構建一站式金融解決方案提供商服務,爲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建立金融和行業平台。同年芬蘭灣公司與中企簽署合同。

就當中鐵國際、中國中鐵、中國交建組成聯合體簽署合同准備開工建設後,工程發生了巨變。

一方面是地緣政治的原因,認爲中方提供資金和技術,不符合歐洲的安全,點石基金的資金來自于全球,包括來自歐洲、美國和中東國家的資金。另一方面,由于俄烏沖突爆發,芬蘭加入北約等因素重疊,所以項目幾乎擱置,絲毫沒有進展。

這讓早就售賣隧道門票的芬蘭灣公司心如刀絞,只能眼睜睜看著項目停滯。不過最近又傳來好消息,芬蘭灣公司仍期盼中國參與到項目中去,並透露與中方進行了長時間談判。公司負責人瓦爾托對外表示:我們的資金不是中國的,而是國際的。我們想要遠離政治”。

瓦爾托還進一步強調,中企都能在芬蘭投資建設電池廠,爲什麽不能接受中企建設海底隧道呢?他表示:中國高鐵遙遙領先,海底隧道建設也是最好的。

反正說了一大堆,意思就是希望中企能夠參與,並且立即啓動建設。當然,項目的最大阻力估計還是來自歐盟或者北約,只不過他們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泛安全化,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白白浪費了很多時間。

那麽,現在問題來了,面對送上門的千億訂單咱們接不接呢?

個人意見是,接!賺錢的事幹嘛不接。不過根據筆者20年包工頭的經驗,資金是不能提供了。毫不客氣地說200米深度103公裏長度的海底隧道,除了中企能做,其他國家根本無力承接。

優勢在我,談判的主動性就完全不一樣了。在接單之前,充分考慮。尤其在報價、合同、付款、工期、合規、法律風險上充分考慮。尤其是違約賠償和付款條款必須慎之又慎。

按照我這個包工頭的格局,最好是先把預算全額打過來,等我有空給你修,過程中産生增項簽訂合約再繼續施工,否則暫停。

0 阅读:6

光電科技君

簡介:關注科技進步,解析行業發展,深度科普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