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逝世21年後,中行查賬發現有筆巨額存款,調查結果感人!

英叡談曆史 2024-04-26 10:05:14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01

在周總理逝世21年後,中國銀行竟在其賬戶發現一筆巨額存款。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這句諺語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而且總出現在一些貪官汙吏的口中,這樣的人往往令老百姓深惡痛絕。

但廉潔奉公的周總理很顯然不是,那麽賬戶內塵封二十多年的大額外彙存款到底是哪裏來的?

1997年,中國銀行對逝世已經21年的周恩來的銀行賬戶進行清查,居然發現賬戶內有四十萬元的存款。

這頓時令工作人員震驚,一直廉潔奉公的周恩來周總理從哪裏來的如此多的存款。

雖然周恩來是國家總理可當時的工資在去世前一直保持在每月404.80元的水平上,加上鄧穎超的342.70元,夫婦倆共是每月747.50元。

而且周恩來和鄧穎超兩人從未管理過家裏的財務,一切收支都是由周恩來的司機楊金銘掌握,周恩來一般很少過問收支情況,而且周恩來一向節儉,哪怕是伺機楊金銘偶爾做一頓紅燒肉,周恩來都會覺得過于浪費。

可如果把周恩來和鄧穎超的兩人收入加起來不扣除開銷,遠遠的也達不到這個數字,那麽究竟這筆大額存款是從哪裏來的。

這個疑問瞬間困擾住了中國銀行的全體清查組人員,令人敬愛的周總理自然是不會貪汙受賄的也不可能沒來由的就將這筆存款存進自己賬戶,那麽究竟是怎麽回事呢?

終于經過多方徹查和一封信的出現一個秘密終于被公之于衆,雪藏21年的這筆存款終于找到了他的主人。

這封信是一封匿名信,內容是有位愛國人士通過工作積累了一萬二千英鎊的存款打算捐獻給國家做祖國建設。

因爲當初新中國才剛剛建立沒有完善的捐款體系,所以匿名捐款人將這筆錢直接轉入人人敬仰的周總理的賬戶裏。

通過這封信,工作人員又向當時知道這件事情的周恩來身邊的人進行詢問調查,最終得知原來周恩來當時得到這筆錢和匿名信後,並沒有直接將錢拿去使用于祖國建設。

而是因爲沒有找到捐獻者所以就將錢暫且存在自己賬戶內打算找到後,直接退還給匿名捐款者。

可誰知道周總理日理萬機,身體每況愈下漸漸的也把這件事遺忘了,而且在短暫的時間內也沒有找到捐款人,所以也就這麽擱置下來。

直到21年後連本帶利加起來,那筆存款瞬間也變成了四十萬元的大額數字,知道了這些內情後,中國銀行的工作人員只能通過銀行內部的存檔進行清查以圖找到捐款人的信息。

最後震驚的發現,這筆存款居然來自前中國銀行總行國際部原副總經理劉本堃和他的愛人劉道蕊。

此時劉本堃和劉道蕊都已經是七十多歲高齡的老人了,談起這件事瞬間兩人震驚之余紛紛落淚,就這麽塵封21之久的故事才得以讓世人悉知。

這件事情的起因要從劉本堃的夫人劉道蕊說起,劉道蕊原本是個地地道道的英國人,原名多蘿西·梅史密斯,1940年,進入中國銀行倫敦分行工作,成爲中行海外職員。

劉道蕊做事認真盡職盡責也熱愛自己的工作,此時正值中國的抗日戰爭時期,處在英國的華人華僑痛惜國難紛紛對國家進行捐款,那麽這筆錢又是如何到周總理名下的呢?

02

1997年,中行發現周總理遺留的大額存款,調查後結果引人淚目。

究竟是誰向周總理賬戶內存入大額存款,其目的何在?

此時這些對祖國充滿熱愛的英國華人華僑海外同胞的捐款就紛紛進入了中國銀行倫敦分行,本來這是一件爲國爲民的行爲可當時的國民黨當局銀行負責人並不打算把這筆錢投入到抗日戰爭之中,而是想著自己私吞。

這件事情被這位本就對日本侵略深惡痛絕的英國職員劉道蕊知道了,她不顧及個人得失果斷的把這筆存款藏了起來。

可終究是抵不過國民政府領導的盤查追問,甚至要以開除劉道蕊作爲威脅,這也意味著劉道蕊一旦被開除,整個銀行金融行業沒有那個單位會再任用這位被開除過的銀行職員了。

劉道蕊此時的家庭條件本就並不是特別好,要是被開除她就真的沒有任何的經濟來源只能淪落街邊乞討,可即便如此劉道蕊也絕不讓步。

這件事情很快也被中國銀行倫敦分行的分行幹部劉本堃知道了,劉本堃也厭惡國民黨當局的這種可恥行徑。

當下就將這件事情,向在英國的華人華僑傳播,英國本地那些捐款的華人華僑知道這件事後,對中國銀行倫敦支行內部想要私吞這筆捐款的人施行了輿論壓力,這些人爲了息事甯人,只好將此事作罷。

