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廳(局)長談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丨翟瑛珺: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助力北疆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

中國勞動保障報 2024-03-15 19:40:23

作者介紹

翟瑛珺

內蒙古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廳長

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利用,

助力北疆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

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這既爲發展新質生産力指明了方向路徑,也爲提高人力資源開發利用效率提供了實踐遵循。

內蒙古各級人社部門將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上來,按照全國人社工作會議部署要求,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聚力落實國務院支持內蒙古高質量發展意見,紮實推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鞏固拓展年”,全力穩就業、保民生、聚人才、護權益,以高水平人力資源開發利用賦能發展新質生産力。

以精准匹配的人力資源促進發展新質生産力。新質生産力的快速發展將進一步拓寬就業新渠道新空間,更需要注入大量高素質人力資源。內蒙古人社部門將深化就業擴容提質工程,加緊出台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實施意見,健全各級政府高度重視、部門協調聯動、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凝聚穩就業的合力,穩定和擴大勞動力有效供給。加力挖掘就業增長點,著眼自治區産業發展和重大項目落地,緊貼數字經濟、新材料、新能源、現代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拉動就業的新産業、新業態,挖掘更多高質量的就業崗位,推動優質人力資源要素向新質生産力的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集聚。加大創業扶持力度,落實好擔保貸款、稅費減免、場地安排等政策舉措,強化靈活就業服務保障,進一步拓寬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空間,釋放創業帶動就業潛力。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實施“技能強企”行動,圍繞戰略性新興産業、未來産業等發展急需,培育引領産業發展的高技能人才。加快推動公共就業服務下沉基層,著力打造一批規範化零工市場、零工驿站,因地制宜密集舉辦招聘活動,提高人力資源開發利用效率。

以更加完善的社會保障支撐發展新質生産力。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線,解決好後顧之憂,才能讓勞動者心無旁骛地投入到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實踐中。內蒙古人社部門將深化社會保障改革提質工程,持續抓改革,盡快出台構建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實施方案,積極探索擴大企業年金覆蓋面的創新舉措,拓寬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籌資渠道,全面推開集體經濟補助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抓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盟市級管理工作,增強人民群衆基本生活保障的信心和預期,爲更好開發和釋放人力資源紅利提供保障;持續促擴面,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以促進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就業人員等群體參保爲重點,充分利用數據和技術支撐精准擴面,促進應保盡保,鼓勵更多勞動者參與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強管理,落實人防、制防、技防、群防“四防”協同,推行社會保險業務經辦跨區域“同審統辦”改革,全力守護好老百姓的“養老錢”“保命錢”;持續優服務,加快推動社保經辦數字化轉型,擴大以社會保障卡爲載體的居民服務“一卡通”應用場景,不斷提升社保經辦服務能力,增強人民群衆獲得感幸福感。

以充分釋放的人才活力引領發展新質生産力。發展新質生産力,人才是關鍵,驅動在創新。內蒙古人社部門將深化技術技能人才引育提質工程,以全面實施《內蒙古自治區人才發展促進條例》爲抓手,修訂完善人才引進和流動實施辦法,升級細化待遇支持、服務保障等內容,多措並舉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爲發展新質生産力增智賦能。在“育”上下功夫。持續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充分向用人主體放權賦權,爲人才“松綁”。進一步完善技能人才評價使用機制,突破學曆、資曆和身份限制,使評價標准和體系更加科學規範。實施高技能領軍人才培育計劃,落實好“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拓寬技能人才成長通道。在“引”上見成效。圍繞重點産業鏈、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行業加大人才引進力度,編制發布區級急需緊缺人才目錄,持續開展“廣納英才·智彙草原”引才活動,推動引才數量質量雙提升。在“服”上出實招。強化人才服務意識,創新人才服務體系,建立人才服務事項清單,出台人社領域做好高端人才禮遇的若幹措施,真心實意爲人才提供工作、生活等方面“一站式”優質服務。

以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助力發展新質生産力。新質生産力是推動勞動關系充分改善、從業環境公平有序的生産力。內蒙古人社部門將深化勞動關系治理提質工程,紮實開展“人社工作全領域、勞動用工全鏈條”監察執法行動,積極推進電子勞動合同推廣應用工作,規範企業勞動用工行爲,督促平台及相關企業履行新業態勞動者權益保障責任,著力解決好勞動報酬、社保等新業態勞動者的權益維護問題,進一步改善勞動者就業環境,促進人力資源發揮更大效用。紮實開展預防化解重大集體勞動人事爭議專項行動、基層調解組織建設行動,加快“訴裁調”一站式綜合服務平台建設,進一步暢通勞動者維權渠道,增強爭議多元化解效果。紮實開展拖欠農牧民工工資專項治理,升級改造農牧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台,及時處置欠薪問題,讓農牧民工不再“憂薪”。

編輯丨邱曼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