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女律師穿上熱褲擦邊,難道AI還沒發力律師就活不下去了?

元宇宙新聲 2024-04-26 12:20:35

作者&編輯|孫浩南

近日,網傳“上海一律師因月入5千無法生存,做擦邊直播月入2萬”的帖子引熱議。網傳截圖顯示,博主發表評論稱“去做擦邊直播吧,我律師收入5K直播收入2W左右,沒直播在上海活不下去。”

身爲一名律師,不但自己拍攝“大尺度挑逗視頻”還“教唆”其他人擦邊賺錢,將律師的職業形象和素養置于何處?難道不等AI取代律師,就要自己“作死”了?

褪去光環後,律師也是人

魯迅先生曾說過“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人們熱衷于看到自己眼中曾經高貴的事物出現偏差,並總是對空姐、律師等職業的花邊新聞趨之若鹜,如同聞到血腥味的鲨魚一般。

4月20日,該博主發視頻回應稱,自己是99年的律師,沒案子難免有些收入焦慮。在搜索律師副業話題時,看到有人勸律師去做擦邊,感到好玩就開玩笑說了這句話。自己直播沒有擦邊,只是和粉絲連麥解答一些法律問題和情感疑惑。但有些同行和自媒體根據網上的只言片語,去司法局和律協舉報了自己。爲自己這句玩笑話感到抱歉,今後一定會謹言慎行。

這一事件中許多人都陷入到了兩大誤區之中。首先是所謂“大尺度挑逗視頻”,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但並不能進行明確的定性。她可以是擦邊也可以是分享舞蹈,平台未對視頻進行下架意味著其並不違規。律師只是她的職業,何況其並未身著律師服飾進行拍攝此類視頻,僅是開玩笑勸其他人擦邊賺錢的言論代表其規範意識較爲淡薄。

第二個誤區便是律師是高收入的精英人士的刻板印象。其實律師行業和其他許多行業一樣,存在二八定律,即20%的人掌握了80%的資源和金錢。整體來看,律師這一職業的時薪雖然高于普通行業標准,但並不穩定且兩極分化較爲明顯。

在上海這座仿佛有著自己的貨幣體系的城市,月薪五千多雖然不少,但顯然不足以支持更好的生活條件。對于剛入行的新人律師而言,缺乏社會資源也就是案源是一種普遍現象,大多數人除去在工作中積累經驗與案源外,只能選擇其他方式營銷自己。例如@法師馬馬,通過短視頻在全網積累了百萬粉絲;此次事件中的女律師也一樣,通過視頻和直播的兼職不僅能夠增添收入,還爲人們普及了法律知識,同時積累了社會資源。

沒背景,沒資源的律師不去努力,靠月薪五千在上海生活,這不是新人律師想要的,也不是任何一個普通人想要的。一位律師朋友向元宇宙新聲表示:“律師就是個普通的職業,千萬千萬不要將其看作過于高大上的職業。”

由此可見,律師的職業並非如我們想象中,西裝革履、香車美女,出入高端場所,授薪律師更是如此,上班打卡,埋頭苦幹的人才是大多數。在打破了往日美好的濾鏡後,不禁想到一個更加現實的問題,隨著Chat-GPT等AI大模型技術的成熟,AI會讓本就不易的律師直接失業嗎?

生活不易律師擦邊,AI時代直接失業?

AI技術是否會取代律師行業?這個話題在去年ChatGPT最新版本測試能通過美國法考後就激起了驚濤駭浪。

律師的業務分爲兩個方向,訴訟律師和非訴律師。訴訟律師顧名思義,就是上法庭打官司的律師,而非訴律師則是主要從事法律咨詢、法律意見書等工作,基本不用去跟法院打交道,不用走訴訟程序。

目前,在律師大量的工作中,已經有一部分可以通過AI進行代替了。

四大會計事務所普華永道(PwC)、畢馬威(KPMG)、德勤(Deloitte)和安永(EY)正在全球範圍內快速、持續地擴展其法律業務,且開始引進律師AI工具。

2023年3月15日,普華永道宣布與AI初創公司Harvey建立全球合作夥伴關系,Harvey將爲普華永道在100 多個國家/地區的4000多名法律專業人士提供以人爲主導和技術支持的法律解決方案,包括合同分析、監管合規、索賠管理、盡職調查以及法律咨詢服務。