劉道蕊也成功的保住了中國海外同胞捐贈的這筆存款的同時自己也成功化解了被開除的命運。

因爲這件事情也讓劉道蕊認識了這位中國銀行倫敦分行行長劉本堃,兩人因爲有著一樣的品質和做事的行爲作風,很快的就被對方相互的吸引住了。

沒過多久兩人發展成爲了令外人羨慕的情侶並結婚,那筆捐款呢也通過他們兩人的努力最終投入到了抗日部隊的手中。

劉本堃1913年出生,成績優異勤奮好學,可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中國到處都是戰火連天,根本就無法好好工作,更何談成家立業了。

1939年機緣巧合下劉本堃接到了中國銀行總行的通知,進入中國銀行後因爲工作認真負責,很快就迎來了轉正的機會。

因爲聰明好學,在加上出色的業務能力被劉本堃被派往中國銀行倫敦分行進行工作任職,此時不僅國內時局動蕩,國外也是戰火連天,劉本堃本就不是軟弱的性格毅然決然就隨即前往倫敦。

一路上曆經千辛萬苦,差點還被炮火擊中,好在天可憐見,最終成功抵達倫敦中國銀行分部,不久後就遇到了國民黨官員要貪汙捐款的事情,隨即氣憤不已,最終事情圓滿結束,劉本堃也意外的獲得了愛情。

1949年十月一日,新中國成立,這個消息很快傳到了英國,所有英國華僑歡呼雀躍,劉道蕊和劉本堃可以說是這些人中最開心的兩個人。

就當所有人都爲祖國的強大高興的時候,在中國銀行倫敦的分行負責人居然想把在銀行內的存款通通轉去台灣的蔣介石賬戶中去。

劉本堃夫婦知道後怎麽能放任不管,當即號召了,分局內部的愛國人士並組織起來把想要攜款潛逃台灣的負責人控制起住。

在大家的努力與堅持,始終沒有讓國家在英國流失一筆存款,那麽兩人日後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03

1997年,銀行發現周總理賬戶上有一筆大額存款,背後故事催人淚下。

周恩來賬戶內的大額存款最終如何處置,去向何方?

之後劉道蕊和劉本堃兩人也開始籌備著回國的計劃,畢竟劉本堃已經是24年沒有過自己的祖國,而且此時劉道蕊也特別想親眼看看,這個自己用險些丟掉工作守護捐款在丈夫眼中心心念念的中國大地到底是什麽樣子。

1957年春,劉道蕊注銷英國國籍,加入了中國國籍,改中文名劉道蕊,因爲對丈夫的信任,加上自己對中國的認識,也和丈夫約定去他所說的美麗家園去生活。

劉本堃和劉道蕊的愛情也終于跨越國界,跨越語言,他們也終于可以回到了彼此心心念念的祖國。

1967年,劉道蕊以妻子身份,隨中國銀行倫敦分行幹部劉本堃從倫敦回到祖國。

這也是劉本堃工作以來第一次回國,回國後,劉道蕊在中國銀行總行進口部歐美組負責制作各種單據。

不久劉本堃發現祖國的許多地方還很窮,見到勞動人民熱火朝天的勞動,自己也想出一份力,他的夫人劉道蕊從丈夫劉本堃的眼睛裏早猜到了劉本堃的想法,隨即就和丈夫商議,把在英國倫敦賣房賣車所得的12000英鎊捐贈給國家。

劉本堃知道妻子的想法後當即感激涕零,夫妻二人通過協商因爲當時還沒有完善的捐款體系,所以就以匿名信的形式,把這些錢直接彙入了周總理的賬戶。

可二十一年轉瞬即逝,周總理也已然離世,夫婦二人根本未能想到這筆錢居然還在。

當二位已經年近七十的老人談及過往的時候,都不經感歎歲月無常,可當銀行工作人員打算遵照周恩來的志願將這筆錢重新交到劉本堃夫婦手上時,兩位老人當即表示拒絕。

此時的劉本堃已經是病體纏身,兩人的退休工資也已經消耗殆盡,二人每日也都是過著拮據的生活,可二位老人怎麽也不願意收回這筆捐款。

最後劉道蕊提議,把這筆40萬元的捐款,成立一個基金會把錢獎勵給優秀的青年才俊。

銀行工作人員也只好聽從了劉本堃夫婦的意見,在中國銀行成立“劉本堃優秀青年獎”基金。

劉本堃,劉道蕊夫婦的精神是值得後人學習,他們愛崗敬業,不因爲祖國威難挺身而出,遵循自己的原則,不貪汙善款的同時還保護善款,甚至最終還將自己的財富也捐獻出來。

其中劉道蕊更是令人欽佩跟隨丈夫離開自己的祖國,加入一個陌生的國度而且還毫不猶豫的將自己和丈夫辛辛苦苦積累下來的12000英鎊毫無保留的無償捐贈給國家,她的事迹也值得後人銘記。

最令人震驚的還是周總理,他的廉潔奉公爲國家鞠躬盡瘁,一筆不小的捐款在國家缺錢且匿名無人知曉的情況下都沒有使用,一直保持著要確定找到捐款人的原則,這也是一種高尚的品格和做人的操守。

最終呢,劉道蕊這位白皮膚藍眼睛的中國人也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在此期間劉道蕊曾9次被評爲先進工作者,12次被評爲系統內標兵,3次成爲全國勞動模範,也成爲了中國銀行、爲中國金融事業發展孜孜一生奉獻者之一。

歡迎評論轉發,感謝你的支持。

0 阅读: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