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炸15家煉油廠,俄羅斯又有求于我國了,急于進口中國石油設備

深度灼見 2024-05-11 23:51:15

對于如何應對烏克蘭無人機的問題上,俄羅斯頗爲頭疼。

在過去2年多時間裏,俄烏沖突給外界影響最深刻的就是無人機的殺傷力,它的出現和在戰場上的作用,表示著現代化戰爭正由信息化戰爭向無人化、數字化戰爭轉變。

不過因爲兵源和武器裝備的差距,烏克蘭無法在正面對抗俄羅斯,只能不斷侵擾俄後方,對高價值目標進行打擊,其中煉油廠就是烏軍打擊的核心。

烏克蘭非常清楚俄羅斯每家煉油廠的關鍵位置,畢竟蘇聯時期的就成單能源出口的關鍵通道,也正是借助這樣的情報便利,烏克蘭近段時間以來,不斷出動無人機襲擊煉油廠,算上距離烏克蘭邊境1300公裏外的鞑靼斯坦共和國的一家煉油廠,累計遇襲已經達到15家之多。

而這樣的舉動不僅讓俄羅斯感到憤怒,就連美國也跟著緊張起來。因爲烏克蘭如果繼續發動襲擊,那麽俄羅斯或許會對距離俄邊境數百公裏外的西方能源設施展開報複。

此外,烏克蘭對煉油廠的襲擊也直接推動全球油價的上漲,今年第一季度的漲幅接近15%。這對石油就是霸權根基的美國而言,可不是什麽好消息。現如今,美國已經明確敦促烏克蘭停止對俄能源設施的襲擊。

值得一提的是,烏克蘭襲擊俄羅斯煉油廠也是有選擇性的,油井、開采設備都不會動,專門盯著煉油廠以及內部的精煉系統等館鍵設施。

俄烏沖突給俄羅斯帶來了龐大的經濟壓力,而能源出口則是俄羅斯主要的恢複手段,此前俄羅斯煉油廠精密設備都來自西方供應,現在烏克蘭專門盯著炸,導致很多配件無法維修,甚至直接報廢。而西方也制裁這些零件對俄出口,在這種背景下,俄羅斯只能求上中國了。

換一個角度來看,烏克蘭對俄羅斯煉油廠的襲擊,也是對中國利益的損害。因爲中國是俄羅斯能源的最大買家,占俄出口總額的45%。

因爲戰爭缺錢的關系,中國以足夠低的價格從俄羅斯手中獲取大量的廉價石油,平均算下來比國際均價低10-15美元/桶。

有鑒于此,中石化也專門向俄羅斯的高端市場提供了石油相關設備,尤其是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市場。俄羅斯也清楚當下中國對俄羅斯基礎設施的重要性,所以在2023年已經向中國運輸了超過40列火車的農産品,占俄羅斯全年出口的44%。

在中俄加強合作的背景下,美歐都有些坐不住了,尤其是美國,先後派遣耶倫、布林肯訪華,並期間警告中國不要繼續支持俄羅斯國防工業,否則美國將會采取制裁措施。

不過中國的態度絲毫不爲所動,還反過來質問西方,中國既不是危機的制造者,也不是當事方、參與方,美國才是應該反思,並放棄繼續拱火的國家。

0 阅读:7

深度灼見

簡介: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