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樓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亮點紛呈

黃河新聞網呂梁頻道 2024-04-07 10:06:14

從脫貧攻堅宣告勝利,到鄉村振興風帆正揚,不同的戰場,同樣的奔赴。

石樓縣,總面積1734平方千米,下轄5鎮4鄉61個行政村7個社區,戶籍人口12.1萬人,全縣共有脫貧戶17057戶49432人,監測對象1664戶3963人。

石樓縣把鄉村振興作爲脫貧攻堅的“升級版”,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乘勢而上,以“一城區兩街道三園區四個中心集鎮三十個行政村”戰略布局破題開局,壓茬推進各項工作,接過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接力棒”,引領著前進的征程,傳遞著人民穩穩的幸福。

聚焦“新任務”

健全機制促銜接

在脫貧地區中相對“貧弱”的銜接基礎,決定了石樓在推動守底線、固成果、促銜接工作上任務多、擔子重、壓力大。然而,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變的是“戰場”,不變的是沖鋒的姿態、爲民的本色和決勝的鬥志。石樓不斷創新體制機制,縣級領導包鄉,因鄉找政策;幫扶單位幫村,因村找對策;第一書記、駐村隊員蹲點,因戶找實策,通過“體系明責、清單定責、常態督責”,彙聚起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將人民群衆的美好期待照進現實。

“我們縣7名縣委常委,人大、政協‘一把手’下沉擔任鄉鎮第一書記,32名縣級領導全部包聯到村到戶;各幫扶單位及‘一把手’拿出70%以上的精力,主抓問題整改和鞏固銜接工作;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擔任鄉村兩級鞏固銜接工作的總負責人,統籌各級幫扶力量直插一線、對標幹,全縣所有工作向鞏固銜接聚力、所有資源向鞏固銜接聚集、所有力量向鞏固銜接聚合,充分彰顯著石樓縣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大力推進鄉村振興的政治擔當和決心信心。”石樓縣相關領導說。

中央、省、市、縣117支工作隊366人進村入戶逐項對標抓幫扶,開展鄉村振興幹部能力提升培訓7次,累計培訓1442人次,落實工作隊工作經費、生活補助等710余萬元。書記、縣長帶頭開展實地觀摩督導,現場評比、現場打分,綜合排隊打分倒逼基層責任落實。“人海戰術”,不間斷入戶、反複入戶,以講政策、講道理、講大局、講變化、講黨恩“五個講”和幫助收割一次莊稼、幫助清理一次衛生、開展一次消費幫扶、完善一次戶內資料、解決一件農戶急需解決的事情“五個一”,全面提升群衆滿意度和認可度。

聚焦“守底線”

強化監測精幫扶

如何幫助脫貧後的群衆鞏固脫貧成果,多管齊下防止返貧,是當務之急。

前段時間,石樓縣和合鄉和合村脫貧戶白記旺突發事故住院,大額醫療費用讓這個家庭面臨返貧風險。當地鄉村兩級幹部摸排確認到這個情況後,石樓縣鄉村振興局在一天內將其錄入防返貧監測和銜接推進鄉村振興信息系統中的“綠色通道”。

在石樓縣,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已經實現了動態識別、精准幫扶、穩定消除的閉環管理。據石樓縣鄉村振興局副局長鄭彥峰介紹,石樓縣在全省7100元監測線的基礎上,科學設定8122元的觀察線,提標加壓,確保增幅。對收入低于觀察線人群,全面啓動農業保險全面覆蓋、防返貧保險精准理賠的“雙保險機制”,共理賠121戶102.1萬元。

追尋有效監測的足迹,一連串閃亮的數字爲擔當作爲寫下生動注腳:動態調整11次、部門預警13次,預警信息11029條;動員2000余名幹部開展集中排查;新識別監測對象115戶270人。

聚力“三保障+飲水”四項基礎要素,實時監測預警、跟進補短提升,阻斷“返貧路”斬除“致貧根”。送教上學35人,全縣12006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無一人辍學;134個村衛生室合並爲70個,全部配備合格鄉村醫生,按照“每人每月1000元”給予崗位補助,脫貧群體和監測群體100%繳納醫保,簡化慢性病辦理流程,推動相關業務下沉到二級醫療機構,做到“慢病快辦”;實行危房改造動態機制,“六類戶”危房改造53戶;出台《石樓縣農村飲水安全運行管理辦法》,健全了飲水工程管護機制。

聚焦“興産業”

夯實基礎穩增收

積極挖掘特色産業新項目,大力實施農業“特”“優”戰略,全面鋪開“168”農業産業發展計劃……

規劃引領,以集群化推進,園區化承載,高標准完成現代農業園區規劃。擴規模,發展有機旱作農業11萬畝,打造集中種植示範片區45個,創建了前山、車家坡、板橋3個千畝核心區,補貼農資1000余萬元。調結構,種植大豆油料作物3500余畝,惠及農戶1.6萬余戶。引進神農、蒙牛、老農、大象、呂糧山豬等龍頭企業落戶石樓,牽引帶動全縣96個合作社、1.1萬農戶參與其中。縣委書記帶隊赴清澗縣考察調研,對接引進“愛豆”數字就業企業。支持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農業生産托管服務,完成托管面積24萬畝,涉及農戶3200余戶9000余人。促規範,全縣86.3MW光伏電站收益90%落實到村,以“三公一業一扶持”方式分配,共惠及脫貧戶9600戶,戶均收益6000元以上。

同時,石樓積極推進以汾石高速爲主軸的大交通網絡建設,隨著高速路的竣工,沿黃路的通車,環城路的全線貫通,農村四好路的全面鞏固,産業路將不斷延伸,爲項目落地、産業發展創造條件。

“現如今,村民‘足不出村’就能致富增收的途徑有很多,種植作物有收入、土地流轉有租金、入廠務工有工資、合作社入股有分紅等等,真正實現了康莊大道在家門口,幸福生活節節高。”石樓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飯碗”多起來,“口袋”才能鼓起來。截至目前,全縣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的人員有22304人,其中在本縣務工9029人,省內縣外務工9735人,省外務工5071人,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2982人。

“顔值”靓起來,“氣質”才能提起來。紮實開展鄉村振興示範創建,完成泊河、前山等7個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的同時,申報並獲批省級示範村1個、示範基地3個,市級示範村3個。建設垃圾轉運站2個,分散式汙水站14個,采取“1234”工作法整改廁所3795座;開展各類鄉村移風易俗行動和鄉風文明建設宣傳活動200余場,受衆4萬余人。

移民後扶作爲鞏固銜接的重頭戲,石樓縣傾全縣之力實施“五二”工作法,黨群活動中心、“黨支部+網格”建設“兩建”並舉,基礎設施、基本服務能力“兩基”共建,産業、就業“兩業”並進,經濟權益、民主權利“兩權”保障,破解辦事難和管理難“兩難”問題,打通工作堵點難點,全方位提升搬遷群衆生産生活水平,讓搬遷群衆由生人變熟人,由熟人變主人,實現了從小融入走向大融合,爲城市社區治理率先蹚出一條新路徑。

一組組沉甸甸的數據,凝聚著全縣幹部群衆的辛勤付出,昭示著人民群衆生活發生的可喜變化;一份份飽含深情的民生答卷,體現著政府對人民的莊嚴承諾,幸福成爲觸手可及的現實景象。新征程上,石樓12萬幹部群衆鉚足幹勁、接續奮鬥,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前行。記者 李雅萍 通 訊 員 趙良瓊

來源:呂梁日報

0 阅读:3