而在今年4月份,普華永道宣布在中國香港地區引進行業領先的法律人工智能平台Harvey AI。對此,普華永道中國稅務部主管合夥人李尚義表示:“普華永道長期以來堅持‘以人爲主導,以科技爲驅動’的發展戰略。此次Harvey AI在中國香港地區的成功實施,不僅代表了我們在人工智能領域實現的重大跨越,也是普華永道稅務和法律部門在持續性科技創新和探索道路上的關鍵裏程碑。”

除了普華永道之外,貝恩咨詢和波士頓咨詢集團與OpenAI建立了合作關系,律師事務所Allen & Overy已經在使用Harvey的AI産品。此外,Harvey的競爭對手Robin AI稱已經向四大中的另外兩家事務所以及一家名叫Clifford Chance的律師事務所提供AI服務,用于審查和編輯合同。

今年1月11日,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未來法官助手”——司法人工智能輔助辦案系統正式上線。截至4月2日,該系統已經在全市法院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勞動爭議、買賣合同糾紛、房屋租賃合同糾紛等八類常見案由中廣泛應用。在這顆“最強智腦”的輔助下,法官閱卷工作量減輕80%,案件辦理時間縮短三分之二,簡易案件法官甚至無須閱卷即可完成案件辦理。

各大律師事務所和法院對AI技術的利用愈發深入,但目前來看仍是助手的存在,對于普通律師並未産生實質性的威脅。不過,實習律師和律師助理的存在卻變得很危險,因爲AI的工作內容與之頗爲相像。

AI只是個無情的法律機器

論對法律條文的熟悉程度、文字撰寫水平,人類在AI面前正變得黯然失色。但法律實務的能力以及對法與情的衡量,是目前階段的AI無法企及的。

羅翔曾說過:“從事法律工作千萬不要把自己當成法律機器,法律人最重要的不僅僅是技能,還有理念。有些情況下律師對案件的判斷是能夠影響人一生的。”

中國人心目中理想的法律是“天理”“國法”和“人情”的三位一體。在中國人看來,“合情”是最重要的,“合理”次之,“合法”更次,此即所謂“人情大于王法”。我國法律從立法民主化、人本化上保證了“法不外乎人情”的實現,從而最大限度地體現人性、反映民情、表達民意,而人們所主張的“法不容情”,指的是司法不應夾帶私情。

顯然,AI達到“法不容情”這一點,即便能夠將過往海量案例當作對“情”和“理”判斷的依據,也仍無法保證對案情的精准把控,更何況,AI生成的材料還有虛構的風險。

2019年,美國一名律師向法官提交了六起引用案件,但很快就被證明這些案件並不存在,是由Chat-GPT編造出來的,他也成了第一個因AI而失業的律師。無獨有偶,去年12月份,加拿大一名華裔律師,因向卑詩最高法院提交了由人工智能AI生成的純屬虛構的案例,盡管法官相信她並非刻意造假,但仍判她需賠償因造假而産生的司法費用。

AI最擅長的就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這種現象已經有個專有詞彙,叫“人工智能幻覺”。律師界一直在討論如何避免使用虛假的AI信息,以嚴謹著稱的他們不能簡單地將AI給的文字粘貼到法庭文件裏,而是需要自己進行核查。

蘇州中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韋炜也強調:“人工智能不會代替審判人員裁判,人工智能輔助結果僅作爲審判工作或審判監督管理的參考,確保司法裁判始終由審判人員作出。"

由此可見,法律服務是極其複雜的,目前來看並沒有AI工具能夠完全替代律師的工作,更多的還是作爲律師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並且在AI完成部分輔助性工作後仍需要由律師進行仔細核查,以避免可能出現的錯誤。

寫在最後

此次上海女律師自爆兼職擦邊直播的事件也讓我們看到了青年律師在資深同行壟斷案源的夾縫中求生存的困境。同時也認識到了AI對律師行業的深度影響,對于律師這樣一個需要兼具智商和情商,要求謹慎和邏輯性的職業,AI短時間內的確很難替代。

情感和創造力是人類文化和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獨特性是AI無法模擬的。盡管如此,AI時代仍舊給不少人帶來了恐慌感,但其實,只有直面恐懼才能戰而勝之,戰勝一個工具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快使用它。

1 阅读:372
评论列表
  • 2024-04-26 13:38

    擦邊到底合不合法呀 要是不合法怎麽這個人怎麽敢公開承認 如果合法爲什麽這麽多人口誅筆伐的?

元宇宙新聲

簡介:在這裏,看懂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