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劉備聽取龐統的建議,將荊州放棄,有可能不會失敗

曆史看興衰 2024-03-20 15:48:19

龐統是東漢末年,劉備手下的謀士。龐統在劉備軍中的地位,並不比諸葛亮低,龐統被稱爲鳳雛。

在當時有句傳言,叫做臥龍與鳳雛,得一可得天下。

意思是諸葛亮和龐統兩個人,只要得到其中一個,就能得到天下的。

可惜的是!劉備得到了兩個人,最終還是沒有能得到天下。

然而劉備如果能聽取龐統的建議,將荊州放棄,可能就不會失敗了。

龐統是襄陽人,他在二十歲之前,並不出名。

龐統在二十歲那年,去拜見當時有名的隱士司馬徽,得到了司馬徽非常高的贊賞,然後龐統的名氣就越來越高。

龐統出名之後,就在東吳的周瑜帳下效命,等到周瑜去世後,龐統就離開東吳,去投靠了劉備。

當時劉備並不認識龐統,所以就只將他任命爲一個縣的縣令。

龐統認爲縣令的官職太小,于是在上任之後,就不理縣務,然後就被劉備罷免了官職。

後來還是東吳的魯肅寫信告訴劉備,龐統的才能,絕對不只是治理一個縣而已。

然後諸葛亮曾經也對劉備提起過龐統的才能,劉備才決定與龐統面談一次。

劉備通過與龐統的交流,才發現龐統真的是一個人才,于是就馬上將龐統安排到了自己的身邊任職。

龐統被劉備重用之後,他與諸葛亮的地位是相等的。

公元211年,益州牧劉璋派遣法正前去邀請劉備入益州,然後法正趁機向劉備建議,讓劉備入益州之後,趁機奪取益州。

法正向劉備提出建議之後,龐統看到劉備有點猶豫。

于是龐統就進言道:荊州經過戰亂,早已經荒蕪殘敗,而且有才能的人,也早已流向他方。況且在荊州的北面有曹操,東面有孫權,很難再有更大的發展。而益州有肥沃的土地,還有戶口百萬,如果能夠以益州爲根基,就可以成就霸業了。

其實按照龐統的建言,確實是沒有問題的。

當時荊州是兵家必爭之地,曹操和孫權都是強敵,想要與他們爭鬥,就必須將根據地放在遠離這兩家勢力的地方,不然隨時都會有腹背受敵的危險。

當年關羽就是在北伐的時候,遭到了東吳的背刺,然後關羽被殺,荊州被東吳占領。

在關羽死後,劉備爲了給關羽報仇,又發動了夷陵之戰,最後劉備也因爲夷陵之戰大敗,在白帝城病逝。

而蜀漢也因爲關羽大意失荊州,和夷陵之戰,大傷元氣。

如果當年劉備真的聽龐統之言,直接將荊州放棄,讓孫權和曹操去爭奪荊州。

而劉備可以從益州出兵,學當年漢高祖劉邦一樣,先攻取雍州和涼州,再從西北殺進中原,可能蜀漢還真的有機會能夠複興漢室了。

其實當年劉備的局勢,與漢高祖劉邦比起來,劉備的優勢更大。

當年劉邦可以說是真正的白手起家,他的對手,是有著西楚霸王之稱的項羽。

秦朝滅亡後,項羽主持分封天下,劉邦就被項羽封爲了漢王,他的領地就是巴、蜀和漢中。

而劉備當年也同樣擁有了劉邦當年的地盤,可惜在劉備奪取益州後,因爲不願意將荊州還給孫權,最終讓東吳背刺了關羽。

劉備當時的武將陣容,甚至比劉邦當年還要豪華,謀士方面,更是有諸葛亮和法正這樣的頂級謀士。

如果劉備主動將荊州還給東吳,還會擁有一個強大的盟友。

曹操在蜀漢和東吳的兩面攻擊下,能不能守的住,就不一定了。

如果當年劉備聽了龐統的建議,主動將荊州放棄,將全部力量用在攻取雍州和涼州上,那麽天下的局勢,可能就會是另外一個走向了!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