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刺刀有什麽缺陷?爲什麽對越反擊戰後,就遭到了淘汰?

探史這些年 2024-04-24 02:51:50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爲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付東升

編輯|t

引言

如果你對現代兵器稍微有那麽點了解,那麽你肯定會知道這麽一個可以用恐怖來形容的冷兵器,只要被他紮上一下,血就會止不住的往外流,縫都縫不住。

這玩意兒的名字就是五六式三棱軍刺,這把小小的刺刀到底有什麽特殊之處,才能讓他在現在的熱兵器時代中發揮出如此的威力呢?難道他真的就如此完美,一點缺點都沒有嗎?

我們今天就來細聊一下。

(三棱刺刀)

一、近戰大殺器

其實這玩意兒如果往前追溯,最早能追溯到古代的詩經中的俴驷孔群,厹矛鋈錞中的厹,而五六式三棱軍刺,則是根據前蘇聯SVT-40半自動步槍的刺刀改進而來的。

刀身整體是一個三棱形的主體,每兩個楞之間有一條深槽,被稱爲是放血槽。

(三棱刺刀)

這玩意長度在38厘米左右,可以安裝在五六式沖鋒槍的下方,五六式半自動步槍也可以安裝,設置有折疊機關,平時可以折疊,到了需要的時候可以展開拼刺。

而這玩意兒最大的特點就是他刀刃的設計,首先就是三棱形的刺刀可以增加刺入力度,輕易地貫穿敵人的護甲和身體,並且可以有效減小空氣阻力,輕而易舉的就可以直接把敵人捅個對穿。

然後就是他的血槽,這玩意兒是整個五六式三棱軍刺的靈魂設計,只要被捅進去的人,就會出現一個恐怖的三角形創口,而血槽則可以讓血液源源不斷的從中流出,從而起到進一步殺傷的效果。

(五六式三棱軍刺)

而這種三角形創口很難被縫合,光靠自身也幾乎不可能愈合,在這期間,人就算不會因爲失血過多而死,也會因爲感染引起的各種並發症而去世。

一般來說,三棱刺刀的使用一般都只能在軍隊中,因爲實在是沒有在民用範圍內的使用場景,而在戰爭場景中,最有名的就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的中越自衛反擊戰了。

這場戰爭被稱爲是中國從建國以來最爲痛心的一仗,也是爲了懲罰越南肆意騷擾我國領土的懲戒行爲。

(五六式軍刺)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咱們一口氣派了22萬軍隊,從雲南和廣西兩個戰線推進,而由于越南多樹林和灌木,我們和敵人短兵相接的情況相當頻繁,于是在這段時間裏,三棱軍刺給了越軍極大地心裏陰影。

肉搏戰中,他們一直在吃虧,一方面是人民軍隊高大強壯的身材和強悍的作戰素質,另一方面則是在近身肉搏中,三棱軍刺宛若死神的戰鬥效率,都是非常讓這幫越南猴子害怕的。

(恐怖的刺刀)

因爲越南人發現,只要自己人被刺中,哪怕只是手腳這種不怎麽要命的地方,哪怕是流不了多少血,以越南那個濕熱的環境,傷口很快就腐爛生蛆,最後這個人還是得在痛苦中死去,相比較而言,被一刀紮在肚子或者胸口,直接當場斃命可能還算結局好的。

但就是這麽個人見人怕的好東西,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之後卻遭到了淘汰,原因到現在都沒有個正論,難道真如傳言所說,因爲這玩意太過殘忍,被國際上立法禁止了嗎?

二、刺刀的發展

其實這點咱們得從刺刀這東西的發展開始說起。

(仿制的五六式槍刺)

從燧發槍時代開始,裝在槍管上的刺刀就已經發明了,尤其是在19世紀後期,德萊塞針發槍的問世讓現代步槍的雛形出現,而刺刀的也逐漸開始從燧發槍時期的“大鐵錐子”開始向多元化發展。

一戰二戰時期的刺刀大多數是劍型,刀型的不多,而在20世紀初期,現在常見的這種環狀刀座帶卡榫的結構已經被定下來了,而且刺刀的長度也逐漸減少,從19世紀後期的五六十厘米普遍減少到了40厘米以下。

(法軍1892刺刀)

而在一戰,近距離拼刺仍然是剛需,刺刀大放異彩,但是由于陣地戰的應用,不少步兵需要用刺刀來進行基礎的排障工作,所以刺刀也就逐漸從劍型,開始向著更爲適合劈砍的刀型發展。

而到了二戰時期,刺刀這玩意兒因爲機槍坦克迫擊炮的風靡而退居二線,正面戰場的士兵很少有短兵相接的機會,美國人的拼刺戰術更注重槍托打擊,蘇聯人和日本人倒是注重拼刺訓練,但這也和國家文化特征有著一定的關系。

(南斯拉夫1924刺刀,刀刃越來越短了)

但不變的是,爲了能讓刺刀派上更多用處,所以刺刀在二戰時期幾乎徹底取消了劍型設計,完全變成了更適合劈砍的尖刀型樣子,而二戰結束以後,不少國家也都開始將刺刀開始向多功能發展,這個時候的軍刺更像是一個求生設備,從打仗到生存,甚至包括了一定的儲物功能。

三、成績優秀的“差生”

而反觀我們的五六式三棱軍刺,這玩意不能說不好,只能說是他是一個“偏科戰士”在近距離搏殺的情況下,五六式三棱軍刺可以說是全無敵手,沾著死碰著亡。

但是問題是,這東西除了拼刺之外,全無任何作用,因爲他只是爲了“突刺”這一個目的而設計的,劈砍傷害可能還不如掄圓了手裏的五六半給對方一槍托來的有效。

(現代的刺刀一般也就這個長度了)

而且五六式三棱軍刺有點太長了,攜帶很容易出問題,尤其是在越南這個崎岖地形的情況下,過長的軍刺長度反而成了缺點,不管是攜帶還是收納都很占空間,如果想要讓戰士得到一個可以用來劈砍排障的刀具,那就得再來一把刺刀備著,極大地增加了士兵的負重,得不償失。

所以在對越自衛反擊結束之後,雖然這玩意兒勞苦功高,但還是因爲以上所說的那些各種不方便的地方給替換下去了。

(刺刀)

畢竟在現代戰場上,短兵相接的情況越來越少,刺刀這東西更多的是用來作爲生存和排障的工具,而非是近距離格殺的武器而存在。

隨後,81式刺刀的裝備,也標志著這個勞苦功高的五六式三棱軍刺,走出了曆史舞台。

參考資料:

那些年,武警部隊用過的刺刀.中國軍網,2016-11-05

槍尖拭血——刺刀發展史.中國軍網,2021-04-06

16 阅读:5887
评论列表
  • 2024-04-26 07:55

    就是不能多功能,現代戰爭白刃戰幾率太小。這玩意殺傷性也沒那麽大,和普通現代刺刀比區別不大。

  • 2024-04-26 06:49

    三棱軍刺的淘汰主要是因爲現代戰爭的影響,兩軍大規模肉搏越來越少了,而三棱軍刺獨特的造型功能單一,只能突刺無法砍削切鋸,而現代的軍刀已經要求多功能化,主要是作爲功能刀具使用。

  • 2024-04-25 22:03

    快拉倒吧,鋼材不行,三棱是加強強度的

    叢林之王 回覆:
    真是搞笑,一個單一用途而且還用不上的玩意兒不平庸?你當是冷兵器時代?
    呼呼 回覆:
    問題是,三棱軍刺的實戰效果並沒有你想的那麽突出。三棱軍刺和現代的刺刀相比,哪怕是僅局限在突刺上的對比,也並無特別突出的優勢,綜合比較起來就遠比不上比現代刺刀了。三棱軍刺是時代的産物,是迫不得已的設計,它是先輩們在當年鋼材品質低的環境下找到的出路,但並非是戰場上的最優解,現在我們的工業水平上來了,戰爭環境也變化了,三棱軍刺無法適應現代需求,自然要被淘汰了。
  • 2024-04-25 15:11

    缺點就是被紮後死的太快,想抓個活的都難

    用戶16xxx61 回覆:
    扯淡。
    名字 回覆:
    不懂裝懂[呲牙笑]
  • 2024-04-26 12:16

    質量不行,容易斷和彎。沒有吹的那麽神。少吹這些。

  • 2024-04-27 20:41

    啥年代了還有僞軍迷在這吹三棱刺。首先,56半仿制的是sks不是svt,sks原配是郓型刺刀,仿制的時候鋼材剛度不過關,郓型刺刀容易折斷,所以設計了三棱狀增加剛度,而且56半刺刀是不可拆卸只能折疊的。其次血槽可不是用來放血的,是爲了刺入人體以後減少因爲肌肉緊張收縮而夾緊刺刀的力量,說白了就是方便拔出來。三角形的傷口也沒那麽神奇,只要不是傷到重要髒器和大血管,隨便找個外科的實習醫生都能縫合。淘汰的原因更簡單,功能單一,因爲沒開刃,只能刺不能劈砍,被多功能軍刺取代。

  • 2024-04-28 17:48

    說白了就是功能單一的一根長釘子,除了刺啥也幹不了,開罐頭剪一般鐵絲網都不行,拿來幹嘛?拼刺機會也不多

  • 2024-04-26 11:59

    近戰改手槍了[笑著哭]

  • 2024-04-28 18:26

    沒聽說對越自衛反擊戰還有白刃戰的橋段。太能編了吧。是因爲現代戰爭都是超視距戰鬥,基本沒有機會白刃戰了。

  • 基本不會拼刺刀了,這玩意兒只有刺殺功能,匕首形的功能多,砍刺鋸起子……

  • 2024-04-26 07:06

    三棱軍刺功能單一只能刺,多功能槍刺多好。是李連傑的電影《中南海保镖》把三棱軍刺給神話了然後這些年網絡小說又推波助瀾。

  • 2024-04-28 19:44

    就像現代飛機很少會纏鬥,機炮沒有什麽用,用刺刀幹什麽,還不如帶把匕首可以做野外求生用。

  • 2024-04-26 23:52

    殺傷力太差。

  • 2024-04-27 12:24

    叢林沒把🔪怎麽搞

  • 2024-04-26 10:40

    不是不用,是禁用了吧

    來吧 回覆:
    居然還有信禁用這謠言的?
  • 2024-04-28 17:54

    啥年代了

  • WEI
    2024-04-29 12:05

    性能單一,只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